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履不停读后感1500字(3)篇
(2019-05-08 10:49:43) 读后感 -
作者:是枝裕和
电影大师是枝裕和亲撰,经典代表影片《步履不停》原著,拿遍各大国际影展重要大奖。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已经是夏末的季节了,院子里的紫薇花开得璀璨,黄斑蝶在山坡上翩然飞舞着。横山良多与妻儿一同返回位于湘南海边的老家。久违的横山一家人,每年只有在大哥纯平的忌日才会团聚。在沁凉的麦茶、红透的西瓜、母亲绝手的好料理炸玉米天妇罗,加上外卖的寿司和鳗鱼饭之间,闲散地度过看似平凡的一天。然而他们细细分享品尝着的,却是欢笑背后隐隐的哀伤,小心翼翼的对话又忍不住的争执中,不经意触动的回忆以及深藏在彼此心中不曾说出口的秘密……
步履不停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活在别人的阴影下,而且那个人还是自己的哥哥,很无力,却又无可奈何,只能通过加强哥哥的弱项来吸引他人的注意,证明自己。可惜,自己不善表达,也不愿表达,连儿时的机巧也被哥哥“窃取”。多年来,听着母亲边回忆边夸奖哥哥,只会默默在心里道一句“当时是我说的”。
步履不停,日光流走,时间从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后悔吗,是有的吧,毕竟,该珍惜的还没好好珍惜,人生就已经来不及了。痛苦来的总是猝不及防,某一时刻,好像寻到了打开它的钥匙,然后,便来不及关上了。细碎的话语,微小的动作,最是能触动人的心灵,不懂得那到底是什么,却偏偏挠心的疼。
一次家庭聚会,与往常一样平淡,其中穿杂着好多回忆,有开心的,有怀念的,但大多是不甘吧。多情的人感伤着被忽视的目光,咀嚼着那言外之意。厌烦着的聚会,如同过往一般,好像从来没有改变过,又或许,也有些细小的不一样。当父亲不再去聊关于棒球的话题,当又少了一个叫父亲“先生”的人,当我说出了原本属于我的话……
从没赏过樱花的人埋葬在了樱花盛开的时节,不曾放在心上的蝴蝶终有一天也会说给女儿听。是后悔的吧,可惜,人生没有早知道,我的生活中总差了一些“来的及”。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平淡无奇的生活宛如死水般,但还是有点儿波澜的,水面下时光有谁看见呢?若真如死水,人生又怎么会有“一点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有“早一点”呢?稀松平常的话语娓娓道来,平静的,不平静的都包含其中。
步履不停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是枝裕和的同名电影我看过两次,每次都会被那种日常的亲切打动。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这个故事怎么这么支离破碎?平淡无奇的日常,被那些欲说还休的对白搞得气氛紧张,一直揪着心的感觉。直到良雄来的那一段才琢磨出味道来,为这无常的人生难过得心里发慌。隔了几年,再看这部电影时,越发觉得喜欢,知道结局的好处就是可以从容地体会每一个镜头要表现的内容。感受这种平常琐细生活中的深刻的哀伤和绝望中的坚持,人生的难过、辛苦和不易,不是猝不及防被伤害时,也不是嚎啕大哭的失态时,更不是破罐破摔的堕落时……而是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一点一滴缓慢地释放被刻意隐藏起来丧子之痛,生活从此变得像不见硝烟的战场,淡淡地刻薄,静静地尖酸,冷冷地恶毒……直到最后才明白那一切不过是因为不想被痛苦淹死而已。怪谁?这是命运的无常,是一场看不到敌人的战斗。这次看小说,比电影的感受更深,文字上的含蓄美比电影更能打动人心。一样的伤痕藏在文字里和藏在镜头里的感觉不一样的。小说更充分地表达了“我”对于父母亲的感情,不是简单的关心和爱,是带着恨的爱,带着抱怨的关心,是带着负疚的懊丧之情……这样的感觉复杂又真切,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共情到作者的内心感受,悲怆又凄凉。不说了不说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步履不停》让我读懂了人间之深情与薄命,愿此后余生不负人之深情。
步履不停读后感1500字 第(3)篇
这小说是拿着放大镜看一张本就不是完美肌肤,每一点瑕疵都被无情地显示出来。故主线是一次回家探亲,前后几天的事,但穿插了很多对往事和后来的回忆。
小说中父母家人的形象都在琐事中渐渐刻画出来,粗看是犀利几乎尖刻的,母亲的世故、尖酸刻薄、不宽容,父亲的装腔作势。父母间没完没了的吵嘴鄙夷和不愤。但纠根结底,作者的文字中又渗透着对他们的宽容,他们对家人的爱,狭窄但那就是他们的方式。作者没说,但文字在说,人啊,就是如此,不管多少缺陷甚至令人尴尬,真心地爱着关护着亲人他人就是美的,是可以被原谅的,是所有的人。
读完,我忍不住想自己生活中的人,谁让我觉得尴尬,我又可能令什么人嫌弃了,之所以如如此只因休戚相关,其实人无完人,理应如此。宽容, appreciate所能得到的 appreciation, 关爱和牵挂,就是对自己和对生活的宽容。
并不长的说,但我会记得很久。推荐。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