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外读后感2000字(3)篇
(2018-11-19 23:13:42) 读后感 -
作者:琼瑶
“爱情发生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也无法解释的。”富有才情的女学生江雁容,因为理科极差,常被父母冷落,她将心事都写在周记中,班主任康南看到后十分在意,并时常关心江雁容。渐渐地,这两个相差20多岁的师生萌生爱意,走到了一起。江雁容高考落榜后自杀未遂,恋情也被父母得知。江母胁迫康南与女儿分手,甚至以诱骗罪名告发康南,导致康南被迫离开台北。江雁容几年后与父母选定的李立维结婚,婚后遭丈夫种种怀疑、虐待,感情破裂后意欲投奔康南,却发现康南已不是她记忆中的模样,他们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看着颓废不堪的康南,江雁容最终黯然离去。
窗外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今年的第一本书,不喜欢。
很少看言情,但一月初正好读到了一段《窗外》的经典片段:
“你穿得太少了!” 他说。
“中午脱了一件毛衣,下午忘了穿。”她说,轻声地。眼睛里在微笑。康南不再说话,就这样,他们静静地站了好一会儿。然后,康南叹了口气,把江雁容拉到自己的胸前,他揽住她,让她小小的、黑发的头靠在他的胸口。他不再费力和自己挣扎,他低声说:“从没有一个时候,我这么渴望自己年轻些!”
感觉很美,风格和《房》很像,又是真 师生恋,盲猜很大概率会有半本书无脑发糖,我就想:用于消遣再好不过。碰巧又是大名鼎鼎的琼瑶著作,似乎没什么理由不看。
看到第一段就打脸了(就是下文的这个尴尬外貌描写)…之后基本上都没让我满意……就像是小学生写了个网文送给知名作家琼瑶出版了一样…着实感觉自己被骗了:不是小时候跟我说琼瑶很出名的大人骗我,就是今天看的这本书的作者骗我。实在不知道哪里写的好了,就记录一下那些地方让我感到意外叭。
首先是这个女主。女主人公江雁容在第一页就出场了,浓郁的玛丽苏味从第一个外貌描写开始:
她是个纤细瘦小的女孩子,穿着培人女中的校服;白衬衫、黑裙子、白鞋、白袜。背着一个对她而言似乎太大了一些的书包。齐耳的短发整齐地向后梳,使她那张小小的脸庞整个露在外面。两道清朗的眉毛,一对如梦如雾的眼睛,小巧的鼻梁瘦得可怜,薄薄的嘴唇紧闭着,带着几分早熟的忧郁。从她的外表看,她似乎只有十五六岁,但是,她制服上绣的学号,却表明她已经是个高三的学生了。
可以看到,作者一开始就有意把这个高三姑娘写的娇弱可怜,内心“早熟”。后文中更是通过所有情节凸现她的“才华横溢”、艳压群芳。
例如连任一个什么学生职务,多次全票通过却被女主自己莫名其妙的拒绝,例如所有女生都想和她去卫生间,一有同学质疑众人对女主的忍让与喜爱就会被怼,例如一出谜语就是女主又快又准,例如莫名其妙的伪文艺打油诗,例如因为在日记里抱怨家庭就被自己的语文老师爱的深沉……人设是畸形的,剧情没有逻辑,典型的玛丽苏女主。
更令我厌恶的是,作者让这位高三女生从一开始就毫无理由的怀疑生活和生命,厌恶人生,因为来自学校,家庭和爱情三方面的压力最终甚至自杀明志(了事)。像是一场作者幼稚的耍酷。其中最令我扶额的一次对话是这样的:同学A跟女主开玩笑:“你是不是连生命都怀疑?”女主说:“我本来就怀疑…”原因竟然是:“爸爸妈妈可以早一天生我也可以晚一天,说不定是哪一天…”很像是作者觉得怀疑生命很酷,也想让女主很酷,可又没有与之匹配的阅历,不知道为什么要怀疑生命,于是瞎写一通…导致女主从头忧郁到尾,却没写出这种忧郁的原因,或者写的原因都只是琐碎小事,无法支撑那么深刻的忧郁。驴唇不对马嘴,令读者摸不着头脑。女主在我看来是偏激而幼稚的,甚至是愚蠢的。
男主康南就更是个神仙…教书全校第一,被所有同学抢着当导师,所有学生都喜欢他,说他教的好,更是让不谙世事的女主小鹿乱撞,脸红心跳……作为一个成人,应该比女主更懂得克制情感,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自我放纵,优柔寡断。到结尾失去女主居然还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不是一个成年男子应该之所为。他的世界里只有女主,甚至都没有其它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没有自己。我不认为他很酷很卑微,我认为他很失败。
