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读后感300字(3)篇

(2019-03-28 06:38:23) 读后感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作者:余世存

著名学者余世存全新力作,画家老树倾力绘制24幅节气美图,著名设计师王志弘亲自操刀设计!节气是中国人生存的时间和背景,生产和生活的指南。有关节气的介绍往往仅止于天文、农业、养生等专业常识,本书依托作者的研究,将节气等自然时空与置身其中的人格规定做了说明,第一次说明人在时间中的使命、义务和人格成就。作者对每一节气的介绍,都从一个侧面切入中国的历史、习俗和生存之道,对二十四节气中众多的物候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意义,在中国人千百年间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做了精彩的介绍;又从现代人的视野出发,理性地分析了时间的功能,证实中国人将律历并称的意义,在日历变易之际,有我们生存的规律和律令。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在线阅读地址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读《时间之书》n读一读这本给时间做的的小传吧!n跟着作者重新行在从自然里剥离出来的时间里,闻不同时节大地的味道,看天仁地慈,邂逅飞禽走兽,体验热寒冷暖,踏雪寻梅,听风听雨看彩虹……n上下五千年,纵横四海八荒,作者把一切都安稳规则地系在时间这条绳上,你顺着时间移动,寻找着自己的坐标。倦了有百花盛开,清风蝴蝶;热了有清泉流响,冷了有炉火销酒,怎么读得厌?你会意识到,原来人的一生,就是这样风花雪月叮叮咣咣一年年一天天过来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每分每秒都那么的有质感!所以,阅读本书是更像读着自己的生命长度,对过去有怀念,对现在有珍惜,对未来有渴望。本书还能让人深刻地认识到,天地运行的逻辑对生息其间的生命,有着超过人类想象力、认知力难以抵达的神奇。天人微妙相应,万物万象间有意义的“链接”。唯一的遗憾是,到了最后才发现,自然只是翻了个身,继续或睡或醒,而人类却将被堵截在某一点时空点上,等待轮回。爱德华·威尔逊在《创造的本源》说:“对于那些懂得去体会大自然的人来说,自然母亲就是一口充满无限神奇的魔幻水井。你打上来的水越多,就有越多的水等待你去打。” So,珍惜时间,尊崇自然吧!n看看立春这一段,有没有感到生命的律动?有没有听到冬眠动物的哈欠声和冰融的嚓嚓声?当你在春天只顾踏春时,脚下原来已有那么多的东西做了那么多的准备,而且是全天候的井然有序的勃勃生机。连电闪雷鸣都是在给大地活筋通络,吹响号角:n“立春时节的物候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也可以说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了;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再看,“当雷声在天边传遍,万物的精神似乎为之一振,…… 花朵、小草也生机勃勃。”雷电风雨里,还隐藏着那么多那么多的因果。从此你还会小看每一朵懒散的云,每一滴随风潜入夜的雨吗?他们可都是天地的大逻辑,我们人类反倒多么的微不足道!n作者不仅让我们看清了时间之后对自然多了赞美,而且也对人类的自大多了一层忧患,“因为人间的罪恶、苦难、冤屈,都下招人怨,上干天和,会因此造成天象反常”。作者还警示我们 “冬去春来,在惊蛰时分,那些装睡的人,那些昏睡的人,那些贪睡的人,他们未必听得懂天地间的雷声,未必明了天上雷公的愤怒”。除了俗语,谚语,歇后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本书还有深奥的哲学思想。比如从霜降里竟然引出了汉娜·阿伦特的 “平庸之恶”思想:平庸之恶足以毁掉整个世界:“恶一向都是激进的,但从来不是极端的,它没有深度,也没有魔力。它可能毁灭整个世界,恰恰由于它就像一棵毒菌,在表面繁生。只有善才总是深刻而极端的。”n读到小满一节时已经赶上了时令,但终是没能停下来,于是继续走到“芒种”,直到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像不希望春雨歇、秋叶落一样,怕闻不到泥土的清香,感觉不到自然的纯粹。又一本不想很快读完的书。推荐!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读后感300字 第(2)篇

一起来读时间之书吧n- [ ] 小小的一本书,沁透着自然的美,四个小时,作者见多识广,博古通今,用优美语言把很多历史故事生动呈现,顺便还带你去了解了花虫鸟鱼,飞禽走兽的一举一动,当然,四时的花也是书里的亮点,在书里,你可以欣赏绚烂盎然的桃花,动人讨喜的荷花,桀骜孤清的菊花,遗世独立的梅花...n- [ ] 然后在体验了自然的妙不可言,顿时觉得思绪开阔,人间值得。最让我感觉惊奇的,是作者在节气里的一些思考。作者有很强洞察力,他不单单让你去了解了万物的生息繁衍,变化进步,给你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去生动地感受万物有时,顺应自然的顺畅,顿时让你知识大涨,还把自己对于节气的思考一一呈现。让你赞叹自然之美的时候,也跟着作者审视起自己来。比如清明时候,作者居然可以想到“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而人生或日常生活能否清明,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干净的人?就像清明节名称本身提示的境界,在清明节期间,值得我们扪心自问。”又如小寒时候作者可以想到:对人生来说,它意味着是青少年期,是积累创业的阶段,是要不断折腾的阶段,后来的年轻人祝福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不适合青少年时期,因为青春少年就是要“宜建侯而不宁”。先哲对创业的研究分析是平实的,他们肯定屯业的元亨利贞,但更深知其中的艰难。要成家立业,要安身立命,处处都有波折;尤其其中的男女婚姻,那种向世间、命运乞求他心中的人早日到来,爱不得时的孤苦,相爱时的嗔怨,又阴阳交战、其血玄黄的哭哭笑笑,真是屯如、邅如、班如、涟如。”n读一读这本书吧,在安静美好中,你可以学会内敛,了解收放自如的重要,明白耕耘和等待时机顺应自然的必要,你才可以真切地去了解基督山伯爵所说的人生的智慧“等待和希望”。正如书中说的“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我在渺无人迹的山谷,不受污染,听从一只鸟的教导,采花酿蜜,作成我的诗歌。美的口粮、精神的祭品,就像一些自由的野花,孤独生长,凋落。我在内心里等待日出,像老人的初恋……”的妙不可言。就像万事万物的成长,做好准备固然重要,时机也是重要参数。就像每段关系的酝酿,总要时间去检验的。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读后感300字 第(3)篇

时间之书!
记录时间,时刻。

用古人给我研究好的方法,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一年一年轮回,从立春到立夏,从立秋到立冬,再到立春,又一年的开始,如此循环往复。

研究出这一年中气候的变化,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研究出四季规律,并把它细分为24个节气,每15天为一个节气。

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多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见微知著,跟观候知节一样,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

如此用心的生活,真的是让我们现代人汗颜!

关于24节气我们都知道。但是,它们是如何来的?

有什么特色?

我们都了解吗?

对于24节气我只是会被那一个顺口溜,还有分清了冬天的寒冷程度数九,数九寒冬嘛!夏天的炎热程度按照小中大伏天,还知道惊蛰这个节气以后地下的虫子就都醒来了,开始蠢蠢欲动,清明节的这一天,大部分会下雨;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

再细就不是特别清楚了。最近对节气的了解也是手机日历提醒。

看了这本二十四节气之书,忽然觉得自己懂了好多。

书中避免像科普知识枯燥无味,配了很多插图,这个我很喜欢。

每一张插图都很有意思——既现代又有中国风。

每一个里面都配有相关的诗句,中外古今的都有,作者真的是博古通今。

这本书我建议用一年的时间来看。每到一个节气,就看一章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