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021-02-05 07:57:40) 经验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截止2011年底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共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153人,其中博士生12人、硕士生141人;在职农业推广硕士和高校教师硕士68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外文名: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简称:新农大(XAU)
  • 校训:明德笃志 励学竞业

办学规模

本科生26个班级,共1236人。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含双肩挑干部)4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讲师24人,助教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9.3%;行政、教辅人员12人,占学院教职工总数的20.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硕士20人,分别占专任教师的34.5%和43.5%。教职工中有中共党员3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8.6%。

建设改革

学院始终坚持以本科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教育质量为重点,从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进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1、课程建设。农业经济学已建成自治区精品课。会计学、个体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管理、统计学原理已建成新疆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管理学原理已成为校级网路教学的试点课程。
2、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了“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和“农业经济管理”、“国际贸易”“财政金融”等专业骨干课程教学团队。1名教师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师,1名教师获得“自治区教学能手”称号。
3、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1)先后三次修订现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继对培养方案涉及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行了全面补充、修订和完善。(2)将实验开放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四年来,“国际贸易实务仿真模拟实践教学研究”、“会计模拟实验实践教学研究”、“基于ERP实验开发与项目建设,着力培养管理类学生专业技能与素养”、“进出口交易磋商模拟实验指导”等多项教研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奖。(3)倡导教师将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模拟实验等内容纳入到课程教学中,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4)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项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鼓励教师申报各类教研课题和参与教材建设,取得了一批教学成果。2007—2010年,学院教师主持校级教研课题50项。发表教研论文26篇,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4部,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

学科专业

学院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点一级学科和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业商务管理、水利经济管理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农林经济管理、套用经济学2个硕士点一级学科,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业商务管理、水利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等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农业推广硕士(两个领域)和公共管理(MPA)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农业经济管理已成为自治区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乾旱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亚农业合作与贸易研究中心、新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所四个学科平台。乾旱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已成为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有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市场行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旅游管理六个本科专业,并开展了双学位教育。

科研服务

1、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科研水平有所提高。“十一五”期间,学院有150余人次申报国家、自治区等各级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纵向课题2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8项,自治区级课题20项,各类科研经费金额达400万元以上。学院教师在《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1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专着12部。
2、服务新疆经济社会能力进一步提升。五年间,学院承担政府厅局、地州、县及企业委託横向课题40多项,提交研究谘询报告40余份,其中10余份研究成果已被自治区各级政府採纳。承担了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公开招标研究“新疆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思路研究”等课题。
(六)办学条件建设
随着学校投入的增加,学院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新建了旅游管理模拟实验室和ERP实验室。根据六个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与20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係,签约并挂牌了10家实习基地。学院已建立自治区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1个,校级联合培养基地4个,学院级联合培养基地4个。

专业设定

110202 市场行销专业
主要课程:管理学、市场行销学、企业行销战略、行销策划、消费者行为学、品牌行销、商品管理、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学、总量经济学、个体经济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品牌建设和商品销售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练掌握市场研究、调查、行销策划、推销等方法,具有先进的市场行销理念,知识面宽,能在企业、研究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市场行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市场行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市场行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行销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国际市场行销的惯例和规则,具有一定的品牌建设和商品销售平台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能从事市场调查与行销策划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02010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主要课程:个体经济学、总量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国际贸易概论、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行销、电子商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了解国际贸易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能在政府经济贸易部门、企业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贸易、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主要掌握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处理国际贸易业务、市场调查与分析及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11040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主要课程:农(林)业经济管理、总量经济学、个体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市场行销学、农业政策学、畜牧业经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及相关的职能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农产品贸易、财政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熟悉生产组织管理、行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管理方法;了解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依据我国的农业政策法规,处理农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
020101经济学专业
主要课程:总量经济学、个体经济学、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经济数量分析、投资技术方法与分析、投资与理财风险管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投资与理财方面的理论及操作知识,经济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经济理论研究人才,以及综合经济部门的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向相关领域扩展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经济分析和规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了解经济学动态,能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具备经济理论分析能力和在综合部门和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基本的投资与理财方面的实务操作能力。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110203 会计学

主要课程:总量经济学、个体经济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预算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学、税法、会计电算化、投资学、经济数量分析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经济学、会计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会计人才和综合经济管理人才。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并且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经济分析和规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接受从事财务会计分析和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财务会计管理和决策的基本能力。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110206旅游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工商管理、总量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统计学、旅游会计与财务管理、旅游市场行销、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规划等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具备较宽的学科与专业知识及现代的服务理念的,能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饭店、景区等相关旅游企业,从事旅游管理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套用型複合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