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电路原理(第2版)(201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

(2021-05-05 03:54:05) 经验
电路原理(第2版)(201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

电路原理(第2版)(201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

《电路原理(第2版)》是由汪健、王欢编着,201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教材、湖北省精品课程教材。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电路理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18章。上册内容包括: 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电路元件; 电路分析方法——等效变换法、电路方程法、运用电路定理法;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动态元件; 正弦稳态分析; 谐振电路与互感耦合电路。下册内容包括: 三相电路; 非正弦周期性稳态电路分析; 双口网路; 暂态分析方法——经典分析法、复频域分析法、状态变数分析法; 均匀传输线的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 非线性电路分析概论。

基本介绍

  • 书名:电路原理(第2版)
  • 作者:汪健、王欢
  • ISBN:上:9787302421986,下:9787302431909
  • 类别: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
  • 页数:上:425页,下:464页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上:2016-03-01,下:2016-05-0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成书过程

该教材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编写。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将动态元件及特性、奇异函式及波形的表示法的内容后移,两者合併单独编为一章;将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单独设为一章重新编写,内容上做了调整和充实;新增加了电路的计算机仿真分析的内容;另外,对各章习题进行了修订,适当增加或删减了部分习题。空军预警学院的黄道敏老师也参与了该书的修订工作,编写了下册的有关章节。
该教材编写分工如下:上册的修订、编写工作由汪建和王欢共同完成。其中王欢负责编写、修订第2、5、6章,其余各章的编写、修订由汪建完成。全书由汪建统稿。
该教材上、下册分别于2016年3月1日,2016年5月1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18章。上册内容包括: 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电路元件; 电路分析方法——等效变换法、电路方程法、运用电路定理法;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动态元件; 正弦稳态分析; 谐振电路与互感耦合电路。下册内容包括: 三相电路; 非正弦周期性稳态电路分析; 双口网路; 暂态分析方法——经典分析法、复频域分析法、状态变数分析法; 均匀传输线的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 非线性电路分析概论。

