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曾在多种期刊发表论文,现为电子科技大学老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郭智勇
- 职业: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思政部
-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 代表作品:《梦觉皆幻—从印度思想体系对<庄子>内篇世界观的一种把握》等
主要经历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地层学专业(本科);1983年9月至1986年10月,就读于福州大学地矿系生 物地层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10月至1995年7月,任教于桂林治金地质学院地质系(讲师);1995年7月至2001年8月,任职于深圳华储 实业总公司工作(部门经理);2001年9月至2006年6月,脱产就读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2006年12月起,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思政部任教。
主要作品
《梦觉皆幻—从印度思想体系对<庄子>内篇世界观的一种把握》,载《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风动还是心动—从奥义书 看<庄子·齐物论>的理路》,载《船山学刊》2006年第1期;
《从字词的演化规律和实例看<庄子>内篇的成书年代》,载《贵州 社会科学》年2007年第9期;
《逍遥的三个层次—庄子内篇的结构》,载《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庄子>内篇的轮迴思想和解脱 思想研究》,载《求索》2006年第6期;
《论相同命题在<吕氏春秋>和<公孙龙子>中的不同意义》,载《船山学刊》年2007 年第3期;
《贵己还是贵已—对战国三子思想传统理解的质疑》,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该文已被人大複印资料转载(2008年第1期);
《义之美与仁之善—从〈吕氏春秋〉与〈淮南子〉天性的区隔看中国文化内在的两个价值取向》,载《暨南学报》2008年第6期;
《高尚而理性的人生观—对 〈吕氏春秋〉“义”的一种提示》,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战国语境下的“白马非马”新解》,载《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1 期;《虚拟与价值—对经济虚拟性的思考》,载《改革与战略》2003年第10期;
《财富是想出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读中山先生〈行易知难〉》,载《学理论》 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