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读后感(3)篇

(2019-01-08 19:55:47) 读后感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作者:王鼎钧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在线阅读地址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读后感 第(1)篇


好书推荐,大时代小人物的漂泊与流亡史,绝无齐邦媛、龙应台这些地主官僚二代们一路上可以看风景的悠哉心情。

“我关心的是金字塔下的小人物,贴近泥土的“黔黎”,历史忽略了他们,不愿笔生花,但愿笔发光,由我照亮某处死角。说来伤感,打开那些书,皇皇巨著之中,赫赫巨人之下,青年只是一行数字,军人只是一个番号,县长乡长无论有多大贡献,总司令也不知道他姓张姓李,少将以上的部队长才有个名字,下级官兵只在“伤亡过半”或“全体壮烈牺牲”之类的官式用语中含混提及……那些书里有天下,没有苍生。”

“服从!服从!代价何其沉重!抗战救国要每个人付代价,付很大的代价,可惜由于专制,可以任意挥霍,不肯精打细算。有多少人,“抗战”不需要他们死,他们死了,不需要他们残,他们残了,不需要他们破家,他们赤贫了。除了敌人的残忍,这里面还有我们自己的残忍。为了抗战应该人人吃苦,于是不再关怀别人的苦,甚至安心制造别人的苦。”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读后感 第(2)篇


花了半年多时间才读完这部跨越几十年的回忆录。感觉自己也身临其境地走过了作者的一生。

初读这本书时,恰有一天朋友说“爱写日记,感觉自己像别人的史官”。结果当晚我就在这本书中看到类似的话。随即明白这本回忆录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像一本日记,记录着每一件小事每一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这些小事小人物活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中。尽管这大的时代背景被无数作家书写,但这些小人物几乎只可能在这本书里出现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史官,我们写的每一篇日记,发的每一条朋友圈每一条微博,其实都同时见证着自己和别人的历史。

世间已有太多写大人物的文字了,谁又来关心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引用书中最棒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我关怀的是金字塔下的小人物,贴近泥土的‘黔黎’,历史忽略了他们,不愿笔生花,但愿笔发光,由我照亮某种死角。”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读后感 第(3)篇


2014年就读过了纸质全套,放在架上完全是因为喜欢。一个普通中国农村读书人,走过20世纪的中国,对国家历史最有发言权的国民,在军阀国军匪军日军抢夺的大地上,谁曾经问过世代居住这里的人想要什么?各种野心家为了黄袍加身以某主义某共荣圈之名欺骗谎言宣传出卖背叛勾结……只会把蝼蚁生命放在战争中烧烤。读这些书,使我痛恨对无辜者的战争,对大地上所有生命的迫害,我诅咒那些野心家和他们看似坐稳了的时代。只有和这些历史换过命的这大地上的人,用人性不泯天真,用痛过的心和看过太多血泪的眼睛体会什么是最坏的中国,什么是好的中国,一个走到世界民族之林之间的中国。这是《巨流河》一样的好书。民国清脉有宝岛,值得欣慰,但他的思考比民国走的更远。愿此书为那些今天还在叫嚣内战换统一的狂热独裁粉们,开启一条良善之路吧。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