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皮数桿是施工时控制层高、砌砖皮数和各构件安装标高等用的工具,如下图所示。
皮数桿皮数桿一般用断面为50mm×50mm的松木製作,长度要大于一个楼层高度,四面刨直刨光,上面划出楼层标高、构件位置及砖的皮数。
划皮数桿前,必须熟悉建筑平面图及剖面图,了解各楼层的门窗、圈樑、过梁、大梁、楼板等的标高,并据实量出砖的平均厚度(一般选取10块砖厚度的平均值)。
划皮数桿时,先根据剖面图将各构件的标高及厚度在桿上划出,并注明名称及图例符号,然后在相应构件标高之间等分砖的皮数。要使构件标高之间恰为整皮数,可用调整灰缝厚度的方法来解决。灰缝厚度一般控制在8~12mm之间,不宜过大或过小。皮数桿上的楼、地面标高用红线划出,其余均用墨线划出。
在墙的转角处、交接处的皮数桿,要划出两面(即纵、横墙的皮数),其他均划一面。
皮数桿划好后,要在桿上注明房号、楼层及设立位置,以方便识别。
皮数桿的使用
皮数桿一般都立在建筑物的转角或隔墙处。钉立皮数桿时,先靠基础打一大木桩,用水準仪测出±0.000的标高位置,并画出一条横线作为标誌,然后把皮数桿上的±0.000与木桩上的±0.000相对齐,用大钉将皮数桿竖直钉立于大木桩上,并加两道斜撑撑牢桿身。皮数桿钉好后要用水準仪检测,并用垂球校正皮数桿的竖直。
为了施工方便,採用里脚手架砌砖时,皮数桿应立在墙外侧;如採用外脚手架作业,皮数桿应立于墙的内侧;如採用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柱间墙时,每层皮数可直接画在构件上,而不立皮数桿。
一般在建筑施工中,常用悬吊垂球法将轴线逐层向上投测。做法是:将较重的垂球悬吊在楼板或柱顶边缘,当垂球尖对準基础上的定位轴线时,线在楼板或柱顶边缘的位置就是楼层轴线端点的位置,画一短线作为标誌。同样投测轴线另一端点,两端的连线即为定位轴线。按同样的方法投测其他轴线,再用钢尺校核各轴线间距然后继续施工,并把轴线逐层自下而上传递。为了减少误差累积,在每砌二、三层后,用经纬仪把地面上的轴线投测到楼板或柱上去,以校核逐层传递的轴线位置是否正确。
砌砖工程準备
(一)材料準备
施工用的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
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5%~8%。含水率以水重占乾砖重的百分数计。
施工中如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应考虑砌体强度的降低,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并按此设计配合比。实际施工中,所採用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比原设计的水泥混合砂浆强度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并按此强度等级重新设计配合比。
(二)放线、製作皮数桿
基础施工前,应在建筑物的主要轴线部位设定标誌板(俗称龙门板),标誌板上应标明基础的轴线、底宽,墙身的轴线及厚度,底层地面标高等。并用準线和线坠将轴线及基础底宽放到基础垫层表面上。砌筑基础前,必须用钢尺校核放线尺寸,轴线长度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轴线长度允许偏差基础垫层表面如有局部不平,高差超过30mm处套用C15以上的细石混凝土找平后方可砌筑,不得仅用砂浆填平。
用方木或角钢製作皮数桿,并根据设计十要求、砖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桿上标明砖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在基础皮数桿上,竖向构造包括:底层室内地面、防潮层、大放脚、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墙身皮数桿上,竖向构造包括:楼面、门窗洞口、过梁、圈樑、楼板、梁及梁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