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3)篇

(2019-02-27 04:51:41) 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主人公查尔斯是个平凡的上班族,人届中年,已婚,育有一子,脚踏实地赚钱糊口,突然有一天响应内心的呼唤,留下一张晚餐准备好了的字条,就此舍弃一切离家出走。一意追寻他对画画的热爱,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贫病交迫也不回头。妻子说:梦想?他这种年纪不会持久的,毕竟他都四十岁了,很快他就会回到我身边。朋友问他:你不认为自己有任何责任义务吗?查尔斯勇敢地成为了别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疯子、执迷不悟的傻子。很多人说他是痴人说梦、浪费生命,甚至不负责任,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的热情和追求的理想。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只是胆怯地抬头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在线阅读地址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第(1)篇


月亮是理想,六便士是现实,这么一对矛盾体如何取舍,如何权衡?

是向斯特里克兰那样摒弃俗世的一切,全然不在意他人的评价看法,心无旁骛地寻一个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来完成心中至高的理想么?

所有关乎生存、理想之间的胶着,毛姆似乎并没有用力。淡淡地笔触,就将一副理想包裹下的惨淡,平静地铺展开来,任读者在其间捡拾自己的那一部分。

斯特里克兰是一个象征性的角色,他似乎为了心中的月亮,褪去了社会人身上的全部桎梏,甚至成了大众评判标准上有写卑鄙无情的人,但不得不说,他身上有种独特的吸引力,特别是当看到结尾处身患麻风病的他燃尽自己的生命完成的壁画,那种震撼简直叫人颤栗——这便是如殉道者般逐梦的人迸发的力量。难怪伍尔芙要说:“读《月亮与六便士》就像一头撞上了高耸的冰山上,令平庸的日常生活彻底解体!”

可惜我们终究无法像斯特里克兰那样心硬如铁,为了那不追寻便如溺水般的理想,断绝一切现实的羁绊。然而至少我们明白了,在纠结忙碌于俗世间的六便士时,也要时常抬头仰望夜空中的明月。我想,世上大多数震撼人心艺术、科学之花,恐怕并不是在远离凡尘的塔希提,而是在那些平凡的地方,无趣的忙碌中盛开的。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第(2)篇


人生倒底是应该抬头仰望着天空的月亮,还是应该低头去抓那日常生活中的六个便士?这个问题似乎难回答,可是月亮与六便士真的就火水不融吗?可不可以在低头抓便士的空闲中再抬头看看月亮呢?我觉得有便士的人生,你可以随便看月亮;挣挣便士抽空着眼月亮也可以理解。唯独无法理解的就是只有诗和远方而没有眼前的苟且,玩呐?喝西北风啊?

我觉得艺术也是门玄学,往往模棱两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得有点观能症才可以看得出好处来。因为是疯狂者的游戏,所以艺术家中出几个疯子就不奇怪了。四十几岁了早该不惑知天命,如果还为诗和远方这样的借口而拋妻弃子,那是麻木不仁的,我们不能以结果为导向,说这人因为后来出名了,所以他以前抛弃妻子的行为就是对的,恰恰相反,这种人就是个牲口猪蹄子,因为永远的人格污点,永远别想洗白白,他已经被钉死在牲口圈里了。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第(3)篇


作为曾经的畅销书,成功的吸引偶一口气读完,但对人性的剖析又不止于畅销书。主角到底应该是骂他混蛋还是赞他伟大,这无所谓了,艺术家嘛本来就不能用世俗价值观衡量,为了追寻心中的月亮,会藐视甚至憎恨阻碍他摆脱世俗的六便士,做出有悖人伦的事也正常。更有趣的是那些配角的描写,睿智优雅美丽坚强的斯特里克兰夫人只不过有一点点自我保护性的虚伪,为什么就让读者不喜欢,夫人的姐姐则是世俗的典范,独具慧眼又可怜的斯图佛真正为艺术牺牲自我,斯图佛夫人写的更有趣,被恩情的压力压垮反而变本加厉的对恩人冷酷无情,因为不顾世俗而破茧追求到自由,却生理性的朝着世俗生活去飞蛾扑火。而斯特里克兰本人最后在塔希提找到了世外桃园,反倒恢复了一点人性,为了避免传染居然要求既给他照顾又给他自由,还给他自然美感灵感以及生理需求满足的完美妻子离开他,这个决定完全是利他的,颠覆了之前的人设。

顺便一提,不愧是传统的英国绅士,满篇浓浓的对女性的歧视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