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五龙村(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五龙村)

(2020-12-08 03:30:29) 经验
五龙村(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五龙村)

五龙村(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五龙村)

五龙村为一地名,位于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城区东部,东至秋山村,西至春晖社区,南至三合乡,北至兴山村,总面积 4.98平方公里。有4个自然村,即:五里牌、山坞里、沈长圩、九重下村,19个村民小组,452户,1523人,村委驻地五里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五龙村
  • 耕地面积:1792亩
  • 行政区类别:村
  • 水田:1581亩

基本信息

五龙村位于武康镇城区东部,东至秋山村,西至春晖社区,南至三合乡,北至兴山村,总面积 4.98平方公里。有4个自然村,即:五里牌、山坞里、沈长圩、九重下村,19个村民小组,452户,1523人,村委驻地五里牌。辖有耕地面积1792亩,其中水田1581亩,山林2564亩,其中:530亩,薪炭林1632亩,毛竹山32亩,早元竹370亩,桑地80亩,鱼荡60亩。近年因城市扩建,耕地逐渐徵用,至2005年底,尚有耕地1452亩,其中水田1241亩,旱地211亩。
五龙村
五龙村唐宋时为太原乡,明时为太原乡十五都,清时为北乡十五都下管二庄、三、四庄,七、八、九庄。民国时为长安区兆丰乡五保,下辖10甲。1949年仍为兆丰乡五保,下辖10甲。1950年为城郊区五里乡五龙村,1956年,为秋山乡五龙、新龙合作社,1958年,为二都公社兴龙生产队。1961年社队规模调整,为秋山公社五龙、新龙大队,1983年恢复乡镇建制,为秋山乡五龙村、新龙村。1999年秋山併入武康镇,2000年4月26日,合併为武康镇五龙村。
五龙村清时为北乡十五都下管一保二庄、三、四庄。民国时为兆丰乡五保。解放初期为城郊区五里乡五龙村,1956年为五龙高级合作社,1958年为二都公社兴龙生产队,1961年为秋山公社五龙大队,“文革”时曾为“五星”大队,1979年恢复原名,1983年为秋山乡五龙村,2000年与新龙村合併。
五龙村辖有3个自然村,即:五里牌、山坞里、沈长圩,11个村民小组,257户,948人,村委在五里牌。合併之前有耕地1070亩,其中水田945亩,旱地125亩,桑地115亩,山林1314亩,其中:用材林100亩,薪炭林1032亩,毛竹山32亩,早元竹150亩,内荡50亩,是以水稻为主的粮产区。

新龙村

清时为北乡十五都下管一保七、八、九庄。民国时为长安区兆丰乡五保,1949年沿用民国旧称,1950年为城郊区五里乡五龙村。1956年为新龙合作社,1958年为二都公社兴龙生产队,1961年为秋山公社新龙大队,“文革”时改名新农大队,1979年恢复原名,1983年为秋山乡新龙村,2000年与五龙村合併,为五龙村。
新龙村,一个,名为 下村。相传唐玄宗始建此村,为九重天下有一村,故名 下村。九重,万岁所居之地。《楚辞》:“君门合九重”。韩愈诗:“一封书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解放初期,五里牌与重下村合建行政村,各取首字,因“五”形似“龙”字,取名五龙村。1961年分置时,将五字改新字,故名新龙村。
新龙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148户,551人,村委驻地在 下村,辖有耕地722亩,其中水田636亩,旱地86亩,桑地112亩,山林1250亩,其中用材林430亩,薪炭林600亩,早元竹220亩,内荡10亩,是以水稻为主农产区。
五龙村在农业上有三大特出的创新:早元竹覆盖、水稻轻型栽培与大棚草莓。
1993年搞水稻轻型栽培试验。1994年试验大棚草莓。
五龙村于1974年创办砖瓦窑。后开办领带厂、毛纺厂、爆竹厂。目前,尚有求新铸造厂,上武汽车大修厂。
五龙村有幼稚园2所。

地图信息

地址:湖州市德清县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