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材料力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2021-01-12 04:05:43) 经验
材料力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材料力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材料力学(第2版)》一书的作者是范钦珊、殷雅俊、虞伟建,出版时间是2013-11-26。

基本介绍

  • 书名:材料力学(第2版)
  • 作者:范钦珊、殷雅俊、虞伟建
  • ISBN:9787302178286
  • 定价:29元
  • 出版时间:2013-11-26
  • 装帧:平装
  • 印次:2-8
  •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图书简介

本书分为基础篇和专题篇,共12章。基础篇包括反映材料力学基本要求的轴向拉压桿件、材料的力学性能、连线件的剪下与挤压、圆轴扭转、弯曲强度与刚度、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压桿稳定等教学内容,共9章;专题篇包括能量法、简单静不定系统、动载荷与疲劳强度等教学内容,共3章,供不同院校选用。根据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基础篇所需教学时数约为32~48;专题篇所需教学时数约为16~24.
本书注重基本概念,而不追求冗长的理论推导与烦琐的数字运算,引入了大量涉及广泛领域的工程实例以及与工程有关的例题和习题。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材料力学课程的教材

前言

本书第1版自2004年出版以来受到很多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同学以及业余读者的厚爱,已连续印刷了6次。同时,广大读者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修改要求和具体意见。
着者最近几年在全国7个大区(东北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在西北工业大学、华北在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在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在重庆大学、华南在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学的同时,对我国高等学校“材料力学”的教学状况和对“材料力学”教材的需求进行了大量调研,与全国500多名基础力学教师以及近2000名同学交换关于“材料力学”教材使用和修改的意见。通过上述调研,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当初编写教材的理念基本上是正确的,这就是:在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学内容加以精选,儘量压缩教材篇幅,同时进行包括主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电子教材--电子教案与电子书等在内的教学资源一体化的设计,努力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同学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服务。
本书是在上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培养计画和教学基本要求,从一般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删去大部分院校不需要的教学内容。在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对于传统内容进一步加以精选,大大压缩教材篇幅,以满足60学时左右“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删去了“新材料的材料力学概述”一章;新增“简单的静不定系统”一章;将原来的第2、3两章合併为一章,新增加“连线件的剪下与挤压强度计算”作为第3章;将“梁的强度问题”一章分解为两章--“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和“梁的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第二,改写了部分章节,主要有: “材料力学概述”一章中,增加了内力分量以及内力分量与应力的关係等内容;“梁的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一章中增加了弯曲剪应力的分析过程;“材料力学中的能量方法”一章中重写了虚位移一节。第三,替换了部分例题和习题,进一步降低了难度。
修订后本书依然分为基础篇与专题篇,共12章。基础篇共9章,包括: 第1章材料力学概述,第2章轴向载荷作用下桿件的材料力学问题,第3章连线件的剪下与挤压强度计算,第4章圆轴扭转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第5章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第6章梁的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第7章梁的变形分析与刚度问题,第8章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工程套用,第9章压桿的稳定问题;专题篇共3章,包括: 第10章材料力学中的能量方法,第11章简单的静不定系统,第12章动载荷与疲劳强度概述。其中带*的章节教师可根据情况选用。
为了保持教材建设的连续性,本书第2版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殷雅俊教授担任第2主编。殷雅俊教授系清华大学“国家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负责人、“国家力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副主任、国家精品课程“材料力学”负责人,长期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坚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与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他的加入将会确保不断提高本书质量,不断反映“材料力学”教学的最新成果。同时,还邀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虞伟建副教授参与第2版的编着工作,因此,本书第2版也反映了最近几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教育与教学的成果。
21世纪新事物层出不穷,没有也不应该有一成不变的教材,我们将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以不断提高“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质量为己任,不断地从理念、内容、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对“材料力学”教材加以修订,使之日臻完善。
衷心希望关爱本书的广大读者继续对本书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宝贵意见。

