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是2008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蔡广新。
基本信息
工程力学
所属类别
教材 >> 高职 >> 高职机械
作者:蔡广新 主编
出版日期:2008年1月 书号:978-7-122-01514-3
开本: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260页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静力学,旋转构件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材料力学,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并且列举了大量典型实例,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静力分析基础
第一节 静力分析基本概念
一、力的概念
二、力系
三、刚体的概忿
四、力矩的概念
五、力偶的概念
第二节 静力分析基本公理
一、二力平衡公理
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三、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四、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
五、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反力
一、柔体约束
二、光滑接触面约束
三、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四、铰链支座约束
第四节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习题
第二章平面基本力系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一、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第二节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二、合力投影定理
三、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四、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第三节 平面力偶系
一、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二、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习题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第一节 力向一点平移
第二节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第三节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分析 合力矩定理
第四节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套用
第五节 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第六节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简介
一、滑动摩擦
二、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第七节 滚动摩擦简介
习题
第四章 空间力系和重心
第一节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套用
一、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二、力对轴之矩
三、合力矩定理
四、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式
第二节 重心和形心
一、重心的概念
二、重心和形心的坐标公式
三、分割法确定组合图形的形心
习题
第五章 旋转构件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
第一节 定轴转动刚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一、刚体的转角
二、刚体的转动速度
三、刚体的转动加速度
第二节 定轴转动刚体的动静法
一、质点惯性力的概念
二、质点的动静法
三、定轴转动刚体的动静法
第三节 功率与机械效率
一、力对移动构件所作的功
二、力对转动构件所作的功
四、机械效率
习题
第六章 桿件的轴向拉伸与压缩
第一节 构件承载能力概述
一、构件的承载能力
二、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三、桿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第三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
一、内力的概念
二、截面法求轴力
三、轴力图
第四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一、应力的概念
二、横截面上的应力
第五节 拉(压)桿的变形
一、纵向变形,胡克定律
二、横向变形,泊松比
第六节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一、低碳钢的拉伸试验
二、灰铸铁的拉伸试验
三、其他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第七节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一、塑性材料
二、脆性材料
第八节 拉(压)桿斜截面上的应力
一、斜截面上的应力
二、切应力互等定理
第九节 拉(压)桿的强度计算
第十节 应力集中的概念
第十一节 简单拉(压)超静定问题
一、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二、装配应力
三、温度应力
第十二节 连线件的实用计算
一、剪下的实用计算
二、挤压的实用计算
三、焊缝的实用计算
习题
第七章 圆轴扭转
第一节 圆轴扭转时的内力
一、扭矩和扭矩图
二、剪下胡克定律
第二节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一、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二、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
第三节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计算
一、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二、圆轴扭转时的刚度计算
习题
第八章 梁的弯曲强度
第一节 概述
一、平面弯曲的概念
二、梁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弯曲内力
一、剪力和弯矩
二、剪力图和弯矩图
三、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之间的微分关係
第三节 弯曲正应力
一、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二、惯性矩
三、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套用
第四节 弯曲切应力简介
一、矩形截面梁
二、工字形截面梁
三、其他横截面梁
四、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套用
第五节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一、减小最大弯矩
二、提高弯曲截面係数
三、等强度梁
第六节 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习题
第九章 梁的弯曲刚度
第一节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一、挠度和转角
二、挠度y与转角Q的关係
三、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第二节 积分法求梁的位移
第三节 叠加法求梁的位移
第四节 梁的刚度计算 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
一、梁的刚度计算
二、提高梁刚度的措施
第五节 简单超静定梁
习题
第十章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第一节 点的应力状态
一、应力状态的概念
二、一点应力状态的研究方法
三、主平面和主应力
四、应力状态的分类
第二节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一、解析法
二、图解法
第三节 三向应力状态及最大切应力
第四节 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係
一、广义胡克定律
二、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係
第五节 强度理论与弯扭组合变形
一、强度理论
二、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
习题
舅十一章 压桿稳定
第一节 压桿稳定的概念
第二节 细长压桿的临界载荷
一、两端铰支细长压桿的临界载荷
二、其他约束情况下细长压桿的临界载荷
第三节 压桿的临界应力
一、细长压桿的临界应力
二、欧拉公式的适用範围
三、经验公式
第四节 压桿的稳定性计算
第五节 提高压桿承载能力的措施
一、合理选择材料
二、减小压桿柔度
习题
第十二章 动载荷与交变应力简介
第一节 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动时的应力计算
一、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应力计算
二、构件作匀速转动时的应力计算
第二节 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
一、冲击的概念
二、冲击过程的假设
三、冲击应力的汁算
四、提高构件承受冲击载荷能力的措施
第三节 交变应力及其循环特徵
一、交变应力的概念
二、交变应力循环曲线的特徵
三、交变应力的类型
第四节 疲劳破坏简介
一、疲劳破坏的特点
二、疲劳破坏发生的过程
三、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习题
第十三章 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
第一节 设备简介
一、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二、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三、电子扭转试验机
第二节 基本实验
一、低碳钢、铸铁的拉伸和压缩试验
二、扭转试验
三、弯曲正应力的测定
四、弯扭组合变形时主应力的测定
五、实验报告的书写
第三节 车床主轴设计
一、设计要求
二、设计计算数据
附录A 型钢规格蓑
附录刀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