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分子生物学(袁红雨编着图书)

(2021-06-09 23:53:41) 经验

分子生物学(袁红雨编着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分子生物学
  • 作者:袁红雨
  • ISBN:978-7-122-14624-3
  • 页数:318页
  •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图书信息

分子生物学
袁红雨 主编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 书号:978-7-122-14624-3
开本: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318页

内容简介

全书共12章,分为5个部分。第1、2章着重介绍了核酸和基因组的结构;第3~5章讲述了DNA的複製、突变和重组;第6~8章系统分析了基因的表达过程,内容涉及RNA的生物合成、转录后加工以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加工;第9、10章论述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第11、12章对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进行了专题介绍,内容包括核酸的分离、纯化、检测和杂交,基因克隆,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测序和基因组测序,基因表达分析以及蛋白质组学研究等。
全书可供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

图书目录

第1章核酸的结构与性质
11DNA的结构
111DNA的化学组成
112DNA双螺旋
113DNA结构的多态性
12DNA超螺旋
121超螺旋DNA
122共价闭合环状DNA的拓扑结构
123超螺旋密度
124拓扑异构酶
125嵌入剂
13DNA的变性和复性
131DNA变性
132复性
14RNA结构
第2章基因组DNA
21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和染色体
211原核生物基因组的遗传结构
212原核生物的染色体
22真核生物的基因组
221真核生物的C值矛盾与非编码DNA
222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序列组分
23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和染色质
231组蛋白
232核小体
233从核小体到中期染色体
234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
235真核生物染色体DNA上的几个重要元件
24核外基因组
241质粒基因组
242线粒体基因组
243叶绿体基因组
第3章DNA的複製
31DNA複製的一般特徵
311半保留複製
312複製起点与複製子
313DNA合成的引发
314半不连续複製
315滚环複製与D环複製
32大肠桿菌染色体DNA的複製
321複製的起始
322複製的延伸
323複製的终止
324複製起始调控
33真核生物DNA複製
331SV40 DNA的複製
332真核生物基因组複製的调控
333核小体的组装
334端粒DNA複製
34反转录
341反转录病毒的结构
342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
343反转录过程
344原病毒DNA的整合
第4章DNA的突变、损伤和修复
41DNA突变
411突变的主要类型
412突变的产生
413正向突变、回复突变与突变的校正
414突变热点
42DNA修复
421光复活
422烷基的转移
423核苷酸切除修复
424硷基切除修复
425错配修复
426极小补丁修复
427重组修复
428SOS反应
429真核生物的DNA修复
第5章DNA重组
51同源重组
511同源重组的分子模型
512大肠桿菌的同源重组
513真核细胞的同源重组
514交配型转换
515基因转换
52位点特异性重组
53转座
531DNA转座子
532反转录转座子
533Mu噬菌体
第6章RNA的生物合成
61原核生物的转录机制
611大肠桿菌RNA聚合酶
612σ70启动子
613原核生物的转录
62真核生物的转录机制
621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622RNA Pol Ⅰ基因的转录
623RNA Pol Ⅲ基因的转录
624RNA Pol Ⅱ基因的转录
第7章转录后加工
71真核生物前体mRNA的加工
7115′端加帽
7123′端加尾
713剪接
714RNA编辑
715RNA运出细胞核
72mRNA降解
721原核生物mRNA的降解
722真核生物mRNA的降解
73前体rRNA和前体tRNA的加工
731原核生物rRNA前体的加工
732真核生物rRNA前体的加工
733原核生物tRNA前体的加工
734真核生物tRNA前体的加工
74四种内含子的比较
741细胞核前体mRNA的GUAG型内含子
742Ⅰ型内含子
743Ⅱ型内含子
744真核生物前体tRNA内含子
第8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81遗传密码
