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孽子 读后感(3)篇
(2019-03-26 09:40:38) 读后感 -
作者:白先勇
白先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孽子》,以同性恋为题材,全书共分为四章,依次是“放逐”、“在我们的王国里”、“安乐乡”、“那些青春鸟的行旅”,描写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台北的一群为家庭所弃、为社会所遗的“孽子”。白先勇题记:“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其中父子冲突的主题,亦令人印象深刻。
孽子 读后感 第(1)篇
书里描述了台湾七十年代一群被爱拒绝又不合常理的孽子们,流落莲花池接受了那样粗暴又剧烈的温柔,或许离经叛道为人不齿但又是热情澎湃甘于牺牲。
因为同性间的爱不为社会接受的他们 坏么? 他们的真诚 热情 重情重义 却又是那些鄙视他们的人可能缺少的。白先勇以他温柔又理解的目光看着这样一群命运悲惨 经历着痛苦却以自己的想法在努力着的年轻人们。如雨果马尔森所说 是研悲情为金粉吧。
读时总是充满着不安的情绪,像江河向上翻涌无穷无尽随时可能被吞没的悲伤和恐惧,却又被在边缘的乐趣所深深吸引无法跳脱出来。要怪就要怪白先勇先生描写得太让人身临其境了。
这些青春鸟被叫做孽子,自然和父亲分不开了。阿青被父亲逐出家门,王夔龙被父亲支到纽约避难后就连父亲的葬礼都不被允许参加,傅卫在傅老爷子生日那天饮弹自尽,小玉远渡重洋追寻只留下了一个名字不知所踪的父亲,吴敏还要照顾从监狱里出来无处可去的父亲。
青春鸟失了窝巢再没了歇脚的地方,窝巢却也背负着青春鸟所不知的孤独与痛苦啊。
被放逐,在流浪,心中却温存着渴望。考厨师学日语终于跳船到日本就算找遍全日本也要找到父亲的小玉,时不时被哥哥乌鸦暴打却不愿真正离开的老鼠,即便被张先生狠心抛弃过但当张先生生病卧床不能自理之时还是心甘情愿照顾他的吴敏,一心想好好照顾小弟甚至为他安顿下来踏实找份工作的阿青,发了疯一样爱上阿凤最后一刀去找他的心的龙子。
还有虽然卖但是不知多少次保他们出来的杨教头,照顾一个没有双臂的孤儿甚至因为照顾病倒的他而让自己陷入病危最后离世的傅老爷子。
记得丽月姐为庆祝小玉重新学习而特地弄了顿好的给他庆祝。记得阿青小玉老鼠吴敏四个人带着小弟去河边玩耍,老鼠和吴敏扭打在一起最后互相依靠喘着粗气。也记得四个人买了贵的不行的苹果去看傅老爷子,后来四个人轮流把傅老爷子的棺材扛着上了山顶。
还记得看到大家在安乐乡都踏实工作的时候,拼命担心怕好景不长,怕大家的辛苦都白费,怕大家还要再流浪。结果真的命里没有这样的安稳。索性最后大家也都有了不错的开始。书写完了,但大家的生活还在继续。经历过如此痛苦和磨难却还依然拼命扑棱着翅膀的青春鸟啊,值得被温柔相待。
孽子 读后感 第(2)篇
书里面描写了三个典型的父亲形象,在这些恪守传统伦理道德的父亲们看来,同性恋和同性性行为是违反自然、大逆不道、荒诞无稽和不可理喻的。父亲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其实也就是中国社会、中国主流文化对同性恋的态度。
王燮龙因为父亲的一句话,漂泊流浪十年,傅卫因为父亲的不原谅,自杀身亡,李青也被父亲驱逐离家。爱与怨,谁有能说的清楚,在这场冲突中,双方都无法用简单的“对”或“错”来判定,正如价值观念无法用好坏来判定一样,只是由于他们站在了不同的角度上。
孽子 读后感 第(3)篇
很早之前有人推这本书,但没有看。前几日一些机缘看到相关评价,才开始阅读。
开始部分觉得内容很是压抑,但文字真真是绝美,文章越往后面,阿凤与龙子的故事越丰满,文本中的人物特色越突出。
借用雨果的评论:书中的“孽子”是一些脆弱的孩子,被遗弃在街头、被逐出家门、屡次从家中逃跑或是未被了解,他们聚集在半明半暗的隐秘处,沉湎于为钱而做的爱,屈服于为他们短暂命运设置信标的长者。而最终,他们毕竟还是要在彼此宿命的运数中那种粗暴的、剧烈的温柔里相互取暖。听到一则这隐秘王国的传说,他们都会目瞪口呆;这些孩子虽堕落和违反常情,但却又感情丰富且乐于牺牲;前辈的故事在他们身上往往会起一种集体身份认同的作用。这些失落而颈上未戴项圈的孩子,他们因一些从他们的失势中硬拉出来的不可思议的事而存活着。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