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医科大学化学(上册)

(2021-03-01 01:52:34) 经验
医科大学化学(上册)

医科大学化学(上册)

《医科大学化学(上册)》是2003年8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陈启元、梁逸曾编辑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医科大学化学(上册)
  • 作者:陈启元、梁逸曾 主编
  • ISBN:7-5025-4552-2 
  • 类别:教材 >> 本科 >> 本科医药 
  • 页数:400页
  • 定价:¥36.0元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3年8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出版信息

作者:陈启元、梁逸曾 主编
出版日期:2003年8月
书号:7-5025-4552-2
开本:16
装帧:平膜
版次:1版1次
页数:400页

内容简介

本书编写主要强调如何向医科学生展现化学学科的整体知识框架,使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但对化学学科有一个整体知识框架和组成化学学科的主要知识点有较好了解,而且还对化学学科与医学和生物学的相互关係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是生物医学的重要基础。本书给出了化学中常用的重要化学英文名词,并在每章后配有与内容相关的英文阅读材料,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本书共11章。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配合物化学、化学热力学基本定律与函式、溶液体系热力学——化学势、化学平衡及相平衡的热力学原理、化学反应速率、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胶体化学、元素化学、化学分析法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原子结构1
第一节原子与元素1
一、原子的内部组成1
二、原子内部微粒的物理量2
三、元素与核素3
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4
第二节微观粒子的特徵4
一、微观粒子的量子化特徵5
二、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8
三、不确定关係10
第三节单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11
一、薛丁格方程11
二、四个量子数13
三、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图像14
第四节多电子原子的结构18
一、禁止效应18
二、钻穿效应19
三、近似能级图19
四、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0
五、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22
六、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23
第五节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5
一、原子半径及其变化规律25
二、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27
三、电子亲和能28
四、元素电负性30
五、元素的化合价32
英文阅读材料33
习题34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36
第一节共价键与分子结构36
一、共价键理论36
二、分子的几何构型40
三、分子轨道理论46
四、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51
第二节晶体结构概述55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层次55
二、晶体与非晶体56
三、晶体内部结构的表示方法56
第三节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59
一、原子晶体59
二、分子晶体59
第四节金属键与金属晶体60
一、金属键理论60
二、金属晶体62
第五节离子键与离子晶体64
一、离子键理论64
二、离子晶体68
三、晶体的其他类型70
英文阅读材料72
习题74
第三章配合物化学76
第一节配合物的基本概念76
一、配合物的组成76
二、配合物的类型78
三、配合物的命名80
四、配合物的异构现象81
第二节配合物的价键理论84
一、配位键的形成84
二、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与杂化方式的关係84
三、中心离子杂化类型与电子结构的关係85
四、配合物的磁性86
第三节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87
一、中心离子d轨道的能级分裂87
二、中心离子d轨道上电子的分布89
三、晶体场理论的套用91
第四节配合物的套用94
一、医药方面的套用94
二、生物方面的套用95
三、化学方面的套用95
四、冶金方面的套用95
五、其他方面的套用95
英文阅读材料96
习题97
第四章化学热力学基本定律与函式99
第一节热力学的常用术语99
一、体系与环境99
二、状态与状态函式100
三、过程与途径100
四、热力学能101
五、热和功101
第二节能量守恆和化学反应热效应104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104
二、热化学——化学反应过程的ΔU和ΔH106
第三节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113
一、自发过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114
二、熵和熵变115
第四节吉布斯自由能判据与标準自由能变ΔrGm120
一、吉布斯自由能与吉布斯自由能判据120
二、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与标準自由能变ΔrGm122
第五节生物体系热力学简介125
英文阅读材料128
习题129
第五章溶液体系热力学——化学势132
第一节溶液的概念132
一、物质的状态132
二、溶液的概念133
第二节偏摩尔量与化学势133
一、偏摩尔量的概念133
二、化学势(μ)135
第三节不同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元的化学势136
一、混合理想气体中各组元的化学势136
二、凝聚态非溶液化多组元混合体系中组元的化学势137
三、凝聚态溶液体系中各组元的化学势137
第四节化学势的套用及稀溶液的依数性141
一、分配平衡141
二、理想溶液混合热力学性质142
三、稀溶液混合热力学及依数性143
四、非稀溶液热力学148
英文阅读材料149
习题150
第六章化学平衡及相平衡的热力学原理153
第一节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153
一、均相反应的等温方程式153
二、多相反应的等温方程式154
三、反应等温方程式的套用155
第二节化学平衡与标準平衡常数155
一、标準平衡常数155
二、标準平衡常数K与标準反应商J的比较156
三、实验平衡常数157
四、多重平衡158
五、化学平衡的移动158
六、勒夏特列原理160
第三节酸硷理论与酸硷平衡160
一、 酸硷理论简介160
二、水溶液中的酸硷平衡164
三、酸硷溶液pH的计算170
四、缓冲溶液174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沉澱溶解平衡182
一、溶度积常数182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係183
