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彼得德鲁克全集·养老金革命

(2021-02-13 05:22:00) 经验
彼得德鲁克全集·养老金革命

彼得德鲁克全集·养老金革命

德鲁克在《养老金革命》中进行了种种大胆的预测,并且预言:

1、美国人寿命的延长将引发一个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

2、养老金和社会保险将成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的核心问题;

3、美国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必然会推迟;

总的来看,中产阶级问题和老年人的价值观将日益主导美国社会的政治生活。

虽然本书初版的读者觉得德鲁克的这些结论难以接受,但是,德鲁克的着述证明了他的先见之明。在本书后补的后记中,德鲁克讨论了养老金不断增强的优势代表着一种经济史上最令人吃惊的力量,并且考察了养老金现在已经产生的影响。

现如今,《养老金革命》已经被认为是一本论述养老金所有权如何影响美国公司治理和经济结构的经典着作,它为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基本介绍

  • 书名:彼得德鲁克全集·养老金革命
  • 作者:[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 原版名称:The Pension Fund Revolution
  • 译者:沈国华
  • ISBN:978-7-111-60435-8
  • 页数:240页
  • 定价:69.00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
  • 开本:16开

目录

简版目录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赵曙明)
推荐序三(珍妮·达罗克)
再版序言
第1章 没人注意到的革命 / 1
第2章 养老基金社会化:成功带来的问题 / 46
第3章 养老基金社会化的社会机构和社会议题 / 105
第4章 养老基金社会化带来的政治教训和政治议题 / 155
第5章 美国政坛的新联盟 / 187
后记 公司治理 / 194
完整版目录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赵曙明)
推荐序三(珍妮·达罗克)
再版序言
第1章 没人注意到的革命 / 1
养老基金社会化的实现 / 1
未竟的养老基金事业 / 16
人口统计数字的巨变 / 27
没人注意到的革命 / 34
第2章 养老基金社会化:成功带来的问题 / 46
成功带来的危险 / 46
人口动态变化、出生率和赡养比 / 47
养老基金社会化带来的经济问题 / 66
养老基金社会化带来的政治问题 / 79
需要的改革 / 88
社会保障的未来 / 98
第3章 养老基金社会化的社会机构和社会议题 / 105
新的需要 / 105
对经济绩效的要求 / 112
对增长管理的需要 / 123
工作与工人:社会要求 / 126
工会在养老基金社会化条件下还能倖存下去吗 / 133
财产的新内涵 / 141
养老基金社会化与第三世界 / 146
第4章 养老基金社会化带来的政治教训和政治议题 / 155
养老基金社会化的意义 / 155
非政府政策的效力 / 157
富裕的神话 / 162
福利社会与福利国家 / 166
平等之争 / 171
通货膨胀与失业:哪种邪恶较小 / 182
第5章 美国政坛的新联盟 / 187
后记 公司治理 / 194

前言

《养老金革命》(The Pension Fund Revolution)于1976年初版,当时取名《看不见的革命》(The Unseen Revolution)。
在笔者已出版的书中,还没有一本书像《养老金革命》这样目标明确,也没有一本书像它那样完全被人忽略。本书只是讲述了一些既成事实,但这些事实根本就不被当时的美国社会所接受。
书中指出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养老金)已经成为美国许多大公司的控股股东,甚至是美国唯一的“资本家”。
这一变化始于25年前,也就是说,它是在通用汽车公司于1952年设立第一个现代养老金时发生的。
到了1960年,它已经广为人知,当时,笔者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任教,一群参加由笔者主持的研究生创新和创业研讨班的青年学生,在研讨班讨论主题的影响下创立了一家专门为这些新投资者服务的证券交易公司。
10年以后(1970年),这家公司—帝杰证券公司(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已经成了最成功的公司,也是华尔街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
儘管如此,传统的观念坚持认为,美国已经成为并且可能仍将是一个说不清有几百万个人股东拥有美国“生产资料”的“平民资本主义”国家。
虽然所有相关证据都证明,所有权已经高度集中在大机构手里,并且通过养老金这种“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在没有实行“国有化”的前提下实现了“社会化”,但是,这些事实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接受。事实上,就连那些越来越注重与养老金投资者打交道的华尔街金融从业人员都在发声讽刺笔者的这本书。
对于本书的第二个主题,即美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够接受的人甚至更少。到了1976年,美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样也变成了一个既成事实—当然,“婴儿潮”始于1961年,要比人口老龄化问题早整整15年。甚至在比“婴儿潮”出现年份更早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退休年龄。
但是,在1976年的时候,每个人仍然信奉“青年文化”,并且认为“30岁以上的人不可信任”,美国社会还将长期(甚至是永远)由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以及他们的价值观、他们关心的问题和他们的“真诚”来主导。
因此, 本书的结论—老年人赡养问题将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长寿将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医疗保健问题;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将成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的核心问题;退休年龄还将推迟。总之,美国的政策将可能日益由中产阶级问题和老年人的价值观来主导—在那个时候当然是不可能有人听信的。
因此,本书初版时只有一个人对它做出了积极的评价,他就是杰出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Boulding)。他在《美国银行家》杂誌上撰文把笔者说成“美国社会一流的思想家”。所有其他有关《养老金革命》的评论(而且为数也不多)则把这本书说得一无是处。
在初版15年以后,由于一本教科书中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範式转换”案例的出现,《养老金革命》被“重新发现”。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本书突然火了起来,一篇接着一篇的评论文章(尤其是法律评论方面的文章)所涉及的问题最先都是由本书提出的,现在它被奉为“经典”。
《养老金革命》仅仅是提出了问题,但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连对于书中提出的核心问题—养老金所有权对美国公司治理和美国经济总体结构的影响,也没有给出最起码的解决方案。
直到15年以后,我们才开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之前,我们经历了两个年代的金融和经济动荡、恶意接管和槓桿收购以及(15年前,一家家都被认为像金字塔那样坚不可摧的)企业的重组,其中的大部分接管、收购和重组都是由生产资料所有权向养老金的转移引发的。
笔者在书后加了一篇在1991年发表的文章“公司治理”作为后记。因为,这篇文章试图探讨我们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或者确切地说试图探讨我们已经正在朝着哪个方向迈进的问题。随着管理、权力和控制结构的巨大改变,美国经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管理学科开创者,他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着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樑。
1909年生于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1937年与他的德国校友多丽丝结婚,并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着书和谘询为业。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表彰他为非营利领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国际慈善机构“救世军”授予德鲁克救世军最高奖项“伊万婕琳·布斯奖”。
他曾连续20年每月为《华尔街日报》撰写专栏文章,一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共发表38篇文章,至今无人打破这项纪录。他着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践》《旁观者》等几十本着作,被翻译成三十余种文字,总销售量超过1000万册。其中《管理的实践》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经典。
他曾七次获得“麦肯锡奖”;2002年6月20日,获得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20世纪80年代,德鲁克思想被引入中国;2004年,德鲁克管理学全面进入中国的管理教育。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