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的本质:让思想更有影响力读后感400字(3)篇
(2019-01-27 13:01:34) 读后感 -
作者:马丁·纽曼 郑燕
提升个人影响力,绝非是虚无缥缈的心灵鸡汤,而是一场美丽曼妙的人生修行。马丁·纽曼和郑燕共同创立MYimpact个人影响力课程,两人联袂倾情奉献这部《演讲的本质》,为你开启一扇通往成功之路的新门,此书将成为你修行路上的良师益友。
演讲的本质:让思想更有影响力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这本书先从人对视觉、声音以及说话内容的接受程度做了介绍(3V,Visual视觉、Vocal听觉、Verbal语言),通常对某个人的印象,约55%取决于他在视觉上的传达,38%取决于其在听觉上的传达,而只有约7%依靠他的语言及所说的内容。然后分别介绍了我们在演讲中可以在这三个方面进行提高的技巧。最重要的Visual视觉传达中讲到,我们的行为是要符合行为逻辑的,这样的逻辑是在我们潜意识当中存在(通常形成于先天基因遗传和后天生活习惯),通常所说的第六感往往是观察能力比较强的人发现一个人的行为逻辑所传达的内在的真实信息和意图,但又难以说清具体的原因,比如说,一个人手掌张开,手心朝上,意味着他是坦诚的,若手握成拳,手心向下,意味着他没有安全感,所说的话有所隐瞒。除了肢体语言,在演讲中眼神的交流、站坐的姿势都有讲究,在不同的场合,着装的得体也是尤为重要。声音在传达信息中占据着约38%,在一段几十分钟和数小时的演讲,如果一个人不能灵活控制自己声音的节奏、音调及说话的速度,来配合自己所讲的内容,那将是一场无聊的演讲,让人昏昏欲睡,当你学会了控制,便将会让演讲像一部电影、一曲音乐,有了开头、发展、高潮以及结尾,让听众能够更好的进入你的内容。虽然我们的语言Verbal在传达信息中只占了约7%,但是这也是我们需要表达的核心,所以,我们更应该尽可能地让听众理解我们的内容,在设计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抱着真诚的态度,你要让别人接受,首先自己就要先接受,多讲自己的故事,在内容中穿插段子适当活跃气氛,故事细节描述形成画面......一个人要阔大自己的影响力,演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对多的信息传达形式,让你的想法更高效地传播,前提是你要懂得如何高效传达你的思想,不然就适得其反。
演讲的本质:让思想更有影响力读后感400字 第(2)篇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关于演讲的书,即便撇开演讲范畴,这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内容生动,十分接地气,而且容易理解和掌握。有些文字也改变了我以前固有的一些想法,这是很重要的。比如演讲时最重要的是眼神、动作、表情等形象信息;其次是音质、音量、语速、节奏等声音信息;最后才是文字、内容等语言信息。而在我以前的观念中,内容无疑是最重要的。比如改变叙述方式,先讲事件或故事最突出、最吸引注意力的部分,这样就一下子攫住观众的视线。平铺直叙的方式内容上不会有变化,但效果上一定会大打折扣。比如和他人交谈时需要充分给予认同感,认同他人的人格、生活方式,尽量克制自己因他人与自己不同所产生的惊奇感,以温和的态度去和他人沟通。而在我的意识里,表现出适当的惊奇可以引起对方展开谈话的兴趣,没有想到这会进一步拉大个人背景、文化背景所带来的距离感。挖掘贴合主题的故事,让死板的逻辑和理论退居其次,反复练习形象和声音要素,以真实的情感用心去演绎,以最完美的自我状态去传达想要表现的主题,就一定能成就一场不错的演讲。
演讲的本质:让思想更有影响力读后感400字 第(3)篇
关于演讲有一些有趣的观点:演讲最核心的部分可能不是内容而是如何呈现。一个人给予他人的印象,只有7%取决于谈话的语言和内容,音量、音质、语速、节奏等声音要素占了38%,眼神、表情、动作等形象因素占比55%。也就是说,哪怕你听不见对方说话的声音,也能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至少一半以上的内容。这个理论可以通过神经科学来进行反证,大脑当中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神经占55%;处理声音等信息的神经占38%;负责处理语言、文字这样的信息的神经仅占7%。所以,人们看到的信息,更大程度上影响了最终感受。在构成他人的对我们的印象的3个要素——Visual(视觉)、Vocal(听觉)、Verbal(语言)中,视觉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对于视觉的把控,对身体状态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你想给人留下很理想的印象,就需要关注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节。对身体的控制,包括站立的姿势、抬手的高度、指间的距离等。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