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左传(全集)读后感300字(3)篇

(2019-06-13 07:55:31) 读后感

左传(全集)

作者:唐品主编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名《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以孔子的《春秋》为蓝本而作。全书约十八万字,广泛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本书对《左传》里的一些经典篇目加以简明的注释,还给每篇作品都写了题解及评析,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关背景,间或也作一些文学评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古典名著。

左传(全集)在线阅读地址

左传(全集)读后感300字 第(1)篇

古人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 春秋左氏传能让人们从先秦古人的体悟和思考吸取经验教训,对现代生活仍有很大帮助以及借鉴意义。
书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比如,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 允当则归,知难而退,有德不可敌。”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 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 ”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 ” 
个人觉得书中讲的最多的还是德行的重要性,《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而左传中有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其实古人还是讲德为治国之根本。

左传(全集)读后感300字 第(2)篇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名《春秋左氏传》。

因为孔子编定的鲁国国史《春秋》高度浓缩、过于简略,也就是所谓的“微言大义”,后来就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当时称这类书为“传”。其中,在名目众多的各类史书“传”中,《左传》就是著名的《春秋》三传之一。

这本书上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72年),下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共计三百五十四年。据说作者是和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著,不过一直有争议。其实,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作者其人有没有争议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能够很幸运地、可以接近无限方便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品读自己喜欢的任何经典。

说起幸运,如果我们算幸运,那个几千年前本是名不见经传、在历史长河中几被遗忘但因为一部《左传》而被后人时时提及的鲁隐公简直就是幸运的天理难容,德不被后世,一部《左传》让他流芳百世;才无可圈点,一部《左传》让他名垂千古。如果泉下有灵,估计鲁隐公会在棺椁里笑的手舞足蹈。

《春秋》三传的另两部《公羊传》和《谷梁传》根本不能和《左传》相提并论,无论是从文学性、史料价值、还是对后世的影响来说。就像江湖上传说已久的“北乔峰、南慕容”一样,那个格局狭隘、浪得虚名的慕容复压根就没法和艺博云天、气贯长虹的乔大侠同日而语,看了没有一半就都弃读了。

相比《东周列国志》的半文半白,《左传》是纯文言作品,有些地方晦涩难懂这不算硬伤,只是这本书没有连贯的背景介绍,读来略显突兀甚至有断层之感,很难融汇贯通,就像读流水账的感觉。但如果先读《东周列国志》,那对这部书就车轻驾熟了。虽然《东周列国志》源自《左传》,但如果把《东周列国志》作为《左传》的导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如果说《左传》是《东周列国志》的骨架、关节和韧带,那《东周列国志》就是血肉丰满、顾盼神飞了的《左传》。

尽管基本尊重史实,但《东周列国志》毕竟只是一部历史小说,而《左传》却是一部经典史籍,所以出入肯定有。比如:郑庄公之所以叫“寤生”,是因为出生时是先出脚而后出头,“寤”通“啎”,就是“逆”、“倒着”的意思。而不是“武姜在睡梦中生下了庄公,因之命名为寤生”,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是有点让人忍俊不禁的感觉。除此之外,还有“宋卿华督杀死孔父嘉,继而霸占其妻”,以及圉人弑般那一节的“女公子观之”等等很多地方都有出入。

近半年的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东周列国志》、《国语》、《战国策》和《左传》,不是很喜欢《国语》和《战国策》,首推《东周列国志》,其次《左传》。但不管怎么说,要想学习了解先秦历史,这四部几乎代表先秦史学最高成的书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必读书籍。

即然古人都说“一向年光有限身”,纵是“不闻身边曲,难觅杯中茶,惟有烛上光,频顾枕边书”,这四部大块头也足够消受的了。

左传(全集)读后感300字 第(3)篇


家有二宝  郑伯克段于鄢


一个申地的美女母亲,在新郑带两娃,因难产了大娃,而生邪念,偏爱二宝。


游说老公将房产本传给二宝,没成,大宝接本。


大宝刚完成手续交割,他妈就偏袒二宝,也要盖大房子,还要比老房子大几倍。这在当时,是严重违规的。大宝也不说什么,“起高楼?我就静静看他装逼”。


春去秋来,梅花三弄。过分的老娘,又想为二宝争取土地,想把第二大的祖宅赠给二宝,大宝没同意,只愿给第三大的祖宅,只要不抢自己的老房子就好。宴宾客?我就静静地看他装逼!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过分的老娘,又想内应二宝,来抢大宝的这个老房子。楼垮垮?我让他无法再装逼。 于是老大将计就计,派人打败了弟弟,撵走了母亲。发最毒的誓,除非黄泉同路,否则自己再也不见这样的老母亲了。


有次喝酒吃肉时,大宝看到别人存留肉,要带回家孝敬母亲。他自己心意一颤,也感叹了。别人趁机说教孝道,出个主意,解决了母子相见的面子问题。于是大宝依计而行,挖个隧道,深同泉水级,模拟黄泉之路,见到了老母亲,接回事孝。


大宝:郑庄公,东周小霸主

二宝:共叔段,被老妈宠坏的坏孩子

老娘:申地原产美女,郑武公正房/武姜,疏于育子被《左传》第一篇点名。


两千多年前,这应该是中国史上第一条隧道,孝敬牌隧道。左传后文,他们居家过日子,有没有婆媳难题,就不晓得了。


如果这位申地美女母亲,一碗水端平,使人不争,公正无私地育子。兄弟齐心,必然能做点正义大事,使郑国首霸于东周、甚至改写中国战国史,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小霸主。

二胎概念下,家有二宝的,大家可以借鉴一下这个史记故事哦。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