江太太代表的所谓“世俗”也不过如此,但是手腕硬到我都佩服,在这个言情小说里,我觉得母亲的形象比男女主谈恋爱写的要好。
整本书情节不丰富不饱满,缺乏逻辑和常识,人物不立体不成熟,很是失望。不过也了解到这是琼瑶早期作品,不知道是不是和作者年龄有关?不过近期都不会看琼瑶了,没有信心…
据说这本书出在改革开放时,让懵懂的中国人民在其中找到了师生恋的美妙滋味,因而红遍大江南北…
最后写下对师生恋这个事r的看法叭。高中师生恋我是很怀疑的…知乎上很多人贴自己的故事,自称师生恋来发糖,一看便知是学生想多了或者老师只是以此为生活消遣……很大的年龄差距也许阻隔不了爱情,却的确很容易消磨感情。不合适不是因为年龄本身,而是因为它带来的见识,学识,阅历,思考方式,开明程度,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适应的差距,其次才是它带来的世俗眼光和生活顾虑。作者的情话似乎很有道理:“爱情发生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也无法解释的”,可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写的更不错:“他手里的考卷是他的一张纸,却是你的未来。”
窗外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康南在面对雁母第一次逼问时说出自己没有资格拥有雁蓉,此时的康南何尝不是怯懦,选择了逃避。雁蓉在康南和家庭之间选择了回归家庭,难道不是出于对康南的一点不信任及对俩人未来的迷茫。虽然俩人没有走到一起的主要原因在于整个社会的责难,但一次次动摇也是俩人穷途末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当雁蓉与李立维在一起后,李立维的种种不足让雁蓉怀念康南的温柔体贴,而当雁蓉终于决定奔向康南后,她却心怀立维和家庭。康南只是她心中美好的幻像而已,初恋终归是美好的,因为没有走到最后,反而怀有憧憬。而当她看到她心目中美好的康南变成邋里邋遢的糟老头,她甚至庆幸康南没有认出她,因为她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和康南走到一起。我相信康南是认出雁蓉来了的,只是他深知自己注定与雁蓉陌路,他如今的情形也使他不愿与雁蓉相认,同时也避免给雁蓉完成困扰,不如装作不认识,反而对彼此是一种解脱。我总是在想,如果在雁蓉毕业前他们能坚定的分手不再相见,而不是一次次放任自己,或者如果在康南离开时,雁蓉能义无反顾的跟他离去,结局会不会好一些,既不愿意放弃彼此,又不能为了彼此牺牲自己珍视的东西,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坚定才酿成了最终的悲剧。
窗外读后感2000字 第(3)篇
看完了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每次读到江雁容忧郁的少女情怀时,仿佛总能看到经常烦恼忧郁的自己,甚至在马路上想要寻死的心情也是一样的,也时不时的幻想着地震,灾难和世界末日,这样自己的烦恼就缥缈如尘埃了。然而,回头想想,哪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生活还是有很多可爱的地方。只是生活对于江雁容和康南太过残忍。至于他们的跌宕起伏的爱情,我没有觉得他们的相爱是错误,只是在当时那个社会不能被容忍,相差甚远的年龄,特别的师生关系,父母坚定的反对,以及好友的误解,这一层层阻碍让他们彻底失去希望,尽管江雁云三年后结婚了,我还是觉得他们会再一次相见,哪怕没有阶下虫声,窗前竹籁的美好结局,也可以互诉衷肠,解开误会。可是最后的结局真的让我很伤心,江雁容和那个渣男离婚了倒是正确的选择,康南却成了一个又病又脏颓废度日的老头子,甚至连自己多年思念的人都没认出来,就这样匆匆结局了。很无奈,这一对人是有情人却不是有缘人。。说到底,有情人终成眷属只是一句祝福的话,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太多阻碍的现实因素存在。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