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读后感1000字(3)篇

(2019-02-11 14:05:48) 读后感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

作者:陈岚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经过400天田野调查,呈现了15个触目惊心的校园霸凌故事,横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涵盖武力霸凌、流言霸凌、性别霸凌、群体霸凌、校园霸凌等多种形式,揭示了99%的霸凌事件都可归因于家庭教育!作家陈岚在《我们为什么被霸凌?》中用写实的笔触,将你遭遇过的、没遭遇过的、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霸凌事件做了全面且深刻的解剖,并为学校、家长和孩子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多数派眼里,不合群的少数派永远是可爱的猎物!霸凌者眼里,无作为的监护人永远是得力的帮凶!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在线阅读地址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这本书,我选择评五星,并不是因为它的内容是多么完美,也不是它的辞藻是多么华丽,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注本书所讲的内容,关注我们看见过的或是所经历过的这些霸凌!

有一段时期,校园欺凌事件大规模的暴露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每都有新闻报道。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场面,受害人被扇耳光,被逼吃粪便,被脱光拍视频发网上等等欺凌的手法,我们真的很难想象正直青春的少年能够做出这些让我们成年人也感到害怕的事情。每每看到这样的事件发生,我们首先是感到气愤,然后是感到痛心,最后是难以理解。但是,不得不说,我们也可能经历过亦或是参与者,因此也会有这其它的感觉。我们不仅仅只是寻求于看到了校园欺凌的可怕,而且还想知道最后的结果,那就是施虐者究竟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由于绝大多数的校园欺凌的主体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所以每次事件发生之后,学校和施虐者的家长都想极尽可能的去掩盖事实,都会以一样的口吻说,“他们都是孩子,都还小,他们是闹着玩的”因此事情变会不了了之,施虐者继续着自己的生活,而受害者却要承受心灵上无尽的折磨!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孩子,不承担刑事责任;十四周岁至十六周岁,除了法定的八种罪行,不承担刑事责任;十六周岁至十八周岁,会减轻刑事责任。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从具体的方面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但是,法律的规定却给了未成年人犯罪给予了很多“保障”,让未成年人有更多的漏洞可钻。

法律毕竟是道德的最低点,也是最后一道保护每个人权益的防线。我们不能要求法律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可以透过当前的霸凌现象去探究它的本质,想必很多人看到这种本该不应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残忍事件时,都会去想,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胆大妄为,让他们变得极其残忍?我们开始思考,造成这种暴虐的因素从哪里产生的,恶的萌芽是如何一步步扎根发芽的?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他指出,人刚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在后天的发展中,有人会向善,有人便向恶了。对于这个观点,我个人是不赞同的,我更赞同荀子所提出的观点“人之初性本恶”。人刚出生之时,就本身带有恶的源泉,只是在后天的教育下弃恶扬善,在不断学习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摒弃压制恶的因素。即使再优秀的人,也会有恶的阴暗面,只是在教育,在道德,在法律中被压制着。

处于青春期时候的少年们,还是一个懵懂的时期,还是一个三观正在塑造的时期,因此经历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父母、老师、同学,开始被他们所影响,自身也开始去适应这种环境,至少在十八岁之前,这是我们所有的接触。可是环境有好的,也有坏的;父母有合格的,也有不合格的;老师有园丁,也有花草破坏者,而且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孩子就像个细胞一样,细胞生活在0.9%的生理盐水中就可以健康的存活,而在清水或是其它的液体中就会立刻消亡;细胞接受过多的辐射,也会发生突变或是死亡。而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遇到什么样的人,也会或消亡或健康成长,当处在一个阴暗的生活中,孩子也会形成一个阴暗的一面,他们暴虐,狂妄。面对他们无能为力改变的环境,他们只能像细胞一样,要么消亡,要么突变!如果放任不管,最终成为一种毒瘤,害人害己。

孩子犯下的错,最终还是要归咎于成年人的身上,孩子的父母,老师是否真的尽职尽责的去培育孩子?毒瘤的滋生往往是在最污浊,最肮脏的环境中产生,父母老师可能本身就排出毒素,污染孩子,他们成了最污浊,最肮脏环境的制造者。因此,清理的源头就是,父母老师先好好的“清洗”自己一番。

孩子的内心一旦被污染,恶意一旦涌现。便会无所谓的去伤害别人,就像突变的细胞无穷无尽的分裂一样,不停的释放暴虐,来一直满足自己永远也满足不了的快感!最终,当严重的后果发生,一切难以挽回的时候,学校,老师是否还是会说,他们还是孩子,都是闹着玩的?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刚看完一本暖心的童话故事《时光倒流的女孩》,现在又被《我们为什么被霸凌》吸睛,风格的差异也是两个极端了,本书还在阅读当中,共有15个真实的案例,看到第三个就忍不住想发表下感想。

最近炒的火热的《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本周就要迎来大结局,剧里朋友之间单纯的友谊,老师对学生的爱护,校园里美好的恋爱,是不燃起了你对生活无线美好的遐想[微笑]。可现实生活真的那么美吗!《小美好》作者赵乾乾也只是愿意相信这些美好的存在而已,那些都只是作者笔下感性的幻想罢了。

真实的情况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天真无邪”[微笑],无论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身体的、心灵的,霸凌现象一直都存在,而且无法避免。

