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食粮 读后感(3)篇
(2019-01-01 03:31:26) 读后感 -
作者:安德烈·纪德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德烈·纪德的精神独白,与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不分伯仲的福音书。著名翻译家李玉民权威译本这是一本你读它时烫手的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丁·杜伽尔为了他广泛的、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人间食粮 读后感 第(1)篇
据说,安德烈·纪德25岁时游历北非,不幸染上当时的绝症肺结核,却奇迹病愈,九死一生,侥幸重拾生命的欢乐,随后写下了这本散文集《人间食粮》。它像发源于高山源头的小溪,一路欢歌欢唱,纯净地歌唱生命本身,像一位向往回归大地母腹的孩子,一切听从“感性”的呼唤,反对从“观念”绑架大脑,他热爱生命和自然,从未背弃自然生命赐予他的最初。大地上的雪雨花草,这些富藏的自然元素是这本书的背景,也是生命的丰厚礼物,滋养着纪德,他拥抱它们,生命由此感觉整全。是的,《人间食粮》是一连串极富诗意的断想曲章,纪德以抒情方式,糅合传统的短诗、颂歌、旋曲等形式写作而成。纪德认为:“我思,故我在”、“我认为我存在”都是一种思考的存在体,所以我是不存在的,只有“我感到我存在” 才是确切的,所以这本书就是宣扬他的 “感觉至上”这一核心观点。《人间食粮》是纪德生命诗性的抒情性独白,他将自己分裂成一个经验教导的诉说者梅纳尔克、一个年轻的倾听跟随者纳塔纳埃尔,即一个导师和一个弟子,诠释了他的生命之歌:摒弃重压下的道德伦理规范、束缚生命活力的思想习惯、以及宗教对心灵的迫压,要人们跟随生命激情的本能去尽情拥抱、接纳、享受生活。梅纳尔克象征什么呢?是我们感觉和直觉的一面,是生之喜悦,喜欢带来欢快的一切东西,认为唯一可珍视的是当下和一个个瞬间。他爱的是灵魂要命的战栗,心之乐和精神之乐,肉欲叮叮咚咚放声歌唱。如果说《人间食粮》是激情澎湃的青春之歌,三十多年后,纪德另写出的《新食粮》则多了些沉稳—— 就像由青年至壮年,一条河流奔腾不息后沉淀下来的涓涓哲思,纪德给了你像坐过山车的激越和惊悸后的抚慰。试想,站在纪德即梅纳尔克一边鼓吹“感觉”也不无道理,首先我们要明白成书的几个背景,才能理解纪德写此书的用意:n纪德绝症里的逃生,让他倍加珍惜余生,他开始用了一种新活过来的目光打量,感觉数千年来人们对待生命态度的被动和陈腐,他要刷新。另外,在当时,尼采正站在世界之巅呼告“上帝已死”,人类何去何从,由此陷入迷茫与混乱之中。纪德等人适时指出了一个方向,一个被遮蔽数千年的“人类自我肖像”才清晰起来,他给它插上人文的翅膀,回归自我与个体,以超越的姿态翱翔。第三个背景是当时的文坛颓靡状况,纪德认为积极乐观的精神远远比愁云惨雾好,更适合人类的创造,他于是专门针对20世纪末期,那些诗人柔弱的忧郁病态、萎靡之状,纪德才写下《人间食粮》,意在给他们一种新养料,重启生命原本的欢快源流,如吹遍大地的轻风,唤起人内在向往欢乐种子的苏醒,而非沉重的悲怆,把人的活力挤压怠尽。梅纳尔克到处流浪,喜欢城市奇特而激动的喧哗,更喜欢田野那些静谧的珍宝。蜜蜂采蜜之后不是酿蜜吗?25岁之后,他突然觉得应打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于是潜心静研、学习,在人类知识的海洋徜徉,掌握了几种古代语言,学会弹奏多种乐器,尤其爱钻研历史和生物学,还熟悉各国文学。广结友谊却并不依附。到50岁时,他卖光所有珍玩,“任何个人的东西也不留在世上,一点点往日的念心儿的也不留。”n这样的人生旅程,开始是拼命吸收大自然给予的灵慧,见识大千世界,动若脱兔;之后静如处子,潜心静修,内向索求;再后来,抛开外在,人已不需任何依附来证明,放在哪里,自身如星辰闪耀,自带光源与光芒,一个人完成了他自身,是给世界最好的礼物,也是理想世界里,每个个体的人的最后道路—— 唯一的道路。纪德的上帝不是真正宗教形式的上帝。他所说的上帝意指人与自然融合的类宗教的神圣情绪,他惊奇于大自然、物质极细微的搏动。他问,为什么?为什么思想能同物质完美结合,甚至融为一体,他惊讶于这种现象,这种满足的接近完美的宗教感觉。他批评传统的对上帝的信仰——“他们只承认先由自己验证或无法验证的东西是真实的,排除任何思想自由。”n是的,人虽是一根曲木,也是可塑的,相信人是会变的,人类必须超越现状,这一想法本身就令人心驰神往,令人鼓舞。我觉得,《人间食粗》及所有文学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诸如此类可供我们玩味的期望,人类才不至于绝望,它告诉我们,一切拭目以待……
人间食粮 读后感 第(2)篇
书单狗推荐的,据说写的关于哲学的,适合不懂哲学的门外汉看,我就是这样一个门外汉,觉得哲学是非常神秘的学科,于是我看了!可是,我依旧不懂哲学!
人间食粮,就好像是一位老人在给那个叫纳塔纳艾尔的十六岁男孩,苦口婆心、絮絮叨叨的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劝诫男孩一定要出去流浪,就好像是劝诫一个误入歧途的孩子回归。又好像是一个人,在想象着那些没有发生又向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就好像是一部人间狂想曲!
新食粮,其中很多道理我不认同,但我也不想争辩,毕竟,你永远不可能争的过一个哲学家!
适合放在枕边,睡前看,顺便可以思考一下人生!
人间食粮 读后感 第(3)篇
像之前一样,世间存在许多巧合,嗨,他们本身就存在联系。生命已经出现亿万年,如果我们稍作了解就会发现,人类出现的概率近乎不可能。达成了这个奇迹,却没有人衷心感谢过它。真理在鱼缸之外,鱼缸中的鱼以为玻璃就是真理了,并没有发现汩汩流动的水被陈旧的机器推送。举棋不定的问题,看到纪德给出的答案不免失落了——与我的作为背道而驰。口口声声杀掉过去的自己,我又如何能抛下他不管呢。反思反思 变化是永恒的进步与它一道。最近看了奥兰多,双性人伍尔夫塑造了双性人奥兰多。热量传递的铁律注定宇宙要回归死寂,同时也意味着全部的、无偏差的融合。计算机、生物、哲学。在宇宙回归死寂之前。在宇宙之外是什么。人类的一点儿智慧如同蚊子,让我们不堪其扰。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