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三只虫草读后感(3)篇

(2019-03-01 10:42:32) 读后感

三只虫草

作者:阿来

《三只虫草》是著名作家阿来“山珍三部”系列第1部。阿来在创作谈中说,“有十年没写过中篇了。十年前在日本访问时,泡那里的温泉,突然想起青藏高原上的温泉,写了一篇《遥远的温泉》。后来就再也没有写过了。今年突然起意,要写几篇从青藏高原上出产的,被今天的消费社会强烈需求的物产入手的小说。第一篇,《三只虫草》。第二篇,《蘑菇圈》。第三篇,《河上柏影》。

三只虫草在线阅读地址

三只虫草读后感 第(1)篇

从在大众书局偶然看到这本书,到期待电子版上微信读书,已经好几个月了。它是我登记想读的书里第一本出电子版的书,可见应该是很多人都受到了吸引。故事不长,却很精致,从三只虫草的来由到去处,让我们一点点窥见一个藏区的生活样貌。其实看到题目,大概就能猜到作者想要表现的几个点,毕竟虫草这东西,离我们也不是很远。我的朋友有在收购虫草的,朋友圈里可以看到收虫草的季节,从挖草到包装精美地拿出来售卖的全过程。所以更加惊叹于作者的功力——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如此细致地描摹出了虫草属于自然的那份灵气,以及挖虫草时那份小心翼翼的心情。除了这些,小说另一条线讲官场的腐败,这种味道好像上世纪九十年代读到的小说(再早也不清楚了,毕竟我只是个九零后)。不知道怎么去评价,就是感觉好久没有这种味道的小说了。貌似这本小说放在儿童文学一栏。这更有意思了,至少我小时候从未见过如此画风的儿童文学作品,最接近的大概就是王尔德的童话和一些安徒生童话故事了吧。然而童话故事总是用虚构的故事影射现实,还是有些不同的。这是我用微信读书以来写的最长的一段书评了。原因大概是看得书越来越少,所以一看书就想表达读书对自己带来的强烈影响吧。想起了书中调研员的笑:“十根虫草就能换来这些?不用了,反正这些书也没人读。”

三只虫草读后感 第(2)篇


这“三只虫草”,是桑吉的所有希望,他把奶奶的病、姐姐的衣服、表哥的手套、老师的剃须刀和洗发水都寄托在这三只看起来脆弱却神奇的虫草身上。


孩子的内心是可以充满爱的,他嘴上说着虫草归他,可他从来没有想过用这三只虫草为自己买些什么。与孩子纯洁的内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调研员的满腹算计和说话不算话、校长的假公济私、饭店老板的无情剥削。我们不可否认这些人也有好的一面:调研员买了《百科全书》,虽然这书最终不是桑吉的;校长把书借给桑吉看了一周,虽然随后就给自己的孩子撕来玩;饭店老板让桑吉住店里,给他吃了早饭付了车费,转头就从十五岁的服务员身上剥削给桑吉花的钱。

这个小故事,够真实。它揭露了丑恶的真相,也呼吁了纯真的人性和爱。原汁原味地体现了阿来先生在书本扉页所写的写作初衷——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即便看起来,这个世界还在向着贪婪与罪过滑行,但我还是愿意对人性保持温暖的向往。

三只虫草读后感 第(3)篇

我们觉得虫草特别珍贵,是因为附加给它很多价值显得珍贵,“三只虫草”珍贵是因为小主人公为了给亲爱的奶奶和姐姐买件像样的东西,而纠结要不要采下这“生在山上是生命、采到手中变成钱”的东西,这三根虫草是小主人公对亲人的关爱。小主人公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对世界持有一颗好奇心的小学生,因此很多人喜欢他,包括他的父母、老师、校长、政府干部,但“被喜欢”对于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来说,还靠不住,很多时候,成长是一个人的事,关注自己的梦想和脚下的路。这篇文字里,小主人公不卑不亢的性格很让人喜欢,但我更欣赏到是他的父亲,总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学,我想他父亲经历过的事情和见过的人一定比小主人公多很多,但他总是有一套能够让自己活得舒坦的说法和方式。还有小主人公的奶奶,文字里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不开心时不说话,开心的时候也不怎么说话,孙子和她讲的挺明白的她笑,听不懂的她也笑,我想这些文字就像是对生活的隐喻。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