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8-11-16 01:44:22) 读后感
  •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_800字
  •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

    作者:查尔斯·汉迪

    《第二曲线》是英国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于80岁高龄特别为年轻一代写的书。身为伦敦商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汉迪其实本质上是一位“社会哲学家”,他谦称自己是个没有特殊专长的社会哲学家。从他过去一些知名的著作如《空雨衣》《变动的年代》《非理性的时代》,到近年出版的如《大象与跳蚤》《你拿什么定义自己》,都可以看出汉迪真正关切的领域与内涵。值得一提的是,汉迪早年在跨国公司工作,熟悉大型组织的运作,而后专注研究由管理学的观点关怀各类组织的行为。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在线阅读地址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唉,董事长的高度哪是我们这样的员工所能企及?单位的未来轮不到我们想,个人也没有跳槽的能力了,就囫囵吞枣地看+听完吧,没留下多少东西,也写不出什么感想。就是要我们居安思危,在企业或人生的高峰期,尽快考虑下一个目标,避免走下坡路。但是如何发现第二曲线,就需要自己把握了。书摘如下:

            一、 推荐序

           虽然没有章节直接点明这本书的核心,但是其实就是围绕“创新”与“变革”这个主题。

           创新的第一步是要能够放弃过去的成功经验,“创新”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变革”。

           作者很形象地用两条半重叠的西格玛曲线来表达这个概念,当第一条曲线还处在上升阶段,第二曲线就应该启动了。这个概念正和咱们中国经典《左传》中说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道理一样,不但要换脑袋,还得趁早。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恐怕是启动“第二曲线”的时机,

           二、正文

           1、这不是一本必须从头翻到尾的书,你可以像点菜那样随意翻看你感兴趣的章节。

           2、本书是写给新生代的,我希望借此能点燃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在朋友和同事之间展开讨论。

           3、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就开始增长,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承受在第二曲线投入期最初的下降,如果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并已经掉头向下后才开始第二曲线,那无论是在纸上还是在现实中就都行不通了,因为第二曲线无法增长得足够高,除非让它大幅扭转。

           4、第二曲线要传递的思想就是,在生活中为了向前发展,有时候彻底的改变是必要的,这意味着开辟一条与当前完全不同的新道路,这通常要求人们对熟悉的问题拥有全新的视角,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将其称为“范式转移”。

           5、第一曲线的成功可能会让人们对潜在的新技术和新市场视而不见,从而使他人抢占先机

           6、现在新技术的出现每天都在给人们创造新曲线的机会,识别并抓住这些机会是教育界、保健业、政府乃至企业面临的新的战略挑战。

           7、时间将会证明,因为第二曲线思维来之不易,它不仅需要理性分析,还需要想象力、直觉以及天分。然后在付诸行动的时候还需要踏足未知领域的勇气,因为你周边的一切都告诉你,其实你并不需要那样做。

           8、被收购的威胁可能是企业开始第二曲线的触发因素,在反对党执政期间,对政治家而言相当于休假,同时也可以视作开始思考第二曲线的诱因

           9、衰落的五个阶段是:成功之后骄傲自大,达到巅峰时无节制地好大喜功,紧接着否认存在风险,然后徒劳地病急乱投医,最后甘于沉沦或者一命呜呼

           在很多传统的做事方法中加入第二曲线的思维——资本、经济及其衡量方式、教育、工作及其组织方式、婚姻与家庭、民主和政权。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全书仅前面一两章在讨论第二曲线的概念,其实我国古代也有居安思危的说法,向死而生的生存哲学,都是同一个意思。

    不过接下来的篇章,作者从当前社会重要的内容为出发点,历数了目前机制,观念,政策,体制等存在的弊端,急需开辟第二曲线。感觉套起来有点生硬。比如公司的组织形式不再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变革,政府的组织形式,教育的组织形式,社会保障体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其实作者是在描述这些内容需要有所变革,但非得套到第二曲线这个概念上,似乎有点牵强。

    回过来,谈到的这些问题倒确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书中也提出了不少非常具有启发性的思路。比如全信息透明的企业组织形式,我认为这不仅可以应用于企业,整个市场,政府都适用。企业信息的全透明,可以让每个员工知道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向何方,每个人扮演什么角色,可以获得何等的成长,多少收入。比我我高的人优秀在哪里,我该如何进步。同时收入高的人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高收入,会努力付出,以使自己对得起这份收入。

    应用于市场,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努力构建经济学假说第一条:完美的市场。

    应用于政府,能充分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公民便捷的了解每一位官员的家庭,财产,收入等情况,你的消费水平和收入适不适应,贪没贪一目了然,反贪效果应该比纪委检察院好太多。

    类似的值得思考的建议很多,比如让教育回归家庭,但前提是得有一位家长也回归家庭。

    比如变革养老体系,防止庞氏骗局,但第一笔已经如何解决?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非常切合我自身想法的一本书,我一直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持续稳定的,除非你从中发展出另一条路来,这就形成了S曲线。

    S曲线是什么?它是在事物到达顶峰之前开始的另一条路,刚开始是由于经验,精力,时间等因素出于下降状态,但当它开始成长,第一曲线已难以避免的进入事物本身的状态处于衰弱。由此你可以不断发展第三曲线,第四曲线,在恰当时机,不要松懈,勇敢的去尝试。

    S曲线在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运用中特别突出,在生活,情感,人际沟通,政治,社会等层面的作用本书也有详细讲述。如作者所说该书言简意赅,谨慎到位,你可以分开来看,可以时时翻阅,作者虽然已八十高龄,但对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下人们的焦虑洞察的非常透彻,读来像是壮年人的思想。

    最后关于人生意义的找寻,引用了一段亚里士多德的话,通过幸福追求卓越。

  •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_800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