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6月1日)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030184955
条形码: 9787030184955
尺寸: 25.8 x 18.6 x 3 cm
重量: 1.1 Kg
作者简介
孙国祥,男,1956年生,江苏省张家港市人。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经济刑法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刑法学》是在统一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编写的一本教材。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刑法和刑法学导论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法律性质
第二节 刑法的制定和修改
第三节 刑法制定的根据
第四节 刑法的机能
第五节 刑法体系
第六节 刑法解释
第七节 刑法学概述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第三节 人人平等原则
第四节 罪刑相当原则
第三章 刑法的适用範围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适用範围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适用範围
第四章 犯罪概说
第一节 犯罪概念
第二节 犯罪分类
第五章 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模式
第三节 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论层次
第六章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述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种类
第三节 犯罪对象
第七章 犯罪的客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 危害行为
第三节 危害结果
第四节 刑法中的因果关係
第五节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工具
第八章 犯罪主体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
第三节 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
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第九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 犯罪故意
第三节 犯罪过失
第四节 意外事件、不可抗力和严格责任
第五节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第六节 期待可能性
第七节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第十章 单位犯罪
第一节 单位犯罪概述
第二节 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认定和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刑法上的正当行为
第一节 正当行为概述
第二节 正当防卫
第三节 紧急避险
第四节 其他正当行为
第十二章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第一节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概述
第二节 犯罪既遂
第三节 犯罪预备形态
第四节 犯罪未遂
第五节 犯罪中止
第十三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第三节 主体性质与共同犯罪
第四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和刑事责任
第十四章 罪数
第一节 罪数概述
第二节 实质的一罪
第三节 法定的一罪
第四节 处断的一罪
第十五章 刑罚概述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和特徵
第二节 刑罚的目的
第三节 刑罚的功能
第十六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第一节 刑罚体系概述
第二节 主刑
第三节 附加刑
第四节 非刑罚处理方法
第十七章 量刑(刑罚裁量)
第一节 量刑概述
第二节 量刑原则
第三节 量刑情节的概念和分类
第四节 量刑情节适用的一般规则
第五节 累犯
第六节 自首
第七节 立功
第十八章 数罪併罚
第一节 数罪併罚概述
第二节 适用数罪併罚的不同情况
第十九章 刑罚执行
第一节 刑罚执行概述
第二节 缓刑
第三节 减刑
第四节 假释
第五节 社区矫正
第二十章 刑罚的消灭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
第二节 时效
第三节 赦免
第二十一章 刑法各论概述
第一节 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刑法分则的体系
第三节 刑法分则条文的类型与要素
第二十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第二节 危害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的犯罪
第三节 叛变、叛逃的犯罪
第四节 间谍、资敌的犯罪
第二十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第二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三节 破坏公用工具、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四节 实施暴力恐怖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五节 违反枪枝、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管理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六节 过失造成重大事故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