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一场生活 读后感(3)篇
(2019-03-27 16:25:15) 读后感 -
作者:阿Sam
三十岁以后,越来越喜欢稳定的生活。吃早餐,见老友,走熟悉的路,始终爱一个人。在路上的日子依旧不少,却时常恍惚,好像跳出身体,只见独身一人在世间走走停停。他们和他们的生活,如同一场场从未落幕的电影,没有华丽的灯光,没有精湛的演技,只有动人的生活气。那是一种很特别的力量,我们为之相爱的力量。即便曾经被生活改变,也请庆幸我们都还爱着。即便他日为爱情所伤,也都释怀不过一场生活。
不过,一场生活 读后感 第(1)篇
01n拿到书的时候,放在手心。发现是挺厚实的一本书。书本的封面上,写着一句话“多年以后,如果相逢,何以贺汝?以沉默,以眼泪。”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脑子里仿佛飘过很多回忆,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曾经的回忆…….有时候会想,哪天要真的在路上遇见了,是久别重逢,还是形同陌路?n翻开第一页,作者简介。原来是知名的旅行作家。他的第一本书在朋友圈看见过,他的第二本书看过,而这是他的第三本书。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多少也开始经历一些生离与死别了,所以,我们的内心不再像是当初二十岁的时候那么轻飘了,其实都明白,在开朗的性格,心里总有一处悲伤的角落。书本中配有很多的插图,都是作者走过的地方,有些地方,我自己走过,大多的地方,还未踏足。看着作者的描述,便让人想到,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都是好看的朋友圈,却不知,从这里到达目的地,需要花费多大的努力和辛苦。其实,生活也是如此,大多数人只看到你身上渐渐改变的气质和气场,却不知道你为此付出了多少。翻开目录,作者把文章分成好几个部分,几乎每一篇文章便是一个新的地点。而这些地点汇聚起来的便是作者这些年走过的路,遇见的人,看过的风景。我们曾经寻遍千山万水去看外面的世界,我们在行走的路过曾经努力爱过一个人,我们大脑深处的记忆里还有关于当年的夏天的故事,现在看来,其实都是一场生活。生活,很多时候也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其实,大多也是对于还未得到的东西的偏执罢了。午夜梦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藏着时间带不走的人,还有那一段不曾被遗忘的时光。这便是一场生活。02n旅行,这个词,在这个时代越来越普遍,更多的一种司空见惯。有些人去旅行,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归属;有些人的旅行,是为了暂时跳开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有些人去旅行,只是为了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这世界的宽度。不管是哪一种,旅行和我们的关系日益密切了,大家更喜欢说的是那句“说走就走就走的旅行”,毕竟,能够真正做到“说走就走”的人毕竟不多。这些年也去过一些地方,有些地方是跟团去的,就像导游说的,有些人的旅游方式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咔嚓’一声,证明我来过。”每年的景点都是人流爆满,看着这人山人海,其实有多少人明白,这景点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呢?所以,这些年出门,很多时候偏向于选择那些人流稀少的景点,对于我而言,有时候出门就是为了去想问题的,而看到太多的人流量,心里不免觉得有点烦。这些年,我们也曾在路上遇见各种各样的人。比如,在某城市大街头一群女生傻傻的买东西买得很开心的时候,身边突然多了一个陌生人;在稻城风景区当我们走得气喘吁吁的时候,前方却是一老者健步前行;在丽江路边,那个亲手做面的店家老板……n说实话,这中间的诸多体验,如果不是亲身体会,我们也不会记忆深刻。微信里有一些在路上遇见的人,如果当初没走出去,我们也不会遇见。虽然我们知道,有些人或许真的就是一辈子见一次,以后不一定会再见。但是,还是挺感谢遇见的,如果没有那一次次的遇见,然后离开,或许我依然是当年的我,那个因为朋友的忽视而郁闷好久的我。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那般,一起去旅行的人,最好的熟悉的人,三观相同的人,志同道合的人。或许以前不这样认为,后来我无形中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毕竟,在一起出门之前,我们各自都是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中长大,不可能是样样都合拍。所以,我是不喜欢为了凑伴,然后就随便就拉着一群人出门的。曾经有人说,只是一起去个地方,然后就各玩各个的,不会怎样的。是吗?我听着就觉得奇怪的。我以为,一起出门的人,至少得是不想体谅的人,你要么就负责整个行程,你要么就听从安排。如果等出了门,在一些大问题上还要来争个你死我活,多少是煞了风景了。03n其实,看完这本书,也是跟着作者的笔尖走了很多的地方。不同的人文,不同的景色,不同的地理,若是可能,愿你未来可以亲自踏足这片地球的土地。生活,少不了烟火气,少不了挚友三两,少不了好书一间。外面的诸多纷纷扰扰,我们追寻的也就是那一片净土。作者是爱酒的人,在书中出现了很多次的便是酒。酒,可以用来消愁,可以用来相聚,可以用来互诉衷肠。而我有个小小的发现,到了一个地方,你喝一下那个地方的酒,大概就会明白那个地方的人的性格了。南方的酒比较柔,高海拔地区的酒比较烈。酒是否醇香,也是可以看出那个地方生活的人们的精神追求。