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行视高苑决口有感

(2020-12-05 21:11:49) 经验
行视高苑决口有感

行视高苑决口有感

《行视高苑决口有感》是中国明朝王世贞的一首诗作,属于七言律诗。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行视高苑决口有感
  • 创作年代:明朝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作者:王世贞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行视高苑决口有感
【创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世贞
【作品体裁】诗

作品原文

岂无淇竹楗,汹汹势难回。
野色存鸥鹭,春心辨草莱。
中原瓠子口,使者柏梁台。
纵有呼天恸,天门迥未开。

注 释

行视:巡行视察。
高苑:地名,即今山东高苑县。
楗:jiàn,为堵塞决水口,河工以埽(sào,治河时用来护堤堵口的器材,用树枝、秫秸、石头等綑扎而成)料所筑的柱桩。元封元年(前110年)间河决瓠子,汉武帝亲临祭河,令“下淇园之竹以为楗”,为作歌二章(指《瓠子歌》二首),于是卒塞瓠子。
野色: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草莱:犹草野。借指乡野、民间,或布衣、平民。
瓠子口:指黄河在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
柏梁台:汉代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长安故城内。也泛指宫殿。
恸:tòng,极悲哀,大哭。
天门:神话传说中天宫的门,也指帝王宫殿大门。
迥:jiǒng,远。

作者简介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明·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市)人。自幼有才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屡迁员外郎、郎中,又为青州兵备副使。为官正直,不附权贵,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明朝中叶“后七子”主要代表人物,着名文学家、史学家。着述甚丰。有《弇州史料》100卷。
王世贞王世贞

相关作品欣赏

《瓠子歌》其一

作者:刘彻
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鉅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齧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瓠子歌》其二

作者:刘彻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污兮浚流难。搴长茭兮沈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颓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万福来。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