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2021-02-04 12:28:39) 经验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是于2006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独立学院,由广东财经大学与广州太阳城集团联合创办,是一所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自2004年5月起筹建,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同年开始招生;2010年11月获得广东省专插本招生资格;2012年1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6月更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2015年8月获得留学生招生资格。

根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842亩,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资源106.5万册。设有3个二级学院和4个独立系,开设24个本科专业,有教师730人,在校生22210多人。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广州
  •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 学校官网:http://www.gdhsc.edu.cn
  • 中文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 英文名:Huashang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简称:广财华商、华商
  • 创办时间:2006年4月
  • 类别:民办大学
  • 学校类型:财经
  • 属性:独立学院
  • 现任校长:陈玉川
  • 知名校友:徐志雷、陈业丞、邓世恆、罗志峰、梁正、罗浩、陈德樑
  • 校训:厚德·励志·博学·创新
  • 主要院系:经济与金融系、公共管理系、会计学院、外语系、文学院、艺术系、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
  • 学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新大道华商路一号
  • 学校代码:12621
  • 学校官网:http://www.gdhsc.edu.cn

历史沿革

2004年5月,筹建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成立,同年开始招生。
2007年起,面向全国招生。
2010年11月,获得广东省专插本招生资格。
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专业评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6月,因母体学院广东商学院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更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2015年8月,获得留学生招生资格。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根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设有3个二级学院和4个独立系,开办24个本科专业。
系别
专业名称
会计学院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英语、日语、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英语(中外合作办学)、产品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经济与金融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国际商务、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工商管理系
市场行销、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公共管理系
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国际学院
会计学(双语)

师资力量

根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师730人,其中专任教师572人,校内外兼职教师52人。具有正、副高职称77人,中级职称97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75人,占专任教师的48%。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南粤优秀教师3人。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市场行销教学团队
张俊
南粤优秀教师:郭银华、贺嫦珍等。

教学建设

根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重点课程1门、校级重点专业3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统计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际金融、计算机辅助设计II(3DsMAX)。
省级重点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校级重点专业:会计学、市场行销学、新闻学。

学科建设

根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工商管理。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工商管理。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根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有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
省级协同育人平台:独立学院套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

科研成果

根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科研项目和论文奖励经费总计337.44万元。其中获省专项资金151.22万元,校拨与自筹资金186.22万元。 2014和2015年全院公开发表论文363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含SCI收录4篇、EI收录1篇)、出版着作33部,其中教材29部,专着4部。有在研项目130个,其中省厅以上项目39个。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根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资源106.5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05.09万册、外文图书0.1214万册、期刊合订本1.28万册。收藏中文报刊2135种,订购中文现刊(含报纸)795种,外文期刊60种,併购买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33万种,清华同方中国知网(CNKI)六个专辑,其中包含中国学术期刊论文、重要会议论文、博、硕士论文、重要报纸全文等约4000多万篇。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 学术刊物
《华商学刊》是由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主办的社会和自然综合学术理论刊物,为季刊。主要栏目有:财经理论与实践、管理领域新视点、哲学与社会科学、教育与教学研究、科学技术套用、文学艺术研究、学术博览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栏目。

文化传统

校徽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校徽
华商学院的校徽,充分表达学院对学术及社会的开放态度。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校徽整体外圆内方,由传统元素配以庄重雅致的古典红融合而成,流露出浓郁厚重的文化气息,象徵了活力,干劲及灵活性,準确体现“学院”身份。
校徽中心部分为一古体“商”字,取古代方鼎和权杖抽象变化而成。鼎为诚信之尊;杖为权威之证;两者融合,突显出华商学院诚信和权威的特质。杖、鼎的组合形态恰似正在开锁的钥匙,意寓华商学院肩负解惑育人、开启知识之门的神圣使命。
外圆内方,有容乃大。外圆则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预示华商学院前景一片光明。内方而富于变化,意指华商学院行止有度但绝不墨守成规。
整个校徽风格稳中有变,意蕴朴实而博大隽永,十分贴切地表达出华商学院的独特内涵和远大抱负。

校训

“厚德·励志·博学·创新”
“厚德”——源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即宽厚仁爱的心性与品德之义。引申为华商学院的师生要树立良好的做人的德行标準,诚以修身,信以立世。同时也表明华商学院将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以崇高的道德、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厚己德以厚社会之德。
“励志”——“励”,古语通砺或厉,意指磨练、振奋的意思,现代语指劝勉;“志”:意志,志气;“励志”即勉励意志,磨练意志。引申为华商学院的师生要清贫饱学而胸怀天下,淡泊名利而志存高远,意志坚定而毅力超群,奋发志气,把精力集中在做学问、求知识方面上,励己志以励社会之志。
“博学”——源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即指做学问之道。引申为华商学院的师生要 “乐学、好问、勤思、明辨”,更新知识,加深学养,先博后渊。要继承和丰富优秀的知识文化,兼收并蓄、博採众长,博己学以博社会之学。
“创新”——“创”,意指开始,开始做;“新”,意指新鲜,过去没有出现和发生过的。“创新”即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敢做别人没有做的正义之事,敢走别人没有走的崎岖之路。引申为华商学院的师生要敢为天下先,在独立学院的教育领域中开拓进取,不屈不挠,闯出一条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华商特色的办学之路,创己新以创社会之新。

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董事长
廖榕就
院长
陈玉川
党委书记
苏宁
副院长
廖伊曼、支戈壁、郭银华、马玉珍、龙少锋、王列耀、王锦秀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