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迟到的正义:影响中国司法的十大冤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7-30 17:07:37) 读后感

迟到的正义:影响中国司法的十大冤案

作者:何家弘主编

近年来类似案件频繁曝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书选取了对我国司法有较大影响力的十大冤案,旨在通过对滕兴善、张氏叔侄等十大冤案的简要回顾,以客观的视角,分析错案形成的原因。这不是一本单纯的错案剖析著作,而是通过10个有影响的错案,系统地分析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司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类似案件以后不要再发生。本书定位于法律文化读物,每个案例单独成编,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侦查与推理并存,情节跌宕起伏,可读性强。

迟到的正义:影响中国司法的十大冤案在线阅读地址

迟到的正义:影响中国司法的十大冤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断断续续的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在八九十年代里,都不敢想象司法系统的样子,虽然说侦查技术、审讯方式等各方面都不太先进,但觉得这样冤案的发生最注意的取决主要办案人员的思想,他们觉得犯罪嫌疑人就是犯罪人,而且他们不会轻易的招供,然后找各种酷刑、严刑去逼供他们,生生的把无罪之人逼供成犯罪人。而且那办案人员受到传统的思想观念比较大,并把那思想运用到办案之上。冤案的发生还有一重要的原因是受到舆论的影响,民意的左右,殊不知这样会使他们得到满意,却不知会把无辜之人推进万丈的深渊之中。

冤案的发生,可能只是办案人员受到限期破案,快速破案的影响下做出的判决,却不知这要荒废的是冤枉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能得到平反是他们的幸运,那不能得到平反的人将会冤死在狱中,从此也背上了那个莫须有的罪名,他们的家人也讲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那些幸运儿虽能得到国家赔偿金,去再也换不来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狱中的几十年岁月中,社会都在高速的发展,他们出来之后也将于社会脱节,还要案底在此,找工作肯定也会处处碰壁。

说到案底,我觉得泰国的取消案籍制度我们国家可以借鉴一下,这样能使那些改过自新的人能很好的融入社会中,不让他们贴上犯罪人的标签。一旦被贴上犯罪人的标签之后,不管他们再努力,不管他们有多大的过人之处,只要没有遇到不在乎这些的伯乐,他们都将会被别人遗弃。虽说出监狱的人不一定都是那些改头换面、改过自新的人,但我们也需要给他们一次机会。

虽然说我们国家现在司法系统中还会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现在越来越往好的方面发展。希望在此之后我们国家的冤案越来越少,国家发展越来越好。

迟到的正义:影响中国司法的十大冤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作为法官也接触过很多刑事案件,也从媒体中对书中所列冤假错案有所了解,但我还是被一个个冤假错案震惊了作者很善于讲故事,把每个冤假错案当作故事来说,其感染力惊人,令人唏嘘落泪。但作者有非常理性,对每个冤假错案的产生都分析的很到位,尤其是在最后总结了中国刑事司法的十大误区,有很强的针对性,说理也很透彻,符合当时中国刑事司法状况。随着法治的进步,冤假错案在逐步被纠正,正义虽然迟到,但最终还是来了。但是对每一个被冤枉的受害人来说,也许是一生梦魇、因此,纠不是目的,防才是目的。要彻底肃清原来有罪推定、疑罪从轻的理念,树立疑罪从无的司法理念,让司法人员独立依照司法规律办理案件,防止行政权对司法的不当干预,坚持庭审中心主义,坚持公检法机关的的相互监督,在机制上有效防止冤假错案。最后,建议每一个法律工作者都能读一读这本书,尤其是从事刑事侦查、公诉、审判的人员,让每一个冤假错案都称为一面镜子,一个警钟!

迟到的正义:影响中国司法的十大冤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很有代表性的案例选编,其中个人觉得最有意义的是孙万刚案和李怀亮案,前者从一审的“疑罪从有”到二审的“疑罪从轻”到再审的“疑罪从无”,表达了我国司法制度的层层递进和不断完善;后者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贯彻“疑罪从无”的刑事诉讼理念,在未抓获真凶的情况下,嫌疑人被宣告无罪释放,体现了我国刑事司法的进步和司法理念的转变。虽然书中的10个案例并非都从根本上直接推动了中国司法的改革,与书的副标题略有不符,但不得不承认这10桩冤案确实在我国司法进步的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一笔,它们是教训也是警钟,鞭策国家的司法体制不断改革、完善。任何国家、任何时代,法制都是在这样的进程中曲折地发展、不断地优化。作者说,完全杜绝冤假错案是不实际的,但愿随着司法制度的变革,这样的冤假错案能够少些、再少些。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