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药院校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供药学及药品类相关专业使用)》注重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教学特点,突出“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体现“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内容选择的原则是“以药学专业后续课程需要作为基本準则”,努力最佳化教材的内容,以适应培养套用型药学人才的需求。《全国医药院校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供药学及药品类相关专业使用)》还具有以下特点:①章前列出“学习目标”,使教、学双方目标明确;②儘可能与药学知识密切关联,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③章后设有“思考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介绍
- 书名:全国医药院校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生物化学
-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 页数:204页
- 开本:16
- 作者:殷嫦嫦 孔英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9154939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一、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二、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生物化学与医学
第2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胺基酸
三、肽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係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係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係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三、蛋白质的变性、沉澱和凝固
四、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
五、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类与生理功能
一、按分子组成分类
二、按分子形状分类
三、按生理功能分类
四、蛋白质生理功能
第六节 常用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
一、根据蛋白质溶解度不同的分离方法
二、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差别的
分离方法
三、根据蛋白质带电性质进行分离
四、根据配体特异性的分离方法
五、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
第3章 酶与维生素
第一节 酶
一、概述
二、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三、酶的结构与功能
四、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五、酶的调节
六、酶与医学的关係
第二节 维生素
一、脂溶性维生素
二、水溶性维生素
第4章 糖代谢
第一节 糖的消化、吸收及糖代谢概况
一、糖的消化、吸收
二、糖代谢概况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一、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
二、糖的有氧氧化
三、磷酸戊糖途径
第三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一、糖原合成
二、糖原的分解
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第四节 糖异生
一、糖异生概念
二、糖异生途径
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四、糖异生的调节
第五节 血糖及其调节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
三、血糖水平的异常
第5章 脂类代谢
第一节 概述
一、脂类的功能
二、脂类的消化吸收
第二节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质
一、血脂
二、血浆脂蛋白
三、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四、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
第三节 甘油三酯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第四节 类脂代谢
一、胆固醇代谢
二、磷脂代谢
第6章 生物氧化
第一节 概述
一、生物氧化的方式和特点
二、生物氧化的酶类
三、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第二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一、呼吸链的组成
二、呼吸链的种类
三、呼吸链的作用
四、ATP的代谢
第三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
二、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体系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
第7章 胺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二、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营养价值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作用
一、蛋白质的消化
二、胺基酸的吸收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第三节 胺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体内蛋白质的转换更新
二、胺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三、α—酮酸的代谢
第四节 氨的代谢
一、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
二、氨在血中的转运
三、尿素的生成
第五节 个别胺基酸的代谢
一、胺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二、一碳单位的代谢
三、含硫胺基酸的代谢
四、芳香族胺基酸的代谢
五、支链胺基酸的代谢
第8章 核酸的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
第9章 基因信息传递
第10章 基因工程
第11章 肝的生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