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杨绛传读后感(3)篇
(2018-09-23 11:41:12) 读后感 -
作者:王臣
《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杨绛传》是知名畅销书作家王臣为追述杨绛先生而创作的文学随笔。本书是在详实考证杨绛经历、研读先生作品的基础上,潜心写作而成。更独家收录《钱锺书传》和《钱瑗传》,完整展现了“我们仨”的动人世界。恰逢先生逝世一周年,谨以此书向杨绛先生致敬。只有读过杨绛,你才会明白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种可能。民国女子各个不同,唯独她“不想攀高也不怕下跌”,以“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的态度走过百年,虽困顿有时,却收获了事业、爱情、家庭皆圆满的人生。功成名就后,她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甘做“万人如海一身藏”的隐士,淡定安然,做想做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
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杨绛传读后感 第(1)篇
我怀着无比崇拜无比敬仰的心情认真地拜读了这本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一一《楊绛传》。
书中说:世上最好的人生是你不索取,不攀附,不低眉,却能活得最貞静,最优雅,最安然。楊绛如是。
所有岁月之印记,在她面前也不过只是霄下凌云与浮光掠影,淡至若无。这就是楊绛先生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的真实写照。她之所以能够活到105岁,因为她开阔的心胸一生只追求平淡。然而她的一生却是那么地不平淡:既是散文家,剧作家又是翻译家,评论家,文学大家。她会好几国语言与文字,她为了翻译《唐吉诃德》刻苦自学西班牙语,终于完美地完成了这部书的中文版的译制,获得了西班牙国王的赞许。
她不仅仅自己十分完美,更是完美的大文豪钱钟书的妻子。钱钟书发自内心地评价赞美她:你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只此一句让楊绛感到:此生无憾!而楊绛之于钱钟书:亦妻亦母!这两位世纪文豪伉俪不仅他们都为世人留下不杇的文学瑰宝文学大作,还为后人培养出一位优秀的教育学家一一即他们的女儿钱媛。这也是他们俩人的杰作。
钱媛虽然只活了六十年(1937~1997年),她跟随父母经历了坎坷的磋砣岁月,身体一直不太好,但这些並没影响她的信念,她立志要成为有用的人。她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终于成为了杰出的教育学家。她虽终生未育,但她对待继了一女和她的学生们都象亲生母亲一样,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妈妈。这需要怎样的人格魅力呀!楊绛与钱媛母女二人共同完成了《我们仨》这部著作,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得出的结论是:谁也没虚度此生!
夏衍老先生在楊绛八十寿辰时曾亲自写下十六个字的祝寿词一一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胆有识,独铸伟词这十六个字就是对楊绛先生一生最公正最完美最准确的鉴定和评价。我建议喜欢楊绛和钱钟书一家仨口的人读一读《楊绛传》和《我们仨》这两本书,保你受益匪浅!!!谢谢作者王臣!
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杨绛传读后感 第(2)篇
初读杨绛先生,是她的《我们仨》,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失去至亲的老人的回忆录。与其说这是回忆录,还不如说这是这一家子的琐琐碎碎。大概也就只有杨绛先生才有如此心境。
细读传记,不由感叹,一个家庭能给予孩子的影响是无尽的。杨绛先生是聪慧的,但我认为父亲的正直、淡泊以及母亲的贤惠才是杨绛先生淡如菊之性情的最大来源。
钱钟书和杨绛的伉俪之情,为无数人称道,但世上仅杨绛的才情方能匹配钱钟书之才气。美好的爱情无一不是势均力敌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我本俗人,无法像杨绛先生般淡如菊,却望如她般坚持做自己喜欢之事,努力做个有趣之人。
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杨绛传读后感 第(3)篇
她活成一个史诗一般的女子,毕生所求却只是“平常”二字。做个平常的人,过平常的一生。
岁月如此凌厉,她却始终静寂,无论踏过多少刀山火海,无论见过多少生离死别,先生沉默不语,只是不停地跌倒,再爬起。
所有岁月之印记,在她面前,也不过只是霄下凌云与浮光掠影,淡至若无。
她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烤暖了人世间所有的幽暗和不明。所谓“隔世知音”,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岁月轮回,静水流深。她这一生,如同明灭之中划过的一根火柴,用幽幽微光照亮着茫茫穹苍。
先生不争不抢,温和、从容、优雅与淡定伴随着她的一生,是钱钟书口中的“贤的妻,才得女”,是我心中的英雄、榜样,更是信仰。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