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作霖大传:一个乱世枭雄的崛起与殒落读后感1000字(3)篇
(2019-04-30 11:33:30) 读后感 -
作者:关河五十州
本书是以张作霖传主的历史人物传记,通过讲述张作霖如何从受招安的土匪,进而一步步成为“关外王”、“满蒙之王”乃至在北京“登基”担任大元帅的过程,展现了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一个乱世枭雄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本书力求从一个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角度进行观察,既如实地描写张传霖为了“取天下”,不惜穷兵黩武,争霸中原,导致误国误民误己的一面,同时也没有忽略他顶着压力,巧妙地与日本人进行周旋,从而千方百计维护国家主权的一面。
张作霖大传:一个乱世枭雄的崛起与殒落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东北枭雄
一本关于张作霖生平的有趣传记,值得一读。
张大帅可能是近代历史上最有名的胡子了,看他的故事,颇有几分传奇色彩。毕竟从胡子到保安队,再到正规军,直至问鼎京师,更像是评书中的剧情。
先说说书,张作霖的传记,看过挺多的。如果以内容论,此书没有多少特别之处。盖因近代史料较为丰富。值得肯定的是,本书中较少采用近些年突然出现的各种段子。应该说,比较可靠。我个人挺喜欢关河五十州的书,期待下一本。
再说说张作霖,纵观张作霖生平,他的狐狸性格展露无疑。早些年误以为张大帅应该是猛虎一般的人物,是对其性格有所误解了。民国舞台上,张作霖尽显枭雄本色,无论是和各路军阀争锋,还是和日本人错综复杂的关系。
当我看历史人物时,不大习惯用爱国褒奖,因为爱国是一种基本的本质。如汪精卫周佛海之流,终是少数。段祺瑞、曹锟、徐树铮、吴佩孚等北洋系,亦可称雄。至于将张作霖从亲日派,划至卖国贼,实在是一种比较莫名其妙的逻辑。
说话总比做事容易,摇旗呐喊一阵,要比真正做点什么困难多了。张作霖执政东北期间,可以说是尽力保障中国利益(虽然此处利益和他为首的奉系利益是高度重叠的),日本人从张作霖身上占到便宜的地方实在有限。
慷慨激昂的抗日宣言容易,真真切切做事才难。
张作霖身死,也不能归结于意外。当他用胡子的方式对待日本,日本人作为国家,很多时候的确拿这个痞子没办法,而关东军则绕开日本本部,采用“胡子”的方式,直接送张作霖升天。
若非如此,改旗易帜未可知,九一八大抵也未必发生了。
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未必说硬话,不要做软事。
2019年04月10日
于福建泉州
2019年读的第33本书
张作霖大传:一个乱世枭雄的崛起与殒落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本书比较详尽的记录了张作霖的一生,文笔流畅,主人公刻画的丰满鲜活,引人入胜。绿林出身的张作霖,后来能成为东北王,应当说,他的一生还是很成功的。张作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的广纳英才,知人善任,使得他的事业如虎添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袁金铠可以说是张作霖发迹的引路人。袁金铠目光高远,能够对时局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而且足智多谋,经常为张作霖出谋划策,深得张作霖的赏识,。任用王永江,其不负所望,把奉天的警政和财政务都搞得风生水起,当时奉天吏治的清明为全国瞩目,“一时之风气尚非他省可及也”。杨宇霆不仅精明干练,敢于负责,而且“学通今古,识洞中外”。杨宇霆当年把东北兵工厂打造成了同时期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兵工厂,其规模之宏大,设备之完善,连日本人都为之侧目,称之为“东方第一”的兵工厂。时人称奉天文有“王永江”,武有“杨宇霆”,成为张作霖的左膀右臂。奠定了张作霖的统治地位。在外交上,杨宇霆的政治外交手腕也是非常高明的,绝对是张作霖的高参!张作霖在统治东三省期间,之所以始终未与日本签订任何正式协定,就是“因为遭到杨宇霆的强烈反对”。诚然,如果张作霖不做“乱世皇帝”,也许他同他的幕僚以及东三省的老百姓还能多过几天好日子!也许就没有皇姑屯事件发生了!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张作霖大传:一个乱世枭雄的崛起与殒落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至此,把军阀混战时期的关系稍有眉目,之前在电视剧里的那些人名也更加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了,比如阎长官,吴佩孚、孙传芳、卢永祥、蒋委员长等等,局势可谓混乱至极,多有变化,不仅仅是外部势力诡异莫测,而且内部派系相争相斗,国家与国际局势怎可能是少数人所能左右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把自己入局来看的话,每一个出现在历史的人物,我都表示敬佩,都是很有本事的人。张作霖张大帅犹是如此,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大多读书人,他为人仗义,深知中国式管理之道(在于人心),国家大义,以及推脱拉的艺术,都把中国式的精英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一段,关于郭松龄反攻张作霖失败的案例更是让我深思,为何近在咫尺的胜利却情转直下??我想可以得出很多的教训,此乃兵家所云:兵者,诡道也。天时,地利,人和,将不可不知也。然而像我这样事后诸葛亮的分析却不太妥,实在要入局才行,一言以蔽之,郭松龄骄兵必败。近观多处,凡是出现了松懈、骄傲、自满的情况,都不得好的结果,从来都是如此,嗟乎!!!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