教材目录

上册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电路元件
1.1电路的基本概念
1.2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3功率和能量
1.4电路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1.5电路元件的分类
1.6电阻元件
1.7独立电源
1.8受控电源
1.9例题分析
习题
第2章电路分析方法之一——等效变换法
2.1等效电路和等效变换的概念
2.2电阻元件的串联和并联
2.3电阻元件的混联
2.4线性电阻的形连线和△形连线的等效变换
2.5电源的等效变换
2.6无伴电源的转移
2.7受控电源的等效变换
2.8求入端等效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
2.9例题分析
习题
第3章电路分析方法之二——电路方程法
3.1网路的图
3.2有向图的矩阵描述
3.3电路方程中的独立变数
3.4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表示式
3.52b变数分析法
3.6支路分析法
3.7节点分析法
3.8网孔分析法
3.9迴路分析法
3.10割集分析法
3.11例题分析
习题
第4章电路分析方法之三——运用电路定理法
4.1叠加定理
4.2替代定理
4.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4特勒根定理
4.5互易定理
4.6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4.7中分定理
4.8对偶原理和对偶电路
4.9例题分析
习题
第5章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5.1运算放大器及其特性
5.2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分析
5.3例题分析
习题
第6章动态元件
6.1奇异函式
6.2波形的奇异函式表示法
6.3电容元件
6.4电感元件
6.5动态元件的串联和并联
6.6例题分析
习题
第7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7.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7.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7.3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7.4RLC元件伏安关係式的相量形式
7.5复阻抗和复导纳
7.6用相量法求解电路的正弦稳态回响
7.7相量图与位形图
7.8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功率
7.9功率因数的提高
7.10例题分析
习题
第8章谐振电路与互感耦合电路
8.1串联谐振电路
8.2并联谐振电路
8.3一般谐振电路及其计算
8.4耦合电感与电感矩阵
8.5互感耦合电路的分析
8.6耦合电感元件的去耦等效电路
8.7空心变压器电路
8.8全耦合变压器与理想变压器
8.9理想变压器电路的计算
8.10例题分析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下册
第9章三相电路
9.1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
9.2三相电路的两种基本连线方式
9.3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9.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9.5三相电路的功率及测量
9.6例题分析
习题
第10章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0.1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的基本概念
10.2周期性非正弦函式的谐波分析
10.3周期性非正弦函式的频谱图
10.4周期性非正弦电压、电流的有效值与平均值
10.5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10.6周期性非正弦电源激励下的稳态电路分析
10.7周期性非正弦电源激励下的对称三相电路
10.8例题分析
习题
第11章双口网路
11.1双口网路及其方程
11.2双口网路的参数
11.3双口网路参数间的关係
11.4双口网路的等效电路
11.5複合双口网路
11.6有载双口网路
11.7迴转器与负阻抗变换器
11.8例题分析
习题
第12章暂态分析方法之一——时域分析法
12.1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基本概念
12.2动态电路初始值的确定
12.3关于动态电路初始状态的突变
12.4一阶电路的回响
12.5二阶电路
12.6阶跃回响和冲激回响
12.7线性时不变网路零状态回响的基本特性
12.8卷积
12.9例题分析
习题
第13章暂态分析方法之二——复频域分析法
13.1拉普拉斯变换
13.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13.3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求拉氏反变换
13.4用运算法求解暂态过程
13.5网路函式
13.6例题分析
习题
第14章暂态分析方法之三——状态变数分析法
14.1状态变数分析法的相关概念
14.2状态方程的编写方法
14.3输出方程的编写方法
14.4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解法
14.5例题分析
习题
第15章均匀传输线的稳态分析
15.1均匀传输线的基本方程
15.2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
15.3均匀传输线的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
15.4均匀传输线的副参数
15.5终端接负载的均匀传输线
15.6无损耗传输线
15.7均匀传输线的集中参数等效电路
15.8例题分析
习题
第16章均匀传输线的暂态分析
16.1无损耗线偏微分方程的通解
16.2无损耗线暂态过程中波的发生与反射
16.3採用柏德生法则研究无损耗线的暂态过程
16.4例题分析
习题
第17章非线性电路分析概论
17.1非线性电路元件概述
17.2非线性电阻电路方程的建立
17.3非线性电阻电路的三个基本概念
17.4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17.5具有分段线性连线埠特性的非线性电阻电路设计
17.6小信号分析法
17.7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段线性处理法
17.8非线性动态电路状态方程的建立
17.9一阶电路的分段线性处理方法
17.10例题分析
习题
第18章电路仿真简介
18.1OrCADPSpiceRelease9.0简介
18.2OrCADPSpice电路仿真的基本步骤
18.3直流稳态电路分析仿真
18.4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仿真
18.5暂态电路分析仿真
习题
附录电路专业辞彙中英文对照表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

  • 配套教材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电路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题解(第2版)》。
书名书号出版社出版时间作者
《电路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题解(第2版)》
9787302481928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12.01
汪建、曹娟、刘大伟
  • 课程资源
该教材提供有课堂教学使用的ppt电子课件。

教材特色

该教材特色如下。
(1)该教材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出发,通过对电路理论课程中难点及解题方法的论述,将基本内容的叙述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有机融合。
(2)该教材强调对基本概念的準确理解。对难点内容用注释方式予以说明和讨论;对在理解和掌握上易于出错之处给予提示。重视对基本分析方法的训练和掌握。对各种解题方法给出了具体步骤,并用实例说明这些解题方法的具体套用,且例题同时给出多种解法,供读者比较。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运用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解决各种电路理论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一些典型的或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难度的例题的精讲,进一步讨论各种电路分析方法的套用。

作者简介

汪建,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南方十省电工理论学会理事长、武汉电工理论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工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湖北省精品课程“电路理论”课程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路与系统、网路理论、电气信息检测技术、智慧型仪器等。
王欢,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积体电路研究所副教授。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