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圣母院(经典译林)读后感1000字(3)篇
(2019-04-27 02:34:17) 读后感 -
作者:维克多·雨果
《巴黎圣母院》以1482年路易十一治下的法国为背景,描述了吉卜赛女郎与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弗洛罗、弃儿卡西莫多之间的纠葛,文采斐然,气势恢宏,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皆被放大。长相奇丑、既聋且哑的卡西莫多有着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爱斯美拉达是美丽、纯洁的舞女,因不屈从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弗洛罗的欲望,被他陷害致死。卡西莫多因失去心目中的偶像而绝望,愤怒地把弗洛罗从顶楼推下摔死,自己也到公墓,在爱斯美拉达的尸体旁自尽。
巴黎圣母院(经典译林)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这是黄昏的太阳,我们却把它当成了黎明的曙光。巴黎圣母院一场大火,烧出了朋友圈里的百态:有的回去重新看了小说《巴黎圣母院》;有的婉叹世事无常,报了旅行团去了自己想还没去的地方,去见了自己想见的人;有的抓紧时间蹭了热度,宣传了自己的事业;还有的在拍手叫好。因为雨果笔下诗意的爱情,使得《巴黎圣母院》化作后人口中世代相传的无可奈何,事实上巴黎圣母院不只是卡西莫多的家,最重要的是为了纪念圣母玛利亚,巴黎圣母院大厅中间的雕像便是著名的“哀悼基督”;拿破仑当年亦是在这里加冕,大卫的名画《拿破仑一世加冕》画得便是当时的场面;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的雕像也树立在此,业已纪念贞德的伟大。雨果作为哥特式建筑的发烧友,对巴黎圣母院几乎痴迷,多年来都徘徊在巴黎圣母院,查阅各种资料继而写出了这部伟大的小说。同样执着于还原巴黎圣母院的也只游戏《刺客信条 大革命》了,设计师Caroline Miousse花了两年时间研究建模,游戏里的巴黎圣母院已经精确到了每一块砖。日后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完全可以参考游戏里的数据。初中的时候囫囵吞枣的看完《巴黎圣母院》,只是对剧情留下了简单的印象;高中的时候,《巴黎圣母院》中“一个眼泪换一杯水”是课程必学内容,又一次回顾了一下;近期,因为巴黎圣母院被火烧的缘由,又一次看了一边。译林出版社的翻译令我大失所望,和吉林文史出版社的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关于小说人物n卡西莫多美丑相间的人设已经被分析很多,对艾丝美拉达从感恩产生的爱,亦是生死也不能分割。倒是切合了中国乐府诗中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强烈的对比总是会触动人心,见光死式的悲剧泛出惆怅的味道,颜值才是硬道理。艾丝美拉达还是接触的世界太少,尤其是帅哥,一直以来接触的都是奇迹王国中社会底层的人物,突然身骑白马的菲比斯从丑陋的卡西莫多手中解救了自己,马上对英俊潇洒、气质出众的骑士一见钟情,继而走上了深渊。英雄救美,以身相许的确满足了一切少女心的设计,但是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救你的不一定是英雄,也可能是浪子。简介里,弗洛德的人物形象总是属于黑暗的、阴险的负面形象,象征着世界的丑陋面。但是越长大越觉得弗洛德除了表达爱意的方式有问题以外,其实还有什么错呢?唯一让我觉得变态的就是弗洛德病态的占有欲极强的爱意,千方百计为了得到艾丝美拉达,最后由爱生恨。真的就好像那句话说的:强扭的瓜不甜,但是不扭我连瓜都没了。前期的弗洛德,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博学多才、博闻强记且不去说他,平日里也是恪守礼法,受到国王的赏识;收养了丑陋的被众人嫌弃的卡西莫多;对待弟弟也极富耐心和爱心,虽然弟弟最后还是被养坏了。但是总的来说弗洛德的出场形象基本上满足一个正派人士应该有的样子。倘若弗洛德不是副主教的话,是不是就可以和卡西莫多一样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爱意了?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不是所有的宗教人士都有仓央嘉措这样不拘泥于世俗,潇洒行走人间的肆意。