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套装共12本)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
(2018-10-31 05:27:56) 读后感 -
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最终分成了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和轴心国。这次战争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作者丘吉尔重塑了战时氛围,让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他的撼动人心的讲演、统领全局的才略、把握时机的果断,在全书中都一一体现。全书语言紧凑,内容详实,是读者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优选读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套装共12本)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
这是第二次拜读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之前读过后又读了很多德国和俄国参加二战的将领的回忆录,当然,还有为当时领导和将领写的传,其中有希特勒、杜鲁门、麦克阿瑟等,也拜读了丘吉尔的《一战回忆录》,还有写中国二战的很多书和对中国当时的经济研究书,最能体现当时中国穷困潦倒的书是一本美国援中谍报人写的《民国密码》。虽然在本书中的书评中,我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批评过丘吉尔对中国的蔑视,但那时的中国确实提不起英国的胃口,特别是英国人曾经花大力气扶持过满清建造过亚洲第一舰队而中国却没有敷上墙。中国在任何人都不看好时,我们居然和日本战了八年,最终无愧于五大国,或者说是比法国名副其实的战胜国,完全配得上与英、美、俄并驾齐驱。二战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虽有美国的提携,但美国的先欧后亚战略也是深深的仰仗于中国和日本的死磕。这正是本书难有的瑕疵~对中国的伟大功绩缺乏肯定,但无愧于一本好书,不仅视野开阔,叙事恢宏,条理清楚,而且还能提高人的道德意识。这让我想起了刘心武的一句话“生存是艰难的,人性是复杂的,从天子到庶民都受到生存的考验”。丘吉尔书中难得的是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特别是对弱者和失败者的深深同情和怜悯……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套装共12本)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2)篇
用将近160个小时看完这套书,不容易。整本书看完,感觉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提升不少。老大的地位,是通过“奋斗”得来的。美国,在二战中投入巨大力量,作出重大牺牲,自然也该得到相应的回报。以前老大的更替,都是战争,简单粗暴,生灵涂炭。只有这一次,因为二战,昔日的大英帝国,迫不得已邀请美国入局,并主动让渡利益给美国,战后,美国也就自然成为新一代霸主。实际上,大英帝国到了丘吉尔时代,已经是没落时代。丘吉尔带领英国人获得战争胜利,并预言到战后的格局:铁幕。不愧是一代伟人。另外,在这套书中,我也看到了老牌殖民者在非洲的势力划分。从非洲现在的情况看,我很佩服大英帝国。战后,殖民地的纷纷独立,帝国领导人顺应潮流,虽然万般不舍,但总算还是退出殖民地;虽然给很多地方留下争执,例如印度和中国的边界纷争,但总体来说,英国人还是很干脆的,退出了,大体上也就不在暗中插手。譬如在非洲,英国殖民地独立,英国人说走就走。不像法国人,一直到现在,还通过各种手段来盘剥昔日的殖民地。也正是因为英国的干脆,咱中国人在非洲也慢慢找到了一些感觉,譬如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都有中国人勤劳的身影。这本书,估计有时间,还会再读一次,确实太精彩。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套装共12本)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3)篇
用了近一月时间来啃本书,作者以大量的电报,备忘录为依据,串起这部巨著,虽然趣味性差,但给人真实可靠的感觉。
丘吉尔临危受命,以其人格魅力统领着英格兰人民赢得二战胜利,同时也拯救了世界,结束了人类史上最大的人患灾难。二战的落幕,宣告着法西斯纳粹的灭亡,同时也敲响了‘日不落帝国’的丧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战后,富有远见的他,从英法当时对德的绥靖政策中预见出无穷的祸害,一直呼吁提醒国人纳粹德国对帝国的威胁,一语成真。今天随着日本的崛起,军国主义蠢蠢欲动,不吸取二战的教训,同当年德国一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大搞军事扩张,不能不令世人担忧,养虎终为患!
反思战争就是为了杜绝战争,愿和平阳光普照世界!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