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干五百年:从拜占庭帝国灭亡到21世纪读后感600字(3)篇
(2019-03-11 03:34:53) 读后感 -
作者:马克·马佐尔
这是一本简介巴尔干历史的精练小书,由专注巴尔干历史研究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撰写。由于巴尔干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这里发生过的战争与艰辛,比我们所知的还要多。但是,单单把巴尔干当作“欧洲火药桶”、麻烦的策源地,这是不公平的。在《巴尔干五百年》中,作者马克·马佐尔对巴尔干各民族怀着深刻的同情,介绍了他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讲解了这里的山川河流、宗教信仰以及四面八方野心勃勃的列强,怎样深刻影响了巴尔干历史面貌与社会万象。近代,不甘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的巴尔干民族,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独立斗争。但到了二十世纪,巴尔干地区依然难逃厄运,成为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最前线。从希腊到前南斯拉夫,由伊斯坦布尔至萨拉热窝,巴尔干这片屡遭战火蹂躏的土地,遍布着多少伤痕?又有多少值得铭记与沉思的往事?巴尔干历史专家马克·马佐尔提供了简洁而精彩的观察——巴尔干的故事,也是一部文明冲突和交融的启示录。
巴尔干五百年:从拜占庭帝国灭亡到21世纪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巴尔干半岛》
国家有“责任表明它凌驾于每个人和每件事”。正规军取代了自行武装的团体,司法和刑事官僚取代了农村法院和习惯法,政府追捕盗贼。在黑山,部落法本来有无上权力,但是彼得二世的继任者达尼娄在1851年强行颁布新的法律规范——时间距威京逊首次建言不到十年——并且阻止斩首的行为。他也将世族血仇定为非法,因为世仇使得各部落不可能团结为一体。(希腊记者的访谈)
《巴尔干半岛》,谈到“巴尔干”几乎是欧洲野蛮地区的象征,已经远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这个名词像它的许多前身一样充满了负面含意,如暴力野蛮,原始,巴尔干这个地理词汇为何给人带来如此暴力消极的含义?从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展开炸弹攻击,到塞尔维亚国王被刺杀,以及巴尔干两次战争期间的大屠杀之后达到了高潮,接下来是希腊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击败,有差不多两百万难民被迫背井离乡,暴力和血腥还未结束,在二次大战之后,铁幕”贯穿了东南欧,将希腊和它的共产主义邻邦隔开。阿尔巴尼亚让外人根本难以参透。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受到美国决策者和欧洲新左翼的偶像崇拜,直到东欧社会主义政权倒台后,南斯拉夫分裂而促成的战争大概已使这些含意较以往更深植于人民的想象中,现在受到西方谴责的不仅有专制主义,还有种族差异,以及宗教与文化之间的长期历史鸿沟。
所以回顾巴尔干半岛历史,正是理解民族主义,种族主义还有宗教冲突在地区历史形成中造成的暴力血腥,其实欧洲历史,尤其南斯拉夫的建国到分崩离析过程中,种族净化一直被看作建立民族国家的欧洲式逻辑的一部分,是一连串屠杀和反屠杀的最新形式,想想希特勒吧,想想十字军东征吧,或者再想想天主新建宗教战争吧,这就是欧洲人的历史逻辑。
这本书在巴尔干半岛奥斯曼帝国控制占有的历史介绍很多,可是在二战后铁托时代。还有米洛舍维奇的南斯拉夫没有更多介绍了,有些遗憾。
巴尔干五百年:从拜占庭帝国灭亡到21世纪读后感600字 第(2)篇
读这本书的感受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因书名而起奇,中期因诸多评析而释然,后期又因反思之沉重而压抑。
巴尔干,五百年,好有吸引力的名字。以时间之久远来系统阐述历史的过往、现在,深入思考“她”的将来。
巴尔干,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是一个承载了太多苦难的地方,是一个宗教、种族、国家矛盾交织角力的地方,揭开历史的画卷,呈现自是炫彩多姿,角度不同,感叹几多。
读完书,随着作者的思路,沿着历史的脉络,探寻个中缘由,了解了巴尔干半岛的风土人情、历史过往、矛盾纠纷。了解了为什么一次萨拉热窝事件就能搅动世界格局,了解了为什么有各种清洗、屠杀,了解了北约的军事干预,科索沃问题的敏感复杂……
巴尔干之所以问题丛生,纠葛不断,窃以为,处于欧亚大陆的交界地带,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交汇之所,种族类别之繁多,大国势力渗透之频繁,客观上造成了这个地区必定会成为热点地区,终究会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不同的剧目。
然,不管过程如何,最终受苦遭难的还是平民百姓,种族清洗,战争与屠杀,给这片土地留下了太多的创伤,令人叹止惋惜……
五百年,如过往云烟,俱往矣。在文明现代的今天,愿这片土地不再保留野蛮,永远摈弃暴力,不管是哪个民族,和衷共济,友好共处,同享太平世界,如此,大美哉!
巴尔干五百年:从拜占庭帝国灭亡到21世纪读后感600字 第(3)篇
本书虽然简短,但仍能触动人们思考~不仅仅是巴尔干的民族,或许全世界的民族都一样,是如何被政治强人制造出来的?那些昨天都还是亲戚的乌克兰人,突然有一天就被分成俄国人或乌克兰人,就必须心甘情愿的用流血去证明自己忠诚于新的群体,不然立足于新的群体就属于有罪,甚至被新群体迫害、驱逐。或者如书中所言~如同匈牙利的历史学家奥斯卡·贾西1925年的文章《民族观念的无法抗拒性》所言,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民族的问题,因为民族自决无法在每一个民族内成为政治现实。在巴尔干这个种族万花筒中,民族主义更成了炮制暴行的秘方。
是的,若没有别有用心的民族主义者的煽动,就不会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素未谋面的人去射杀对方,就不会有那么多骨肉分离和仇恨并最终成为世仇。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