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神的孩子全跳舞 读后感(3)篇

(2019-07-01 23:34:50) 读后感
  • 《神的孩子全跳舞》读后感_1200字
  • 《神的孩子全跳舞》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神的孩子全跳舞

    作者: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村上春树最新短篇小说集。地震所引起的或之于村上的地震! 爱,只有爱才能使遭受重创的心灵获得再生!本书6篇小说都以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大地震为背景,描述经历巨变的人们对自己以往人生的重新认识。 作品既有空虚、空壳、憎恨、暴力等负面字眼,又有自由、沟通、光明、爱和决心等正面语汇。 而且随着篇名的依序更迭,由负而正呈明显递进趋势,负越来越少,正越来越多。最后终于走出地震的阴影,走出心灵的空洞,完成超越,获得再生。

    神的孩子全跳舞在线阅读地址

    神的孩子全跳舞 读后感 第(1)篇

    最高的善之悟性,即心不存畏惧。——尼采

    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是1995年后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破灭,阪神大地震,以及沙林毒气事件后的日本。

    日本人相信战后经济会一如既往发展下去,然而泡沫经济破灭了;他们相信日本非常安全,犯罪率极低,然而某天恐怖分子突然在东京的“心脏”位置用毒气大肆杀戮;他们相信脚下的大地是无可摇撼的,然而阪神大地震摧毁了关西的主要城市。这些事实让大部分的日本人开始恐惧,以往所坚信的事实开始有所动摇。

    这本短篇小说集描述的都是与地震无关的人,不直接描写灾区,而是描述不同的人在地震后的生活。

    带给我最深印象的一篇小说是《青蛙君救东京》,一名在东京某银行工作的平庸男子片桐在阪神大地震后的某天下班回家时,遇见了青蛙君,受青蛙君邀请一起对抗沉睡在新宿地底的巨虫蚯蚓的故事。看似轻松愉快的童话故事却在探讨善与恶,黑暗与光明。比起真实世界的地震,内心世界的地震才更为恐怖。一如约瑟夫康拉德所说,真正的恐惧是人们对自己的想象力怀有的恐惧。地震之后城市可以修复,但人心却需要和恐惧对抗。沉睡的蚯蚓其实是人们内心恶的一面,而青蛙君则是人们内心善的一面,最终青蛙君战胜了蚯蚓,但他却说蚯蚓即使被碎尸万段却依然不死,总会有一天卷土重来。人本来就是矛盾体,善恶的分界,不是对立面,而是每个人那最后纯洁的防线。

    说到地震,人都会恐惧,因为在天灾面前人类和城市总是如此不堪一击。面对满目疮痍,破败不堪的城市,人的信念被摧毁,被摧毁后的人心该如何修复,才是地震之后的重中之重。

    城市可以重建,道路可以重铺,但失去的人不会回来。地震的裂缝不在地面,而在心中。

    而地震后的重生,需要的是爱和光明的力量。

    神的孩子全跳舞 读后感 第(2)篇

    先不说这本书,今天从新闻上看到村上春树近日发表了一篇名叫《弃猫,提起父亲时我要讲述的往事》的新作,第一次对外公布其父亲曾是“侵华日军”,杀害中国俘虏的残忍往事。村上春树在文章里表示:这段往事“沉重印刻在了自己幼小的心上”,在文章结尾处写道:“我们只是落向广袤大地的众多雨滴中那无名的一滴。即使是一滴雨水也有历史,也有继承那段历史的责任。我们不能忘记这一点。”这是日本进入令和时代以来村上春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在日本拒绝承认那段历史的大环境下,能够站出来揭露真相,不失为大丈夫。或许是年纪上来了,积累的够了,才有这个胆量与决心吧,过程如何不重要,态度表明一切。这里一定要为先生鼓掌叫好!n很少看短篇集的,因为老是觉得不够看,一个接一个的故事,神户地震的影响默默贯穿全文,再次见识日本人的自律和隐忍,比如很怕麻烦别人,还有很擅长和自己相处,前几篇看完会觉得压抑和寂寞,后面几篇才看到希望,文笔很细腻,总体来说是可以让人顺利看完不用重复拿起放下的书。

    神的孩子全跳舞 读后感 第(3)篇


    如果没有心底的信仰支撑,读这样的虚无体很容易迷失在他人营造的概念里。一本好书读完可能令人沉默,无奈于人拼命地挣扎也逃不掉最后的陨落。这世上的书很多都逃不开困顿和迷惘,即使书写成一个happyending也未必解决得了人心底的无能为力和空虚。人们对社会现实以某种方式投影,有的成了众人情感的发泄口,有的默默无为,蒙上灰尘。究其原因,还是归于人对生死的认识,生命意义之糊涂。然而人的生命和意义,人正在经历的幸福面具下掩藏的痛苦圣经上的话早已言明,并且给了解决的救恩,可人就像离水的鱼宁愿自己瞎扑腾,也不接受活水的爱。一代一代的人在自以为的安逸里痛苦着,罪恶着,明明有选择交托的权利,却最后自己将自己亲手推向了深渊。那么你说这宇宙弘大而精密,是谁的创造为了安居我们的渺小?

  • 《神的孩子全跳舞》读后感_1200字
  • 《神的孩子全跳舞》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