每一种不可理喻的恶,深处都流淌着绝望的脓臭,而成年人又聋又瞎。扭曲的心灵罪恶的根源始于父母,那些不被关爱珍视的孩子,不允许发泄情绪的孩子,会将他们对现实无力的反抗投射到比他们更加弱小的人或动物身上,而且拥有你想象不到的残忍。他们真的会烧了你的屋顶的草拔只为了烤他们的玉米,他们真的会显示他们的果敢去吊死一只狗,他们真的会对奴性的人无尊严底线的践踏他们的身体和灵魂,直至被整死,所有的小孩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大人们却一无所知。对于大人们,他们无法敏感的捕捉到孩子的异行,或许大人自己就是深受虐待的受害者,他们显然把这种虐行延续到了下一代,他们已经麻木不仁,更别说能保护他们自己的孩子。

在校园里,如果老师处理不好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就容易出现“烂苹果效应”。烂苹果效应也就是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管理的人物,他们像苹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就会迅速传染,把其他苹果也弄烂。在一个人握有对一群人的巨大权力又没有足够的监督机制时,就有可能催化出极端行为。如果校园存在一个心理扭曲的人民教师,那被她凌虐过的学生,就如被丧尸咬过一样,终身都带着黑暗和暴力的因子。这些变态老师,讨厌学生的个性,抑制孩子们的本性,他们希望每一个学生像机器人一样听话,甚至采用严厉的酷刑去惩罚孩子,在懂得孩子害怕被问“老师为什么打你”说出原因后被父母斥责的心理下,变态教师控制孩子的欲望越发无所顾忌。况且中国对施暴的老师并没有法律的严惩,最多就是道德的谴责。

可是从家庭到学校,孩子所接受到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这一阶段无比重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分辨不了真假,在大人们对孩子取乐的玩笑里,孩子也真的会认为那是真的,他们真的会以为他不听话你就会把他扔到垃圾桶、关到小黑屋,你们一个不经意的玩笑都会在他们的童年给他们留下心理的阴影。作为大人请不要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懂,甚至攻于心计。作为人名教师,请对孩子们发出你们的耐心,这是作为人民教师的职责。作为社会,也请多多给予孩子关爱和善良,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对于政府,请做好保护儿童的机制,给孩子一个健健康康的生长环境。

尽管这个世界仍旧存在这些心灵残破的群体,但我仍然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因为善恶总是共存,并且善占大多数。如果你生在一个被爱包围的家庭,只能说你是幸运的,但世上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不美好的因子存在,这才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只要它不影响你,你仍然是个拥有幸福能力的人。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陆陆续续看完了这些所有真实的故事,不由庆幸,也有反思,来到这世上二十年,走过的路大多在学校里,至今仍记得小学四年级的那个因为没考好而拽散同班小女孩所有辫子的那个烟花烫发型戴着昏花有朦胧感眼镜的年轻女数学老师,家长放学来接孩子理论了一番并且应该是道歉了,后续我也不清楚了。老师,小时候我们的眼里,那是神一样的存在,一字一句我们奉为箴言真理,后来慢慢长大也才懂的,老师不过也是一样的普通人罢了,更庆幸我遇到过好多好老师,谢谢你们的鼓励,重视,宽容,谅解,不大惊小怪,不小题大做,才有了现在的我。

校园霸凌,长期存在的问题,问题儿童,问题学生真的是和原生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特别特别喜欢这本书里面的白武士的那一节,被妈妈的做法感动到哭,好妈妈好爸爸!孩子的认知模式是需要家长去正确引导的,认知情感行为是需要去及时疏通的,是的,孩子,你没有错,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那并不是理所应当。

再回想我的小时候,我记得我被一个老师的眼神瞅的毛骨悚然,而后毕业也曾送我:忘佳音频传。五个字,好与坏都记得。也记得曾有过个人的聚光灯效应太强的时候,还是排解能力可以啊,那时候不懂,现在知道了,就是心理上的错误认知,举个例子可能也是唯一的例子:小学上课忘带书,和同桌伙看,对方不带我看,这怪谁?是同桌不够友善?那人家愿意带别人看,告老师讲~也是幌子,自己会想:都带别人看,不带自己看,为什么针对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那个时候的我们这一代,小孩子都已经学会交易了,你如何如何我才如何如何。至今我也不知道小学时候的某个小男孩为什么比较容易欺负我,是因为语文考了班里第一老师一下子把我调到前面去做感觉好像蛮喜欢我的样子,嫉妒我?我自认为小时候学习不算好的呀,当初在乡小,还记得数学老师让我站过黑板,因为考的很好表扬,也因为考的很差批评,都有过,那时候一二年级,没脸没皮好像并不觉得羞涩,还有被另一个小姑娘跟妈妈告过状说我考了多少而她考了多好,还有我丢了的好朋友啊,梅冉,记忆中你的模样一直在,有个长长的辫子,后来剪成了短发,我们在语文早自习一起唱 大英雄狄青 的主题曲,每天都看开心跳跳岛,看跳跳龙看小鹿姐姐,那时候的我,学校里无忧无虑的。可能是因为后来换学校吧,可能怕生,起初没有存在感吧,老师把我的存在感焕起来的,三四年纪也就那样吧,五年级因为没背会那句关于英雄气概的解析被那个语文老师敲着头说: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啊! 心中才定位自己:我是好学生啊!?哦

回想这么多,小时候谁都走过弯路的,好在这一路都是成长摸索的过程,好在一路并不坎坷,家人呵护,朋友换了换,最终还有人在身边,很好了回看我的前小半生。希望我们更多关注自己爱的人的心理状态,亲爱的原生家庭亲爱的孩子亲爱的家长亲爱的老师!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