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尼采诗集 读后感(3)篇

(2019-02-23 19:07:22) 读后感

尼采诗集

作者:弗里德里希·尼采

尼采生前从未把他的诗作结集出版,收在《尼采诗集》这本书里的诗,大多是由译者从《尼采全集》大八开本中选出的,绝大部分是尼采成熟期的诗作。其中,《玩笑、诡计和复仇》、《无冕王子之歌》译自第五卷,在尼采生前作为《快乐的科学》一书的序诗和附录发表过。《酒神颂》、《查拉图斯特拉的格言和歌》以及《抒情诗》、《格言诗》中的多数诗作译自第八卷,都是在尼采死后才发表的。《补遗》中收了尼采早期诗作六首,以及散见于各卷或其他书籍中的后期诗作八首。时隔多年,译者购得一本比较完整的由他人编写整理的德文版《尼采诗集》,又从中挑选、补译了十五篇,这样,全书篇幅总计二百九十六首,是一部比较完全的《尼采诗集》汉译本。

尼采诗集在线阅读地址

尼采诗集 读后感 第(1)篇

诗,满足了我对文字的一切幻想。

    尼采的大名如雷贯耳。在刚懂得分辨纯粹是非对错的年纪就听说了他。我分明记得当时的大众舆论评判他是一个疯子,一个法西斯分子。说来可笑,基于这一点,我们当时一度自以为是的“封杀”过他——不接触他的任何作品。(从这一点来讲,一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判断是多么重要。)

    后来在不同的场合不时地听到振聋发聩的尼采式的格言警句。无论对生命的思考,对爱情的发问,对社会的苛责,以及对名人的评判…无不体现了他超人的才华。

例如:

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终将逝去它。

人生是一面镜子,我们梦寐以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中辨认出自己!

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为此要学会向高处攀登!为此要学会俯视下方!

    这些诗句总能多少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 。我们少年时的喜好大抵都是形式大于内容。什么都要求优美的,华丽的。有点阅历以后开始追求一些层次,于是一个人开始有了严肃的思考。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是尼采说:“上帝已死。”他总说一些颠覆我们思想的话,让我们长久被禁锢的灵魂产生反省。

    周国平在序言里说:“诗是忧伤的,但写诗却是快乐的,哪怕写的是忧伤的诗。”读诗的话,多少都不会嫌多。

    读完这本书,好想写诗,用我自以为是的方式。

                                   2018年12月05日

尼采诗集 读后感 第(2)篇

尼采的诗充满了阴郁与悲伤,且具有神奇的魔力,读着读着就会被吸入诗中境地,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尼采1844年出生,在孩童时,父亲和弟弟的相继离世对他幼小心灵的冲击导致他日后敏感孤僻,疑虑人生。尼采十岁开始写诗,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浓浓的忧伤。24岁时任职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34岁因病离职。之后十年漂泊,与大自然为依。尼采出身于传道家庭,自己却远离与憎恨上帝。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悲观主义者,却极尽了一生来对抗悲观主义。亲人的去世,朋友的离弃,情场的失意,加之孤独的煎熬和社会对他的不理解,尼采疯了。他用生命写下的篇篇诗语,成为了我们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我最喜欢尼采的《独往独来者》,从这首诗中我看到了自己。《独来独往者》我痛恨跟随和指使。服从吗?不!但也不——统治!原非凶神恶煞,不能使任何人害怕,但只有使人害怕的人才能够指使。我尚且痛恨自己指使自己!我喜欢像林中之鸟,海中之鱼,沉醉于一个美好的瞬时,在迷人的错觉中幽居沉思,终于从远方招回家园,把我自己引向——我自己。

尼采诗集 读后感 第(3)篇


尼采说:“我的野心是用十句话说出别人用一本书说出的东西——说出别人用一本书没有说出的东西。”因此,他的诗歌凝炼如警句,富含理性,但少了意境之美。这也是许多人喜欢他的哲思胜于他的诗歌的原因。在他的所有诗歌中,最喜欢《孤独》的末句“像一缕青烟,把寒冷的天空寻求。”这仿佛是作者一生的写照。世态炎凉,怀惴着一颗孤独、狂傲的心,冷静地探究着世间的奥秘,最终却丢弃了睿智,消失在迷茫之中。于是尼采成了一本充满诱惑而又读不透的书。

孤独是尼采的标签,更是他的智慧之源。他做到了在悲观中个人可以因为独特而不朽。对于那些还在嗤笑他为疯子的人,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个世界是上帝创造的,那么他就是上帝派来的让人类更加清醒地认识人性、认识上帝的一个使者。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