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软体测试计画

(2021-01-09 09:01:55) 经验
软体测试计画

软体测试计画

软体项目的测试计画是描述测试目的、範围、方法和软体测试的重点等的文档。对于验证软体产品的可接受程度编写测试计画文档是一种有用的方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软体测试计画
  • 外文名:The Plan of Software Testing
  • 类型:描述测试目的、範围等的文档
  • 测试作用:避免测试的“事件驱动”
  • 计画变更:测试资源的变更

简介

软体项目的测试计画是描述测试目的、範围、方法和软体测试的重点等的文档。对于验证软体产品的可接受程度编写测试计画文档是一种有用的方式。详细的测试计画可以帮助测试项目组之外的人了解为什幺和怎样验证产品。它非常有用但是测试项目组之外的人却很少去读它。软体测试计画作为软体项目计画的子计画,在项目启动初期是必须规划的。在越来越多公司的软体开发中,软体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测试过程也从一个相对独立的步骤越来越紧密嵌套在软体整个生命周期中,这样,如何规划整个项目周期的测试工作;如何将测试工作上升到测试管理的高度都依赖于测试计画的制定。测试计画因此也成为测试工作的赖于展开的基础。《ANSI/IEEE软体测试文档标準829-1983》将测试计画定义为:“一个叙述了预定的测试活动的範围、途径、资源及进度安排的文档。它确认了测试项、被测特徵、测试任务、人员安排,以及任何偶发事件的风险。”软体测试计画是指导测试过程的纲领性档案,包含了产品概述、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区域、测试配置、测试周期、测试资源、测试交流、风险分析等内容。藉助软体测试计画,参与测试的项目成员,尤其是测试管理人员,可以明确测试任务和测试方法,保持测试实施过程的顺畅沟通,跟蹤和控制测试进度,应对测试过程中的各种变更。

测试目标

当今任何商业软体都包含了丰富的功能,因此,软体测试的内容千头万绪,如何在纷乱的测试内容之间提炼测试的目标,是制定软体测试计画时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测试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以量化和度量的,而不是模稜两可的巨观描述。另外,测试目标应该相对集中,避免罗列出一系列目标,从而轻重不分或平均用力。根据对用户需求文档和设计规格文档的分析,确定被测软体的质量要求和测试需要达到的目标。编写软体测试计画得重要目的就是使测试过程能够发现更多的软体缺陷,因此软体测试计画的价值取决于它对帮助管理测试项目,并且找出软体潜在的缺陷。因此,软体测试计画中的测试範围必须高度覆盖功能需求,测试方法必须切实可行,测试工具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便于使用,生成的测试结果直观、準确。
软体测试计画软体测试计画

测试作用

一个好的测试计画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1、使测试工作和整个开发工作融合起来;
2、资源和变更事先作为一个可控制的风险。

测试要求

软体项目的测试计画是描述测试目的、範围、方法和软体测试的重点等的文档。对于验证软体产品的可接受程度编写测试计画文档是一种有用的方式。详细地测试计画可以帮助测试项目组之外的人了解为什幺和怎样验证产品。它非常有用但是测试项目组之外的人却很少去读它。
软体测试计画软体测试计画
依据特定的项目,在一个测试计画中可能包括下面项目:
1、标题;
2、软体标识,包括版本/发布版本号;
3、目录;
4、文档的目的和阅读人群;
5、测试的对象;
6、软体产品概述;
7、相关文档列表,例如需求规格、设计文档和其它测试计画等;
8、有关的标準和法规;
9、可追溯的需求;
10、有关的命名约定和标识约定;
11、软体项目的相关的所有部门和成员/联繫信息/职责;
12、测试项目组和人员/联繫信息/职责;
13、假设和依赖;
14、项目风险分析;
15、测试优先权和重点;
16、範围和测试限制;
17、测试描述-根据测试类型、特徵、功能、过程、系统、模组等分类;
18、输入等价类分类描述、边界值分析、错误分类;
19、测试环境-软、硬体、作业系统、其它需要的软体、数据配置、与其它系统的接口;
20、测试环境有效性分析-测试环境的不同和产品系统对测试有效性的影响;
21、测试环境建立和配置问题;
22、软体移植性考虑;
23、软体配置管理过程;
24、测试数据建立需求;
软体测试计画软体测试计画
25、系统日誌描述/错误日誌/其它的能力和工具,例如萤幕捕获工具、这对于描述bug和报告bug
是很有用的;
26、讨论任何测试人员用来发现bug或跟蹤bug的硬体、软体工具;
27、测试自动化-採用的理由和描述;
28、採用的测试工具、包括版本、补丁等;
29、测试脚本/测试代码维护过程和版本控制;
30、跟蹤和解决-工具和步骤
31、用于项目的测试度量标準;
32、报告需求和测试交付产品;
33、软体入口和出口标準;
34、初期确定的测试周期和标準;
35、测试暂停和重启标準;
36、人员分配;
37、人员岗前培训;
38、测试地点/场所;
39、测试项目组之外可用的资源和他们的作用、职责、交付、联繫人和协调等问题;
40、与所有权相关的级别、分类、安全和许可问题;
41、公开的一些问题。

