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定
重组后的中心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坚持走“教学、科研、服务”相结合的道路,形成了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以科研提升教学,以服务促进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充足的实践操作训练,中心自2011年起实行两班工作制,保证了学生一人一机。现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实践训练课程33门,训练项目107个,为本科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教学训练及开放式的创新设计、製作及综合能力培养服务。每年接待全校8个学院、46个专业的12000余名学生的工程训练任务。
中心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将实验、实习、科技创新活动、竞赛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统筹安排,构建了以基础实践教学、先进制造训练、综合创新实践训练三大实践教学平台,素质教育贯穿始终的实践教学体系。
师资力量
中心现有教职员工82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6人,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由教师、工程师和技师构成的富有自身特色的三师型师资队伍。
中心一贯坚持基础製造训练做“精”、先进制造训练出“新”的理念,教学中突出“开放性、多样化、特色性”。
基础训练
包括金属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切削加工:车、铣、磨、钻以及钳工等传统加工训练任务。实践中,中心结合我校特色,相继开发了多种兵工特色并适宜学生动手製作的兵器模型、零件等产品,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工程技能和国防意识。
技术训练
1998年中心引进第一台MV-610加工中心;2011年引进DMC1035V数控加工中心;2012年购进数控雷射切割机、数控雷射雕刻工具机、数控转塔沖床及快速成型设备;2013年扩充立式加工中心5台、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各5台,初步形成了以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基本加工操作套用为主,以数控加工中心、特种加工工具机操作工艺知识拓宽的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教学内容。
先进制造训练部现有专职实践指导人员12人,各类先进制造设备55台(套),数控系统涵盖国内广泛套用的SIEMENS、FANUC、华中世纪星系统,实验场地1750平方米,形成了初具规模,有明显优势特色的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条件,并发挥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先后承担原兵总现代数控技术继续教育的培训实践任务,为晋机,江阳,太行,汾机及兄弟院校提供800余人的培训服务。
工艺实训
中心电子工艺训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校,开设了Protel99SE印製电路板设计与製作选修课;拥有THT电子工艺实习室、SMT电子工艺实习室、机械加工实习室、SMT装配焊接实习室及PCB製作实习室等五个实验室,具备了製作双面板的全套设备和工艺,另外建成了SMT準工业级的流水线实验室。同时中心作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的基地,在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创新训练
综合创新训练部引进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以工程项目、课题研究、科技竞赛为主,吸引各学科、各专业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参与创新活动。鼓励学生跨学科组合创新团队,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研究开发创新作品。
2013年底中心建成我校第一个试点开放式创新实践训练室,新增加新型桌面综合加工系统、特种加工及快速成型等系统,并开设《大学生综合创新训练》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放。
教学成果
多年的实践教学,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教学体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还在此基础上,编写了《金属工艺学》、《数控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程》等多部教材,开设了《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实践》等课程。
积极举办、承办和组织参加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鼓励广大学生参与并取得优异成绩。参加2013年取得山西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机器人、慧鱼等特色优势项目全国一等奖,年参加人数达到15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