三、溶度积规则184
四、沉澱平衡的移动185
第五节配 位 平 衡189
一、配位平衡常数189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191
第六节相律与相图194
一、相律194
二、单元系相平衡热力学196
三、单元系相图197
英文阅读材料202
习题204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207
第一节化学动力学发展概况和基本术语207
一、化学动力学发展概况207
二、化学动力学基本术语208
第二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方程式211
一、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质量作用定律211
二、複杂反应的速率方程式212
三、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213
四、由实验确定反应速率方程式的简单方法——初始速率法214
第三节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及其特徵215
一、一级反应215
二、二级反应217
三、零级反应218
四、反应级数的确定219
第四节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19
一、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类型219
二、阿伦尼乌斯方程式220
三、阿伦尼乌斯方程的套用220
第五节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221
一、碰撞理论221
二、过渡态理论简介223
第六节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25
一、催化概念及其特徵225
二、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226
三、酶催化227
四、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简介228
英文阅读材料229
习题230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233
第一节电解质的导电机理233
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233
二、离子互吸学说233
三、离子活度和活度係数234
四、离子强度235
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36
一、氧化值(又称氧化数)236
二、氧化还原反应237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237
第三节原电池与电极电势238
一、原电池238
二、电极电势240
第四节电池电动势与反应Gibbs自由能的关係242
第五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因素与Nernst方程式242
一、Nernst方程式242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因素243
第六节电极电势的套用246
一、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246
二、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246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247
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247
五、求平衡常数和溶度积常数248
六、元素的标準电势图及其套用249
七、水的电势pH图251
第七节医学上的电化学252
英文阅读材料253
习题255
第九章胶体化学258
第一节分散系的分类258
一、按照分散系的相数分类258
二、按分散度分类258
第二节表面自由能与吸附作用260
一、比表面和表面自由能260
二、固体表面上的吸附262
三、液体表面的吸附264
第三节溶胶及其基本性质267
一、溶胶的动力学性质267
二、溶胶的光学性质268
三、溶胶的电学性质270
四、胶团结构272
五、溶胶的相对稳定性与聚沉273
第四节高分子化合物溶液276
一、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形成与性质276
二、高分子电解质溶液278
三、膜平衡280
第五节表面活性剂与乳状液282
一、表面活性剂282
二、乳状液284
第六节凝胶285
一、凝胶与胶凝285
二、凝胶的分类285
三、凝胶的性质286
第七节生命与胶体化学287
一、增加药物分散度可以直接改善治疗效果287
二、利用电泳分离和研究蛋白质287
三、胶粒的扩散与“人工肾”的原理288
四、唐南平衡在医学和生物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88
五、凝胶和凝胶膜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288
六、乳状液和乳化剂在生命科学中的实际套用288
七、製药工业中常利用表面活性剂作为增溶剂289
八、表面活性剂的胶束溶液及其界面吸附层已成为生命科学中的极佳膜模拟
体系289
英文阅读材料289
习题290
第十章元素化学292
第一节元素概论292
一、地球上的元素292
二、单质294
第二节非金属化合物299
一、氢的化合物299
二、稀有气体的化合物300
三、氧和硫的化合物301
四、卤素与卤素的化合物308
五、氮、磷和砷310
六、碳和硅316
七、硼的化合物319
第三节金属化合物320
一、主族的金属元素化合物320
二、副族元素化合物324
三、金属废水的处理336
英文阅读材料338
习题339
第十一章化学分析法343
第一节概论343
一、化学分析中的误差概念343
二、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343
三、误差的表示方法344
四、提高分析结果準确度的方法345
五、滴定分析法345
第二节酸硷反应与酸硷滴定法346
一、酸硷反应346
二、酸硷溶液中各型体分布347
三、酸硷溶液pH的计算348
四、酸硷缓冲溶液350
五、酸硷滴定指示剂350
六、酸硷滴定曲线351
第三节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354
一、EDTA及其螯合物354
二、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355
三、金属离子指示剂357
四、配位滴定358
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360
一、氧化还原反应360
二、氧化还原滴定原理361
三、氧化还原的预处理363
四、氧化还原滴定方法363
第五节沉澱反应,沉澱滴定和重量分析法365
一、溶度积365
二、沉澱的形成366
三、沉澱滴定法367
四、重量分析法368
第六节有机化学分析概论369
一、概述369
二、有机化学分析的一般步骤369
三、有机定量分析的特点371
第七节化学分析在医学、药学中的套用371
一、医学中的套用372
二、药学中的套用372
英文阅读材料373
习题374
附录377
附录129815K的标準摩尔生成热、标準摩尔生成自由能和标準摩尔熵377
附录229815K的标準摩尔燃烧热378
附录3弱酸及其共轭硷在水中的解离常数378
附录4配合物的稳定常数379
附录5氨羧配合剂类配合物的稳定常数383
附录6EDTA的lgαY(H)值384
附录7标準电极电势385
附录8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387
附录9常用缓冲溶液388
附录10离子的活度係数389
附录11常用基準物质的乾燥条件和套用389
参考文献391
元素周期表;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