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寂寞芳心小姐读后感1000字(3)篇
(2019-05-01 09:28:08) 读后感 -
作者:纳撒尼尔·韦斯特
“黑色幽默之父”韦斯特的代表作,与《太阳照常升起》《了不起的盖茨比》并列的美国现代文学经典!你并不孤单。每个角落都有一个残破的灵魂躲在暗夜里吶喊:救救我!《寂寞芳心小姐》是《纽约邮报》广受欢迎的谈心专栏,接受读者大众来信,再由笔名“寂寞芳心小姐”的专栏作者一一回复。有的读者问:为什么我这么卑微?有的读者问:为什么我的人生如此不堪?一封封来信仿佛沉重的十字架,寂寞芳心小姐不知如何帮助这些遭到人生重击的人们,更不知如何拯救愈来愈不堪负荷的自己。为了上司开除自己,他甚至在专栏中建议读者去自杀,但他的上司只说:“请记得你的任务是增加订报人数,自杀虽是合理的建议,却会使订报人数减少。”就这样,一颗颗空虚而无依的心灵,向寂寞芳心小姐发出一声声来自生命底层的呼求。在这个充满黑色幽默的残酷故事中,就让你我跟随寂寞芳心小姐的脚步,在日益失序的现实世界,行行复行行,找到彻底的解脱、最终的归属。
寂寞芳心小姐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如果说寂寞芳心小姐就是韦斯特自己,那么他之死于意外是否就是一个预言,诚如拉斯普京关于自己的死亡预言一样。
显然,后者是魔鬼,前者是基督;后者意在作恶,前者意在救赎……好吧,两个人都犯有淫欲之罪,后者光处女之发就装满了好几箱,前者虽屈指可数但绝谈不上什么光彩,除了贝蒂。可贝蒂称她是处女,寂寞芳心小姐于是与她仅同毯而眠。之后也守之以礼(至少书中再无文字涉及二人的深度亲密)。……。直到寂寞芳心小姐终于心如磐石,与神合体。贝蒂突突地称其怀孕,二人愉快的商议完婚事。寂寞芳心小姐回家畅想着未来,这时一位读者前来拜访(寂寞芳心小姐和他老婆睡过一觉)……碰巧贝蒂也来了……意外发生了……寂寞芳心小姐卒了。全文终了。
这种荒诞的超现实主义手法今之并不罕见,但在上世纪美国第一次经济大萧条的社会背景下却很难被接受。而本书本该扭转乾坤的,意外总是不单行的,他的书商,当时最优秀的书商之一,破产了。韦斯特先生又度过了几年艰苦的岁月,终于牵手太太互说了I DO,可意外又在八个月又第三天时再度光临,夫妻二人死于一场车祸的同一辆车上,也算遂了不愿同日上,但愿同日死的古中国的誓愿。二十多年后是金子总会发光,韦斯特先生当绝无意外的含笑九泉之下了。
寂寞芳心小姐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看了《如何读,为什么读》的序言来的。有点惭愧自己躲懒只看了译本qwq。
韦斯特构造出一个寂寞芳心小姐来为美国式的信仰泼上一盆冷水,小说中的人物似乎只有三种:自我欺骗者,沉沦者,受苦者。外加一个时而厌世时而陷于宗教迷狂的寂寞芳心小姐。
看到最后发现并不是简单地交出“信”(对上帝,基督等等)就能打消对人世的怀疑……在面对苦难的时候即使是“信”也显得无力且造作,就像小说中关于“面包,石头,饼”的那一段比喻。
寂寞芳心小姐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2019#1n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信仰破碎的年代,一切都可以被消费,一切都能够符号化,人们分不清真实与谎言,在“寂寞芳心小姐”那里寻求安慰,却掩盖不了信仰缺失的苍白。编辑史莱克策划了“寂寞芳心小姐”专栏,但他本人却渎神亵神,“寂寞芳心小姐”自以为可以拯救别人,结果连自己也拯救不了。他无法发自内心信任基督情结,他曾说:“一直以来人们依靠梦想的力量来对抗现实的痛苦......这一圈套他也有份参与,而且特别低劣的是他有本事编织关于基督的梦想。《寂寞芳心小姐》讨论彻彻底底对往日信仰的告别,试图寻找在废墟之上重建信仰的可能。尽管无法给出解决之路,韦斯特已经洞见重建信仰的迫切。然而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仍然无解地困惑着世人。天空灰雾重重,荒原更加辽阔,在碎石堆积的城市里,喧哗的群像下一秒就是栖居棺材屋的原子化个体。我们的虚无还要持续多久?共识的破碎是否不可挽回?这是百年前韦斯特的质问,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悬而未决的难题。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时代。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