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隋王朝 读后感(3)篇
(2019-04-26 06:49:59) 读后感 -
作者:青辰
这本书叫《大隋王朝》,是一本历史读物,虽然借鉴了一些小说和随笔的写法,但绝对是一部靠谱的历史,不虚构,不演绎,是一部笔调轻松、内容严谨的历史读物。本书记述了从公元五三二年到公元六二一年的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的状况,详细描绘了隋王朝的由兴起到灭亡的历史轨迹。对其“其兴也速也,其亡也忽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对历史人物诸如杨广等人做出了有异于历史教科书的评价。该书不是直白平淡地叙述历史,而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以理性的思维去评判。该书依据正史资料,不戏说不穿凿,又有着自己的客观和冷静的辨析。
大隋王朝 读后感 第(1)篇
独孤皇后
中国首个女权主义者
独孤皇后伽罗,北周权臣独孤信之女,隋文帝杨坚之妻,隋开国皇后。也是中国女权主义的开创者和登峰造极者。
伽罗14岁嫁给杨坚。婚前,她就逼着杨坚对天发誓,尊守她推崇的一夫一妻制(据我考,一夫一妻制始隋,伽罗是主要推动者),不准他和其他的女人有孩子。
后来,杨坚做了皇帝,虽然配置了后宫,美女成堆。可杨坚连看一眼妃嫔们的权力都没有。
杨坚上朝,她陪着去。杨坚退朝,她领回家,总之就是贴身跟随寸步不离。
所以,杨坚的孩子全都是他和独孤皇后两人爱情的结晶。
“唯皇后当室,旁无私宠”。宫中诸嫔妃宫女,也有人想着攀附圣上,无奈独孤皇后采用严防死守的盯人战术,不给杨坚任何机会。
但杨坚毕竟是男人,他不甘心于每天生活在如花的美人丛中。
机会终于来了。
独孤皇后病倒了。杨坚于是见缝插针,带了贴身侍从,悄悄潇洒去了。
宫里有个叫尉迟的美女,云发飘飘,娇躯颤颤;面似春雪,眼如秋波;亭亭如荷,袅袅似柳。杨坚一见,立时心驰意迷,早把那个得病的皇后抛到九霄云外了。
可皇后病未痊愈,就领着一干人去将尉迟活活地打死了。
贵为天子的男人却保护不了自己心上的女人!杨坚目睹惨状后,立马闹起了离家出走。
重臣高颎、杨素等人追上皇上,扣马苦谏,让他放下男女私情,以国事为重。杨坚长叹一声说:“我贵为天子,竟没有一点自由!”
高颎劝道:“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
可就这妇人两字,皇后认为高颎蔑视女性,将其革职。
而更为偏激的是,废太子也因杨勇让小妾怀上了孩子,属不爱正妻。所以太孑改立杨广。
据此,我认为隋朝的灭亡,完全是亡于女权主义。因为,如果不废太子,就不会有杨广的奢靡毁国。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大隋王朝 读后感 第(2)篇
隋炀帝源自陈炀帝
公元604年11月,也就杨广弑君即位三个月后,在平陈中抓获的后主陈叔宝寿终正寝了。
陈叔宝是个亡国之君,但也是个才子,是个活宝。杨坚和杨广父子杀了许多反对派,其中包括自己的亲族,但却让这个对手活了下来,这也算是一种宽容。当然,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每天欣赏一下被自己打趴下的对手,也容易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但现在,这个活宝死了,杨广也有点失落。
他下令安葬了后主,并绞尽脑汁,给他追封了一个谥号——“炀”。书上对这个字的解释是: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这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最后一次羞辱。
杨广认为,像陈叔宝这么一个荒淫无道、欺天害民的家伙,如果要用一个字,而且仅仅用一个字来评价他,那么这个字只能是“炀”。除此之外,没有哪个字比“炀”字更合适了。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十几年,他的王朝覆灭之后,新的王朝出于同样的考虑,又把这个“炀”字作为谥号,回赠给了他。
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后世很少有人知道“陈炀帝”是谁,而“隋炀帝”的谥号却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倘若杨广泉下有知,真不知道会有何感想。
大隋王朝 读后感 第(3)篇
前半部分看的是纸质版,作者的废话比较多,文笔和观点不是很吸引人,阅读体验不是很好。后半部分好多了,这本书最大的期待点就是看看关于隋文帝的真实历史。但是从头到尾的表现来看,都鲜有关于贤明君主的人格特征,和以前看剧的时候描述差不多,对杨广大失所望。但是看到后面才有关于隋文帝功过的具体论述。以下是自己的一点想法:
客观来讲,杨广是毁誉参半。在治国统治层面,政治、文化、军事、经济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在民生上却施行苛政,个人性格和人品上也乏善可陈,导致隋朝短命倾覆,自己也不得善终,还和陈后主一样被谥号为“炀”,而后世民间也多对其抉瑕掩瑜,可见民为国之本,纵观历史,民本思想在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及变更之中一直存在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