目录

基 础 篇
第1章 材料力学概述3
1.1 “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3
1.2 桿件的受力与变形形式4
1.3 工程构件静力学设计的主要内容5
1.4 关于材料的基本假定6
1.5 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徵 7
1.6 材料力学的分析方法9
1.7 内力与内力分量9
1.8 应力及其与内力分量之间的关係10
1.9 应变以及应力-应变关係11
1.10 结论与讨论13
习题14
第2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桿件的材料力学问题17
2.1 轴力与轴力图17
2.2 轴向载荷作用下桿件横截面上的应力20
2.3 最简单的强度问题22
2.4 轴向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分析与计算26
2.5 两种典型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29
2.6 两种典型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34
2.7 结论与讨论35
习题40
第3章 连线件的剪下与挤压强度计算47
3.1 铆接件的强度失效形式及相应的强度计算方法47
3.2 焊缝强度的剪下假定计算51
3.3 结论与讨论55
习题55
第4章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59
4.1 外加扭力矩、扭矩与扭矩图59
4.2 剪应力互等定理 剪下胡克定律61
4.3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析与强度设计62
4.4 圆桿扭转时的变形及刚度条件70
4.5 结论与讨论72
习题74
第5章 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77
5.1 工程中的弯曲构件77
5.2 梁的内力及其与外力的相互关係78
5.3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81
5.4 剪力图与弯矩图84
5.5 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係87
*5.6 刚架的内力与内力图91
5.7 结论与讨论93
习题95
第6章 梁的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99
6.1 与应力分析相关的截面图形几何性质99
6.2 平面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105
6.3 梁的强度计算116
*6.4 弯曲剪应力分析122
6.5 斜弯曲的应力计算与强度设计130
6.6 弯矩与轴力同时作用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135
6.7 结论与讨论139
习题145
第7章 梁的变形分析与刚度问题151
7.1 梁的变形与梁的位移151
7.2 梁的小挠度微分方程及其积分153
7.3 叠加法确定梁的挠度与转角158
7.4 梁的刚度问题166
7.5 简单的静不定梁168
7.6 结论与讨论171
习题174
第8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工程套用179
8.1 应力状态的基本概念179
8.2 平面应力状态任意方向面上的应力181
8.3 应力状态中的主应力与最大剪应力184
8.4 应力圆及其套用189
8.5 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係193
8.6 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194
8.7 强度理论概述196
8.8 关于脆性断裂的强度理论197
8.9 关于屈服的强度理论199
8.10 圆轴承受弯曲与扭转共同作用时的强度计算202
8.11 圆柱形薄壁容器的应力分析与强度设计简述207
8.12 结论与讨论209
习题212
第9章 压桿的稳定问题217
9.1 压桿稳定的基本概念217
9.2 两端铰支压桿的临界载荷 欧拉公式219
9.3 不同刚性支承对压桿临界载荷的影响221
9.4 临界应力与临界应力总图222
9.5 压桿稳定性设计的安全因数法228
9.6 结论与讨论231
习题234
专 题 篇
第10章 材料力学中的能量方法241
10.1 基本概念241
10.2 互等定理244
10.3 虚位移原理、各种受力形式下内力虚功的表达式247
10.4 莫尔方法251
10.5 套用于直桿的图乘法254
10.6 结论与讨论258
习题259
第11章 简单的静不定系统261
11.1 静不定系统的几个基本概念261
11.2 力法与正则方程263
11.3 对称性与反对称性在求解静不定问题中的套用265
11.4 空间静不定结构的特殊情形268
11.5 图乘法在求解静不定问题中的套用269
11.6 结论与讨论274
习题275
第12章 动载荷与疲劳强度概述279
12.1 等加速度直线运动时构件上的惯性力与动应力279
12.2 旋转构件的受力分析与动应力计算280
12.3 构件上的冲击载荷与冲击应力计算284
12.4 疲劳强度概述288
12.5 疲劳极限与应力-寿命曲线293
12.6 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294
12.7 基于无限寿命设计方法的疲劳强度296
12.8 结论与讨论298
习题300
附录303
附录A 型钢规格表305
附录B 习题答案320
附录C
索引328
参考文献335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