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与税收(第三版)
(2021-05-12 01:38:47) 经验 -
财政与税收(第三版)
基本介绍
- 书名:财政与税收(第三版)
- 作者:王晓光
- ISBN:9787302400196
- 定价:43元
- 出版时间:2015.06.01
图书信息
财政与税收(第三版)作者:王晓光
定价:43元
印次:3-6
ISBN:9787302400196
出版日期:2015.06.01
印刷日期:2017.01.16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準确地阐述财政与税收的基本原理,分为财政篇和税收篇。财政篇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国债原理与制度、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等。税收篇包括税收原理、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制度、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与行为税、国际税收等。本书注重反映财政与税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解读最新税收法律规章制度,探索套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财政与税收知识体系,突出培养套用型人才的实践技能。图书目录
第一篇财政篇第一章财政概论 3第一节财政及其特徵 3一、从财政现象谈起 3二、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4三、财政的一般概念 7四、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徵 8第二节政府与市场 9一、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10二、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10三、政府失灵及其表现 12四、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分工 13第三节财政的职能 14一、资源配置职能 14二、收入分配职能 17三、经济稳定职能 18本章小结 20习题 20案例分析 21第二章财政支出 23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 23一、财政支出的含义、原则和分类 23二、财政支出範围与财政支出规模 30三、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33第二节购买性支出 35一、消费性支出 35二、投资性支出 37三、政府採购制度 39第三节转移性支出 42一、社会保障支出 43二、财政补贴 46三、税收支出 48本章小结 50习题 50案例分析 53第三章财政收入 55第一节财政收入概述 55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55二、财政收入分类的依据 56三、财政收入的分类 56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 59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 59二、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60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61四、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64第三节财政收入结构 67一、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68二、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 70三、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71本章小结 72习题 73案例分析 74第四章国债原理与制度 79第一节国债概述 79一、国债的含义与特徵 79二、国债的种类 80三、国债的功能 82四、国债的产生与发展 83第二节国债发行与偿还 85一、国债的发行 85二、国债的偿还 87第三节国债负担及国债管理 89一、国债负担含义 89二、国债负担的数量界限 91三、国债管理 94第四节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95一、国债市场 95二、国债市场的功能 97本章小结 98习题 99案例分析 100第五章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105第一节国家预算 105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原则和组成 105二、国家预算的分类 108三、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和决算 110四、我国国家预算的改革 112第二节预算管理体制 114一、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和内容 114二、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形式 115三、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 116本章小结 120习题 121案例分析 122第六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127第一节财政平衡 127一、财政平衡的概念 127二、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129三、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方法 130四、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131第二节财政政策 132一、财政政策的目标 132二、财政政策的工具 134三、财政政策的类型 135四、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 137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38本章小结 140习题 140案例分析 142第二篇税收篇第七章税收原理 147第一节税收概述 147一、税收的基本概念 147二、税收的形式特徵 149三、税收的分类 150第二节税收原则 152一、税收原则主要观点阐述 152二、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155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税收原则体现 158第三节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159一、税收负担 159二、税负转嫁 161第四节税收效应 167一、税收巨观作用机制 167二、税收微观作用机制 168本章小结 169习题 170案例分析 171第八章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制度 173第一节税收制度 173一、税收制度的内涵 173二、税收制度的要素 173三、税收制度的类型 176四、税收制度的发展 177五、税制结构 179第二节税收管理制度 183一、税收管理制度的概念及分类 183二、税收管理制度的功能 183三、税收徵收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84本章小结 188习题 188案例分析 189第九章流转税 193第一节流转税概述 193一、流转税的概念 193二、流转税的特点 194第二节增值税 194一、增值税概述 194二、增值税的纳税人 196三、增值税的徵税範围 198四、增值税税率 199五、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01六、增值税出口退(免)税 206七、增值税的徵收管理 208第三节消费税 210一、消费税概述 210二、消费税的纳税人 211三、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 