具体要求

编写软体测试计画要避免一种不良倾向是测试计画的“大而全”,无所不包,篇幅冗长,长篇大论,重点不突出,既浪费写作时间,也浪费测试人员的阅读时间。“大而全”的一个常见表现就是测试计画文档包含详细的测试技术指标、测试步骤和测试用例。最好的方法是把详细的测试技术指标包含到独立创建的测试详细规格文档,把用于指导测试小组执行测试过程的测试用例放到独立创建的测试用例文档或测试用例管理资料库中。测试计画和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之间是战略和战术的关係,测试计画主要从巨观上规划测试活动的範围、方法和资源配置,而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是完成测试任务的具体战术。测试资源的变更是源自测试组内部的风险而非开发组风险,当测试资源不足或者冲突,测试部门不可能安排如此多的人手和足够时间参与测试时,在测试计画中的控制方法与测试时间不足相类似。没有测试经理愿意承担资源不足的测试工作,只能说公司本身是否具备以质量为主的体系或者项目经理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如何决定了对测试资源投入的大小,最终产品质量取决因素不仅仅在于测试经理。为了排除这种风险,除了像时间不足、测试计画变更时那样缩减测试规模等等方法以外,测试经理必须在人力资源和测试环境一栏标出明确需要保证的资源,否则,必须将这个问题作为风险记录。
软体测试计画软体测试计画

5W规则

“5W”规则指的是“What(做什幺)”、“Why(为什幺做)”、“When(何时做)”、“Where(在哪里)”、“How(如何做)”。利用“5W”规则创建软体测试计画,可以帮助测试团队理解测试的目的(Why),明确测试的範围和内容(What),确定测试的开始和结束日期(When),指出测试的方法和工具(How),给出测试文档和软体的存放位置(Where)。为了使“5W”规则更具体化,需要準确理解被测软体的功能特徵、套用行业的知识和软体测试技术,在需要测试的内容里面突出关键部分,可以列出关键及风险内容、属性、场景或者测试技术。对测试过程的阶段划分、文档管理、缺陷管理、进度管理给出切实
可行的方法。
软体测试计画软体测试计画
就通常软体项目而言,基本上採用“瀑布型”开发方式,这种开发方式下,各个项目主要活动比较清晰,易于操作。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为“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实施-维护”。然而,在制定测试计画时候,有些测试经理对测试的阶段划分还不是十分明晰,经常性遇到的问题是把测试单纯理解成系统测试,或者把把各类型测试设计(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测试数据準备)全部放入生命周期的“测试阶段”,这样造成的问题是浪费了开发阶段可以并行的项目日程,另一方面造成测试不足。
相应阶段可以同步进行相应的测试计画编制,而测试设计也可以结合在开发过程中实现并行,测试的实施即执行测试的活动即可连贯在开发之后。值得注意的是: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往往由开发人员承担,因此这部分的阶段划分可能会安排在开发计画而不是测试计画中。

评审更新机制

测试计画写作完成后,如果没有经过评审,直接传送给测试团队,测试计画内容的可能不準确或遗漏测试内容,或者软体需求变更引起测试範围的增减,而测试计画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误导测试执行人员。测试计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编写人员可能受自身测试经验和对软体需求的理解所限,而且软体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最初创建的测试计画可能是不完善的、需要更新的。需要採取相应的评审机制对测试计画的完整性、正确性、可行性进行评估。例如,在创建完测试计画后,提交到由项目经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市场经理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审阅,根据审阅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正和更新。测试计画改变了已往根据任务进行测试的方式,因此,为使测试计画得到贯彻和落实,测试组人员必须及时跟蹤软体开发的过程,对产品提交测试做準备,测试计画的目的,本身就是强调按规划的测试战略进行测试,淘汰以往以任务为主的临时性。在这种情况下,测试计画中强调对变更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计画变更

变更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计画的变更;
软体测试计画软体测试计画
2、需求的变更;
3、测试产品版本的变更;

测试风险

测试阶段的风险主要是对上述变更所造成的不确定性,有效的应对这些变更就能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要想计画本身不成为空谈和空白无用的纸质文档,对不确定因素的预见和事先防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项目计画的变更,除了测试人员及时跟进项目以外,项目经理必须认识到测试组也是项目成员,因此必须把这些变更信息及时通知到项目组,使得整个项目得到顺延。项目计画变更一般涉及都是日程变更,令人遗憾的是,往往为了进度的原因,交付期限是既定的,项目经理不得不减少测试的时间,这样,执行测试的时间就被压缩了。在这种情况下,测试经理常常固执的认为进度缩减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向上级通报并主观认为产品质量一定会下降,这种做法和想法不一定是正确的。

规避风险

规避风险的办法可能有:
一、项目组的需求和实施人员参与系统测试;二、抽调不同模组开发者进行交叉系统测试或借用其他项目开发人员;
三、组织客户方进行确认测试或发布β版本。
软体测试计画软体测试计画
儘管上面儘可能的描述了测试计画如何制定才能“完美”,但是还存在的问题是对测试计画的管理和监控。一份计画投入再多的时间去做也不能保证按照这份计画进行实施。好的测试计画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是对测试计画的执行。对小项目而言,一份更易于操作的测试计画更为实用,对中型乃至大型项目来看,测试经理的测试管理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要确保计画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测试经理的人际谐调能力,项目测试的操作经验、公司的质量现状都能够对项目测试产生足够的影响。另外,计画也是“动态的”。不必要把所有的因素都可能囊括进去,也不必要针对这种变化额外製定“计画的计画”,测试计画制定不能在项目开始后束之高阁,而是紧追项目的变化,实时进行思考和贯彻,根据现实修改,然后成功实施,这才能实现测试计画的最终目标——保证项目最终产品的质量。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