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教程》"A Cours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本课程与英语专业其他课程相辅相成。它作为一门实践课,有赖于英语专业其他课程为应考者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应考者掌握一定的辞彙量和语法知识,初步达到阅读英文原着的水平,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因而具备从事英汉翻译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翻译实践和语言对比研究,应考者可以进一步认识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例如,汉语多重複实词,主谓搭配较松,多用并列结构;而英语多用代词,主谓搭配较紧,多用主从结构。
基本介绍
书名:英汉翻译教程
ISBN:7544611655,9787544611657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3月1日
装帧:平装
开本:32
性质与目的
翻译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必考课程。
英汉翻译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除了简单介绍中外翻译理论和知识外,
主要是通过对照阅读,引导应考者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找出英汉互译的规律,用以指导实践。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考者应该熟悉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能将中等难度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内容準
确,文字流畅;能将比较简易的汉语文章译成英语,用词得当,语法平稳。
这是本课程的重点。但在翻译时,往往因受原文的影响,而容易忽略在译
文中体现上述特点。这也就是本课程的难学之处。但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各自特点,
并能在翻译实践中恰当地加以运用,定会提高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和翻译水平。这对于应考者打好英语基
础,学好英语专业其他课程,也是有益的。
课程内容
以下是主要内容概要(主干),每一章都会具体介绍其内容(枝节)。
第一单元 故事Stories
第二单元 历史History
第三单元 地理Geography
第四单元 经济Economy
第五单元 文化Culture
第六单元 文学(1)Literature(1)
第七单元 文学(2)Literature(2)
第八单元 科普Popular Science
第九单元 法律Law
第十单元 演讲Speeches
理论部分:本课程主要对下列中外翻译名家及其论述作简要介绍:(以下是概要,在本书中对其翻译家及
其论述,理论等有更详细的介绍。)
1.鸠摩罗什(344-413)
2.玄奘(602-664)
3.严复(1853-1921)
4.林纾(1852-1924)
5.鲁迅(1881-1936)
6.瞿秋白(1889-1935)
7.郭沫若(1892-1978)
8.茅盾(1896-1981)
9.傅雷(1908-1966)
10.王佐良(1916-1995)
11.杨宪益戴乃迭
12.周煦良
13.西塞罗(Cicero,前106-前43)
14.哲罗姆(Saint Jerome,约347-420)
15.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1747-1814)
16.萨沃里(Theodore Horace Savory)
17.恩格斯(F.Engels,1820-1895)
18.费道罗夫
19.巴尔胡达罗夫
20.奈达(Eugene A.Nida)
21.斯坦纳(George Steiner)
22.爱德乐(Sol Adler)
附:英汉翻译自学考试大纲
作者,出版社:
主编:庄绎传组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