这些年到过一些地方,喝过他们的酒,确实发现,和我们自己家乡的酒是不一样的。酒文化里,其实反映出来的也是一种生活,不同地区的人生活的方式不一样罢了。小啜一口,酒到喉咙,酒精的刺激在你即将把它入肚之前开始反应了,那一刻,你仿佛在酒里读懂了一方人,一种文化。生活,生活,生下来就是为了活着。只是活着的方式有很多种,活成什么样子,都是个人的选择。就像作者说的“生活从来不像文艺作品,它不遵循期望,也不墨守成规,人人欢喜的大团圆更是各于施舍,但它又总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你点什么,叫你不至于过分失望。”n遇见,一起走过,错过,别离,回忆,遗忘…..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节,也是我们生活的轨迹。这些年,唯一学会的一件事,便是放下,随缘。虽然还是没办法随便接受身边突然有人到来,但是对于生活里的离开与疏离,也不再那么执着。人生本来就只有一次,我们又何必太迁就于现实的种种。人情世故,说白了都是一种伪装。我依然觉得,那些让你记忆深刻,深藏于内心的人,是那些看懂你内心脆弱的人,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点滴关心你的人,是那些可以并肩打怪兽的人。
不过,一场生活 读后感 第(2)篇
以前总觉得时间很多,我还很小,一切慢慢来。后来发现很多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再也不会做了。每次听到似火年华的结尾都忍不住的一起呐喊:总有一天你要回忆吧,庆幸曾有似火的年华!你有为谁疯狂过么?你的青春尾巴还有遗憾么?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和谁喝两杯,不醉不归呢?
旅行的意义更多的是表达一种生活方式,透过这种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当下活着的状态,越来越靠近心的方向
作者一直行走在各个城市之间,有着更加广阔的世界观。记得韩雪说过一句话:我喜欢看过世界的男生,我不喜欢对世界还蠢蠢欲动的男生。也有人说,你都没有看过世界,哪有什么世界观。我想说即使没有看过世界,也有微小的世界观,我更喜欢和我一样对外界充满好奇,一样的热爱生活,一起同行去看世界的战友。
怀着一颗探索世界的心,不为自己的生活设限,才能不惧怕年龄的增长和青春的消失。而当有一天,你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目之所及全是身边零零碎碎的小事,那大概就是一个人真正变老的开始。
遇到一些人和离开一些人都是注定的,三十岁往后越来越喜欢稳定的生活,做任何决定也越来越慎重,胆子小了一点,心宽了许多
不知是自己还没到年纪,还是自身责任感不够重,我想都有一些吧。我性格敏感,会比较在意别人的感受,却又活的自我,重视自我舒适度。总觉得自己还小,可以放肆的活,不留余地。好在父母开明,身体健康,使得我减少几分愧疚。
旅行让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在这个星球上撒野,为了这千奇百怪的理由我们必须要一直走在寻路的途中
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在纠结中做出决定,而我只好起身离开。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首听不腻的歌,一个忘不掉的人吧。最终还是定下了车票,我想还是需要一个答案,一个必须说服自己的答案!
我们也总在选择离开,一座城市,一段感情,一个人。到底谁能够让你爱到去他的城市定居呢?我想一定是对这段感情以及这个人充满了期望和笃定,否则怎敢随便托付上未知的人生。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很浪漫,也很艰难。但活着就是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爱自己该爱的人,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是么?如果确定了自己只活一次,请尽兴,做梦都在想的人,醒来一定要去见!
仓央嘉措说,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还没等到你,只有独自远行。站在三月的纳木错旁,突然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景只能一个人看,有些心境只能一个人体悟。
我想最好的默契就是我不问也知道你在。
最好的爱情就是我爱你,我知道啊。
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不过,一场生活。
不过,一场生活 读后感 第(3)篇
如何定位这本书,说游记少了点攻略,说散文又少了点文艺,呵呵,其实我发现我之所以一直在看,恰恰也正是因为它的无从归类,而只是内心的抒发,好像人在旅途,走走停停,走到哪里说到哪里,想起什么就说什么,感觉有点像聊天。n不过,一场生活。这书名我也很喜欢,人生怎样,不过就是一场几十年的生活。无论你有过怎样的路途,一帆风顺或是坎坷,好像也都只是一场生活的形态。我们呢,每天朝九晚五,怀揣梦想,设想未来,其实也不过是走好脚下的路,过好眼前的生活。其实如今谈梦想挺奢侈的,就像我说我小时候想当科学家,呵呵,做梦的年纪总是有无知者无畏的勇气。行走的越多,经历的越多,岁月便慢慢剥离那些美轮美奂的不切实际,让你脚踏实地的明白,什么才是生活二字。n我努力的回顾我的生活,有精彩也有遗憾,所谓生活原本就是各种滋味相互掺合着,酸甜苦辣,有你所不能及,也有你的轻而易举,有你的死穴,也有你的得意,用一生的长度来看,那又怎样,不过是沿途的风景,阴晴不定。此生,不过是,一场生活。此生,一定要,活得生动些,丰富些。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