811遗传密码是三联体
812遗传密码的破译
813密码子的特性
82tRNA
821tRNA分子的二级结构
822tRNA分子的三级结构
823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
83氨醯tRNA合成酶
831氨醯tRNA合成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832氨醯tRNA合成酶的分类
833氨醯tRNA合成酶对tRNA的识别
834氨醯tRNA合成酶的校正功能
84核糖体
841核糖体的结构
842核糖体循环
843肽醯转移酶反应
85多肽链的合成
851原核生物多肽链的合成
852真核生物多肽链的合成
86反式翻译
861tmRNA的结构与功能
862反式翻译的分子模型
87程式性核糖体移码
88硒代半胱氨酸
89吡咯赖氨酸
810依赖翻译的mRNA质量监控
8101无义密码子介导的mRNA降解
8102无终止密码子介导的mRNA降解
811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812蛋白质翻译后加工
8121蛋白质的摺叠
8122蛋白质的化学修饰
8123蛋白质的酶解切割
8124内含肽与蛋白质拼接
813蛋白质的定向与分拣
8131翻译转运途径
8132翻译后转运途径
814蛋白质的降解
8141溶酶体降解途径
8142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第9章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91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
911转录起始调控
912转录终止阶段的调控
92翻译水平的调控
921反义RNA
922核糖体蛋白的自体控制
923一些mRNA分子必须经过切割才能被翻译
924严紧反应
93核开关
94DNA重排对基因转录的调控
95λ噬菌体调控级联
951裂解周期中的级联调控
952溶源生长的自体调控
953溶源生长建立的分子机制
954裂解生长和溶源生长的选择
955前噬菌体的诱导
第10章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101染色质的结构与基因表达
1011位置效应
1012活性染色质的形态特徵
1013染色质结构的调节
1014染色质结构的区间性
102DNA甲基化与基因组活性调控
1021真核生物DNA的甲基化
1022DNA甲基化与基因沉默
1023DNA甲基化与基因组印记
1024X染色体失活
103真核生物的特异性转录因子
1031转录因子的分离与鉴定
1032转录因子的功能域
104转录因子的作用方式
1041活化子
1042抑制子
105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
1051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
1052信号分子对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
106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
107翻译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
1071mRNA结合蛋白对翻译的调控
1072翻译激活因子对翻译的激活作用
108DNA重排与抗体基因的组装
1081抗体的分子结构
1082抗体基因的结构及其重排
109RNA介导的基因沉默
1091RNA干扰
1092转录后基因沉默
1093双链RNA对基因组的调节
1094微小RNA
第11章分子生物学方法Ⅰ
111核酸的分离、纯化、检测和杂交
1111DNA的分离和纯化
1112DNA凝胶电泳
1113脉冲场凝胶电泳
1114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1115DNA的化学合成
1116完整基因的化学合成
1117肽核酸
1118用紫外线检测DNA和RNA的浓度
1119核酸的放射性标记
11110放射性标记DNA的检测
11111DNA和RNA的萤光检测
11112用生物素和地高辛标记DNA
11113Southern和Northern印迹杂交
11114萤光原位杂交
11115分子信标
112基因克隆
1121工具酶
1122基因克隆的载体
1123基因文库
113聚合酶链式反应
1131PCR简介
1132简併引物
1133反向PCR
1134PCR产物的克隆
1135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1136反转录PCR
1137差异显示PCR
1138快速cDNA末端扩增
1139定点突变
11310PCR介导产生融合基因
11311实时萤光定量PCR
第12章分子生物学方法Ⅱ
121DNA测序和基因组测序
1211DNA测序
1212基因组测序
122基因表达分析
1221报告基因
1222上游序列的缺失分析
1223确定上游调控区中的蛋白质结合位点
1224转录起始位点的确定
1225转录组分析
123蛋白质组学
1231蛋白质电泳
1232双向PAGE电泳
1233蛋白质Western印迹
1234蛋白质标籤系统
1235噬菌体展示
1236酵母双杂交系统
1237免疫共沉澱
参考文献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