211四、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12五、消费税出口退(免)税 218六、消费税的徵收管理 219第四节营业税 221一、营业税概述 221二、营业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221三、营业税的税目和税率 222四、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24五、营业税的徵收管理 226第五节关税 228一、关税概述 228二、关税的徵税对象和纳税义务人 229三、进出口税则 229四、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31五、关税的徵收管理 232六、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 233本章小结 233习题 234案例分析 237第十章所得税 239第一节所得税概述 239一、所得税的特徵 239二、所得税的作用 240三、所得税的分类 240第二节企业所得税 240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240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241三、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241四、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241五、特别纳税调整 250六、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251七、纳税地点 252八、纳税期限 253九、纳税申报 253第三节个人所得税 253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253二、个人所得税的徵收模式 254三、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徵 254四、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254五、个人所得税税目 255六、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257七、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259八、收入次数的确认 261九、应纳税所得其他规定 262十、应纳税额的计算 262十一、徵收管理 271十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272本章小结 274习题 274案例分析 277第十一章财产税 279第一节财产税概述 279一、财产税的含义 279二、财产税的一般特徵 280三、财产税的优缺点 281第二节房产税 281一、纳税人 281二、徵税对象 282三、徵税範围 282四、计税依据 282五、税率 282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282七、税收优惠 283八、徵收管理 283第三节城镇土地使用税 283一、纳税人 283二、徵税範围 284三、税率 284四、计税依据 284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285六、税收优惠 285七、徵收管理 285第四节耕地占用税 286一、纳税人 286二、徵税範围 287三、税率 287四、计税依据 287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287六、税收优惠 287七、徵收管理 288第五节契税 288一、纳税人 288二、徵税对象 288三、税率 289四、计税依据 289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289六、税收优惠 290七、徵收管理 290第六节车船税 290一、纳税人 290二、徵税範围 291三、税率 291四、计税依据 292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292六、税收优惠 293七、徵收管理 293本章小结 293习题 294案例分析 295第十二章资源税与行为税 299第一节资源税 299一、资源税的概念 299二、资源税的纳税人 299三、资源税的徵税範围 300四、资源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300五、资源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302六、资源税的纳税期限 303七、资源税的纳税地点 303第二节土地增值税 303一、土地增值税的概念 303二、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 303三、土地增值税的徵收範围 304四、土地增值税的税率 305五、土地增值税应税收入的确定 305六、土地增值税的扣除项目的确定 305七、土地增值税的增值额的确定 307八、土地增值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307九、土地增值税的纳税地点 308十、土地增值税的纳税时间 308第三节车辆购置税 309一、车辆购置税的概念 309二、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义务人 309三、车辆购置税的徵税範围 310四、车辆购置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310五、车辆购置税的纳税申报 311六、车辆购置税的纳税地点 311七、纳税期限 311八、车辆购置税的减免税规定 311第四节印花税 312一、印花税的概念 312二、印花税的特点 312三、印花税的纳税人 313四、印花税的徵税範围 313五、印花税的税率 314六、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315七、印花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316八、印花税税票的面值 316九、印花税的减免税主要规定 316十、印花税的徵收管理 317十一、印花税的纳税环节 318十二、印花税的纳税地点 318第五节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 318一、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 318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特点 319三、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 319四、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徵税範围 319五、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320六、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地点 320七、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期限 321八、教育费附加 321本章小结 321习题 322案例分析 324第十三章国际税收 325第一节国际税收概述 325一、国际税收的概念 325二、税收管辖权与国际税收协定的产生 326三、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分类及其与国内税法的关係 329第二节国际重複徵税的产生及影响 330一、国际重複徵税的概念 330二、国际重複徵税的产生 331三、国际重複徵税的经济影响 332第三节国际重複徵税消除的主要方法 333一、免税法 334二、抵免法 335第四节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338一、国际避税 338二、国际反避税的措施 342第五节国际税收协定 346一、国际税收协定的两个範本 346二、国际税收协定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47本章小结 349习题 350案例分析 351参考答案 355参考文献 361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