所以弗洛德更多的应该是宗教环境下的牺牲品。格兰古瓦是艾丝美拉达身份上最亲密的人,亦是最后的依靠,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夫妻,但是如果放在网文中,分分钟就转正了。当故事后期格兰古瓦和弗洛德带着加利和艾丝美拉达逃出巴黎圣母院度过塞纳河后,格兰古瓦考虑自己只能救一个时,在加利和艾丝美拉达之间竟然选择了加利,潦倒的诗人还是现实的选择了更为亲近的加利,而不是爱搭不理的艾丝美拉达。——活该单身一辈子。遇见菲比斯开始,艾丝美拉达从那个天真可爱的吉普赛女郎一步步走向悲剧的深渊。对菲比斯而言,这不过是他万花丛中过的又一次邂逅,相约一炮转头就忘,这样的花花公子,笑谈于酒肆,出入于烟花,不知走马惹了多少闺中小姐秋波暗送,除却微博上那句“谁年轻的时候没有遇到过几个人渣,好姑娘都是被这样的渣男打碎的”外,再无其他。《巴黎圣母院》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非常多。可惜网上可以搜到的版本非常少,看了几个版本,各有其韵味。1956年版本的电影,艾斯美达拉的确很好的诠释了吉普赛女郎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特点,但是总觉得长相上还是不够惊艳。1999年迪士尼版本,菲比斯被彻底洗白变成了英雄人物,弗洛德完全黑化成了反面角色,故事成了英雄救美的故事,最后大圆满的解决也符合迪士尼一贯的作风。可是即便如此,卡西莫多还是只能目送艾丝美拉达和菲比斯相爱的背影远去。1982年版本的电影,弗洛德出场的时候那一种自带主角气场的画面,很好的还原了小说中的样子。霍普金斯饰演的卡西莫多硬生生被压制成了配角。2004年版本的动画片,画风惊奇,剧情上模仿迪士尼版本,不看也罢。小说中,卡西莫多是吉普赛人将艾丝美拉达从古杜勒手中狸猫换太子的弃婴,两人早在婴儿时期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没有一部影视剧将这个细节拍摄出来。古杜勒更是直接被抹杀了。P.S.在最高层走道顶上,在中央花格圆窗的上面,两个钟楼之间燃烧着一堆大火,火焰卷着火星狂飞乱舞,有时一阵风吹来,将火苗化做浓烟。烈火下,石栏处映出三叶草形火焰。再往下看,只见两个魔舌般的滴水槽不断吐出火红的雨水,银色雨点飞溅,落向教堂正面下层的黑暗中。——《巴黎圣母院·好心帮倒忙》n来自雨果的预言,雨果早就在小说里提醒了我们要注意火灾。
巴黎圣母院(经典译林)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巴黎圣母院着火了,所以来看看这本书,之前为了高考了解过本书的概要,所以至少不会把卡西莫多说成阿莫西林,但是最好还是来仔细了解一下。
这是一出悲剧,人们都会为艾斯美拉达惋惜,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最终因为他被绞死,那么善良美丽的人,在找到生母以后就逝去了,这悲剧阴差阳错充满荒诞意味,但是最终还是得要归结到中世纪的黑暗,这也才是这本书成为经典的内在原因。
好的小说一定要让人能够了解某个时代的人生活的状态,享受的幸福或是遭遇的不幸,而经典的作品更是以悲剧为主,即使结尾是喜剧,也是在遭遇了巨大的悲剧后才获得的。
巴黎圣母院(经典译林)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前一阵巴黎圣母院失火才想来自己还没读完雨果的这本著作。一天时间看完了之前剩下的部分。
当时微博热议卡西莫多失去了心爱的姑娘,也终失去了他挚爱的钟楼,所幸后来证明这只是谣传,钟楼没有毁于火海。
我看书喜欢看目录,先了解个大概。刚看到倒数两章分别是腓比斯结婚,卡西莫多结婚,心里就开始纳闷了,美丽的姑娘艾丝美拉达到底嫁给谁了呢。读完了,结局说不上是悲剧还是喜剧吧。艾丝美拉达至死也还心心念念那个英俊的骑士,卡西莫多终究在养父和心爱之人中选择了心爱的姑娘,而虚伪的腓比斯结婚了,书中说这就是对他最大的可悲。
故事结局,卡西莫多抱着心爱的姑娘的尸体,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觉得艾丝美拉达是没有爱过卡西莫多的,她只是傻傻的错爱着腓比斯。但卡西莫多的结局大概算可以了吧,毕竟亲手结束了脾气古怪的副主教,眼看着亲爱的姑娘被绞死,钟楼可能也无法再回去了吧。能抱着心爱之人死去,卡西莫多也算不幸中的幸福。
艾丝美拉达给卡西莫多这个憨人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不幸。但我想,如果我是卡西莫多,我怎么也不会后悔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