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2010年9月,学院主体搬迁进驻大学新校区后,学校拨给专项经费予以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焕然一新,中心成立以来,学校投入“211”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等购入了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中心下设基础化学实验室、药物化学实验室、生药学实验室、药剂学实验室、药物分析实验室、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实验动物室和药学仪器室等。
中心的发展依託延边大学药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药学学科创建于1976年10月,已有35年的历史,于2005年获得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同年药物化学学科获得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得药学专业硕士的资格,其中药物化学学科现为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生药学学科现为校重点学科,敖东药业集团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在这里。
中心所依託的实验室有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化学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生药学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中药药剂学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朝药活性筛选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朝药质量分析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等4个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和吉林省卫生厅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延边医药研究中心等。
中心以中青年教职员为骨干,已经形成了一个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并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和实践科研能力的教学团队。中心现有专职人员16名,兼职实验教师20名,其中,教授13名;副高职称人员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17名,具有硕士学位的12名。教师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吉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3人,吉林省卫生厅拔尖创新人才2人,吉林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吉林省杰出青年1人,延边大学长白山学者2人等。
中心成员取得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教学成果。近几年来,承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重点课题等10余项,发表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13篇,获各级各类教学奖4项,公开出版各类教材9部,入选教育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2本,自编实验教材16部。
成果
5年,中心成员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科技部重大创新药物研製项目2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0项、教育部项目8项、地厅级项目9项及校级和横向课题19项,研究经费达1300余万元。保健食品“延中甘宝”和“注射用熊胆粉”等4项科研成果转让给了企业。
中心成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6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7篇,核心期刊154篇。获得专利6项,正在申请专利6项;19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举办各种大型学术会议4次。
中心承担了3个学院8个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年均实验人学时数达9.4万。中心实验用房使用面积3200 m2,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有980台(件),总价值1300余万元。
中心以培养高水平少数民族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複合型套用性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建立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对本科实验教学的不同要求,中心成员结合区域特色与科研成果,对实验课程做了有益的探索。
经过多年建设,延边大学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实验环境优美;实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研究活跃;管理科学,教师队伍稳定。“中心”开放性和创新性特色鲜明,对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以及东北亚的药学人才培养均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形成了良好的辐射和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