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共情力: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2-22 10:58:04) 读后感

共情力: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

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

哈佛大学前讲师首创共情认知行为疗法,助你解决压力引起的焦虑和恐惧!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为“共情”研究专家,曾任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现为城西医疗中心首席心理学家、城西咨询中心主任。他既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又有丰富的咨询经验,《共情力》兼顾科学性、可操作性,大量真实的故事又使本书阅读性极强。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过度工作,睡眠不足,疏远了朋友和家人,于是,我们的健康和个人关系开始出现问题。针对这种状况,乔拉米卡利博士在《共情力》中提出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他的方法把共情能力论和认知行为疗法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告诉读者们如何用共情能力来揭开我们脑中扭曲的伤疤,如何在认知行为疗法的指导下从弯路走向正途,最终在社会繁杂压力的包围下取得生活的平衡。

共情力: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在线阅读地址

共情力: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给予的人会更健康、更幸福、更长寿。给予对我们自己来说是一个减压装置,可以立刻对情绪产生有利的影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义。最简单的给予方式就是共情。共情让我们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里,它让我们自身、我们的担心、压力源和偏见都放了一个精神上的假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创造了有意义的关系,产生了对神经系统有益的化学物质。我们需要它去控制我们的压力,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当我们更关心别人的幸福(无私),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事情,我们就展现出善良的品质。密歇根大学老年医学协会的研究表明,在降低死亡率方面,给予比获取更加奏效。

做好事会使我们获得以下的一些好处:√它帮肋我们留下能够很好理解我们的、与我们有联系的和关心我们的圈子成员(包括我们的家人、朋友群体和教会的兄弟姐妹)。一个与他人有联系的生活,才是良好的和健康的。√它让我们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亲密奖励。在30分钟的独处之后,哺乳动物的压力激素皮质醇会提高6倍。一个研究表明,根据压力和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帮肋他人即意味着降低死亡率。√它增加了我们跟他人的连接。慷慨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来自同伴的尊重,自私的人通常会被人忽视和避开。√它会引起他人的报答。为了关注他人的雷求和欲望而超越自己的雷求和欲望的局限,这最终变成解决我们的雷求和欲望的非常有效的方式。这种以德报德的本能倾向为持久的关系铺平了道路。重新发现善良,并且把它放到我们生活的中心位置,可以让我们都从中获益。当我们做好事,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好。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和无压力。可是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因为压力而不自觉地抑制了善良。借由做好事,感受好的事物,建设性地解决过去的伤痛,去理解我们如何迷失了自己的道路,并且重新获得我们原有的平衡,这是一段值得度过的旅程。讽刺的是,只对自己的幸福感兴趣的人,依然需要对善良盛行的健康文化做贡献。当我们以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我们就是在按生物规律做事。当我们与善良所体现出来的品质连接在一起,我们会体验到后叶催产素的释放,这种近乎魔术般的神经递质有以下的功能:√降低焦虑和皮质醇的水平√延长你的寿命√帮肋你从疾病和受伤中重新恢复√提高平静和幸福的感受√增强慷慨和共情√防止心脏病√调节炎症√降低对成瘾物质的欲望√产生联系和增强对他人的信任√减少恐惧和产生安全感除了这些好处之外,知道如何表达善良会让我们精力更加充沛,拥有更强的复原力。它教会我们更多管理日常生活的技巧。我们不局限于追求知识,并且不局限于只跟可以交朋友的人相处。智慧不在于直接追求幸福,而是在善良的基础上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幸福只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相信我,如果有一条捷径可以通往幸福,那一定就是善良。

共情力: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神圣的倾听——去倾听生命中另一个人的灵魂故事,去听他向你展露自己,去发现背后的故事,这可能是一个人能对另一个人所做出的最伟大的付出了。——道格拉斯·史地尔

在《共情力》这本书里,作者先带我们了解了共情力与压力的关系,掌握共情力的核心做法,然后,结合共情和认知行为疗法,来了解共情到底是怎么样来帮助我们获得内心的宁静。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压力了,原因是我们缺爱。我们都知道,爱是缓解压力的源泉。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不知道怎么样表达爱,从而使压力增大。那是因为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被爱的方式对待过,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表达爱;很多人为了证明自己,会迷恋外在成功,但是追求成功的动力往往不是因为自我实现,而是为了满足我们早期生命中的那个重要他人,这样的成功背后是沉重的压力和深深的焦虑。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越来越关注自我,而难以对他人真诚地感兴趣,这样的封闭也会增加人们的压力。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需要学习共情的做法,首先我们要学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地关注别人、倾听别人,并且要用共情的方式对别人的情绪做出回应,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我们学会了共情之后,就能够在满足情感需要的基础上,去改变认知和行为,能够通过共情改变负面的核心信念,建立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以开放的心态去探索真相,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倾听我们内在的声音,能够让我们真正去“做自己”,在获得内心宁静的同时,也使生命绽放活力,收获幸福。

以上是本书的精华内容。书中每章节后面都有一些问题帮助读者思考和检视,最后还附有相关主题的问卷,可以让我们更多了解自己。书中有很多触动人心的话语和经典引言,如我在开头引用,每每读来都在心中荡起涟漪。

引文“我们生来就具有共情能力。如果一个人的共情能力从来都没有用武之地,那么就如同一块不被使用的肌肉一样,他的共情能力会慢慢萎缩”

[玫瑰]感悟: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共情式倾听可以保有这珍贵的能力。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给予共情式陪伴,会帮助孩子发展这部分能力。

“只有当我们变得富有同情心,能够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时,我们的内心才将收获一直寻觅的平静和幸福。”

[玫瑰]感悟:共情看上去是“给予”,其实也是“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幸福,这是人人都想拥有的,原来共情就可以抵达幸福的彼岸,这也是关系中的法宝。

我会把本书推荐给家长学员们,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倾听的理解和内化。

共情力: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当我们面对困难的生活选择时,我们如果能牢记我们是谁,就几乎可以马上减少大量的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些内在的能量,这些并不体现在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里,也不在我们身处的环境里,而是体现在我们的本质——每一次在特定情况下,我们表现出的那个真正的自我。如果我们在真实性里发展出一种深层次的信任,而不仅是简单而盲目的信任,我们就可以使复杂的事情看起来变得简单,困难的事情看起来变得容易。一些人或许认为,在每种情况下都表现出同一个自我或许会导致我们变得固执和不懂变通。然而,如果我们观察那些最被仰慕的人,我们看到他们一直秉持自由发展的独特性,他们似乎就是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他们所坚持的信念立场以及什么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