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达·芬奇读后感(3)篇
(2019-06-13 14:40:54) 读后感 -
作者:白白兔童书馆
蒋敏编著的这本《达·芬奇(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是“清华少儿艺术启蒙”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问答形式,将达·芬奇的经典美术作品结合达·芬奇的主要生活经历和艺术创作进行解读,这在同类图书中是个不错的编辑思路,更适合给青少年阅读。本书与同类图书相比,内容更加详实丰富,对作品的绘画形式特点,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是一本不错的艺术普及读物。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少年儿童的读物,同时,也适合家长和教师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作为对下一代进行美育的好文本。
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达·芬奇读后感 第(1)篇
他从一个遥远的时代和国度而来,带着他的神奇和画作。小学语文课本里一篇达·芬奇画蛋的故事让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位伟大绘画天才的 名字——达芬奇。
达芬奇1452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家境富有,天资非凡,从小酷爱爱绘画和雕刻。15岁时,达芬奇师从著名的画家、雕塑家韦罗基奥学习,逐渐成长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他是建筑家、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哲学家,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精于人体和动物解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史上第一个机器人;此外,他还制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直升机原型。艺术都是相通的,对于雕塑和音乐他也非常擅长。他是史上绝无仅的天才,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在创作中使用明暗转移法、透视法和心理学(眼神,肢体动作把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的淋漓尽致)。他非常重视光影、明暗处理的运用,瓦萨里曾说:“达·芬奇的明暗转移法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
为了创作他云游各地。在佛罗伦萨、米兰、罗马等地辗转,曾效力于教皇、国王、贵族。因其非凡的艺术造诣,晚年受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盛邀定居法国昂布瓦斯。天妒英才,1519年,达·芬奇因病逝世,在弗朗索瓦一世怀中魂归上帝。
他的绘画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享誉世界,名贯古今,《蒙娜丽莎》是法国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他的其他作品《维特鲁威人》(2010年,库克群岛还发行了以《维特鲁威人》为主题的精制镶金银币),《岩间圣母》,《自画像》,《受胎告知》,《抱银鼠的女子》,《安吉亚里之战》(公认为杰作中的杰作),《丽达与天鹅》,《吉内薇拉·班琪》(是他现存油画中最早的一幅肖像画),《柏诺瓦的圣母》(这幅画原名《拈花圣母》,可能是达·芬奇师从韦罗基奥后独立绘制的第一幅画),《施洗者圣约翰》,《酒神巴克斯》等等都被一代又一代人膜拜研究学习。单单一个《蒙拉丽莎》的微笑就让后人醉迷几个世纪。
达芬奇是上帝的神来之笔,《蒙拉丽莎》《最后的晚餐》等等又是达芬奇的神来之笔。神带走了达芬奇,但达芬奇留给世人的神性永存。真可谓是人神情未了,兜兜转转画里找。
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达·芬奇读后感 第(2)篇
达·芬奇
达·芬奇,1452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他天资非凡,幼时就十分喜爱绘画和雕刻。15岁时,达芬奇开始跟随当时著名的画家、雕塑家韦罗基奥学习,逐渐成长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同时也是建筑家、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哲学家,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绝无仅有的全才
达·芬奇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是画家、科学家、发明家、建筑家、思想家,还擅长雕塑、音乐,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他的绘画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享誉世界,名贯古今,《蒙娜丽莎》是法国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他还精于人体解剖、动物解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史上第一个机器人;此外,他还制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直升机原型。可以说,达·芬奇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
科学融入艺术
达·芬奇兼容并包的特质在他的绘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将科学融入绘画之中,在创作中使用明暗转移法、透视法和心理学等,追求客观呈现真实世界的同时,展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达·芬奇的艺术理论散见于他的著作《绘画论》(未完稿)和5000多件手稿中,阐述了他对绘画的理解和具体的绘画知识。他非常重视光影、明暗处理的运用,瓦萨里曾说:“达·芬奇的明暗转移法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
云游各地作画
达·芬奇一生在佛罗伦萨、米兰、罗马等地辗转,为教皇、国王、贵族等效力。米兰动乱期间,曾移居罗马,但在罗马的生活并不愉快,没有展露他的艺术天才。晚年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下定居法国昂布瓦斯,受到国王至高无上的接待。1519年,达·芬奇因病逝世,据说他是在赶来的弗朗索瓦一世怀中去世的。
芬奇之画,别具一格,独具特色, 观察仔细,描摹细致,用笔如神,精益求精,格调之高,意境之深,为之佩服,令人艳羡。
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达·芬奇读后感 第(3)篇
达·芬奇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是画家、科学家、发明家、建筑家、思想家,还擅长雕塑、音乐,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他的绘画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享誉世界,名贯古今,《蒙娜丽莎》是法国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他还精于人体解剖、动物解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史上第一个机器人;此外,他还制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直升机原型。可以说,达·芬奇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
达·芬奇兼容并包的特质在他的绘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将科学融入绘画之中,在创作中使用明暗转移法、透视法和心理学等,追求客观呈现真实世界的同时,展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达·芬奇的艺术理论散见于他的著作《绘画论》(未完稿)和5000多件手稿中,阐述了他对绘画的理解和具体的绘画知识。他非常重视光影、明暗处理的运用,瓦萨里曾说:“达·芬奇的明暗转移法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
达·芬奇创作的一个特点是:他画作中的女性,很多都会流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如《岩间圣母》中的天使、蒙娜丽莎、《抱银鼠的女子》中的切奇莉亚等。评论家们把这称为达·芬奇的“微笑公式”。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