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2021-03-07 17:22:08) 经验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Chong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echatronics)简称“重庆机电职大”,学校始建于1971年,前身是由长安、江陵、嘉陵、建设、长江、望江、西车、泸化等八所职大组成的重庆兵器工业职工大学。2003年在重庆兵工职大的基础上成立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并更名为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10月12日,教育部确定该校为民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2018年12月19日,该校升格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2019年5月27日,学校更名为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据学校2019年7月官网显示,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位于重庆市璧山区,校园占地面积904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46人,其中专任教师477人。学校下设12个二级学院,设有10个本科专业与37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生8000余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 英文名:Chong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echatronics
  • 简称:重庆机电职大
  • 创办时间:1971年
  • 类别:民办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
  • 属性:重庆市骨干高职院校
    解放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高校
    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
  • 所属地区:重庆市璧山区
  • 现任校长:方仪
  • 知名校友:胥明全、陈和平、周德福、陈子升、时玉宝、杨善志
  • 主管部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校训:在这里,只有我们,没有我。
  • 校歌:《我们》
  • 主要院系: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健康与国际教育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和士官生学院
  • 学校地址:重庆市璧山区璧青北路1001号
  • 学校代码:12607

历史沿革

  • 四川八大兵工企业职工大学(1971年-1989年)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始建于1971年,其前身是四川八大兵工厂联合举办的重庆兵器工业职工大学。追溯其历史,四川兵工从1971年到1976年陆续办起了44所“七二一”工人大学。“文革”后,按照国发(78)44号和国发(79)225号档案精神,经过检查和整顿,44所学校压缩为22所。1982年经验收,确定了在川的八个兵器大厂所属的长安职大、江陵职大、嘉陵职大、建设职大、长江职大、望江职大、西车职大、泸化职大等八所厂办职工大学,并由教育部以(82)教工农字039号文重新批准备案。
  • 重庆兵器工业职工大学(1990年-2002年)
1990年经四川省教委、兵器工业总公司同意,国家教委以教计[1990]185号文批准,在八所厂办职大基础上正式成立重庆兵器工业职工大学,校本部设在长安厂。重庆兵工职大1993年被评为四川省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1997年顺利通过国家对成人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并被评为兵器系统优秀成人高等学校。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2018年)
2003年4月16日,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专家组评审,重庆市人民政府[2003]104号文批准,同意在重庆兵器工业职工大学基础上,设立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同年5月9日,教育部教发函[2003]145号文予以备案。
2007年,学校在璧山征地1000亩,开工建设新校区。同年,兵工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改革,学院被剥离,实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2009年,学校璧山校区落成,时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奇帆亲临剪彩并致辞,要求学校努力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的万人大学”。
2010年,学校通过重庆市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2年,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重庆市财政局评审,确定为重庆市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4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参动〔2014〕5号档案,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市首个定向培养士官高等学校。陆续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对接合作,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
2014年4月,学院“产学研一体化”示範基地项目建设在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规划用地500亩。
2015年,学校通过第二次重庆市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6年,学校正式启动升本工作。
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重庆市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
2018年10月12日,教育部确定该校为全国首批民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
2018年12月19日,教育部致函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函》(教发函﹝2018﹞166号)。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2019年-)
2019年5月27日,经教育部批准,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本科)更名为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学校标识码为4150012607。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总体规划鸟瞰图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总体规划鸟瞰图

办学条件

硬体设施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位于重庆市璧山区璧青北路1001号,校园占地面积904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校园规划合理,依山而建,教学设施完备,建有实训中心、学生宿舍、体育场所与生活服务中心。学校实验实训中心下设机械工程中心、中德汽车工程中心、智慧型製造工程中心、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虚拟仿真教学实训中心,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25个,其中校外顶岗实习基地66个,馆藏图书近69.6万册。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77人,师生比为17.36:1。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86人,占专任教师的38.9%;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178人,占专任教师的37.3%;“双师型”教师253人,占专任教师的53%。

办学特色

学校坚定产业导向、机电主导,为重庆及西部地区製造业培养套用型人才。在市级骨干院校建设中,总计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一个平台(工学结合、政行企校合作育人的开放办学平台),一个基地(重庆装备製造业和西南兵工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三个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技能培训鉴定中心、虚拟仿真教学实训中心)”,为培养製造业套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基础。
学校坚守军民融合、服务国防,为兵工企业、国防建设培养套用型人才。学院前身是重庆兵器工业职工大学,坚持源于兵工、服务兵工、服务国防,军民融合发展,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保持着深度合作关係,为兵工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2014年,学院成为重庆市首家定向培养士官高校,在校士官生1400多名,涉及火箭军、空军、武警(消防)、战略支援部队四个兵种。学院成立了“兵器工艺研究所”“军民融合发展研究所”,是“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川渝兵工学会会员单位”。学院是璧山共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成员单位,参与筹建军民融合和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基地。2017年7月和9月,学院先后举办了“兵器科技与区域创新发展交流会”和“军民融合科技沙龙”活动,就“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的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和 兵器科学与工程前沿技术、生产一线相关技术问题等展开研讨,为构建“校、军、企”紧密协同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进行有益探索。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探索实践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商建立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互惠双赢”的深度合作机制。学院与重庆宇海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产学研基地,校中有“厂”、厂中有“校”。学校与85家企业和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定,在“双向”培训、技能鉴定、技术谘询、横向课题研究、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221项,其中全国性竞赛获奖90多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挑战杯”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製造”二等奖;代表中国高职院校赴新加坡参加“第九届(新加坡)国际市场行销大赛”获最佳创意奖;代表中国大陆高职院校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物流挑战赛”获第一名。

院系概况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下设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职业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士官生学院等二级学院,设有10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智慧型製造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套用、汽车服务工程、工程造价、物流管理)、37个专科专业,兼顾传统专业和社会急需专业的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98%以上。
  •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是专业群覆盖面最广、学生就业领域最宽、师资力量最强、开办时间最长的老牌二级学院。她以就业为导向,以兵器工业和现代装备製造业发展需求为引领,开设有机械设计与製造等8个专业。现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37人,其中二级教授詹捷,是重庆机电学科学术带头人。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机械设计与製造专业实训基地,有数控工具机50台套,13个实验实训室,教学设备总值超过3000万元,拥有以机械製造岗位群为主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是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为重庆兵器工业及地方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为适应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和学校特色发展,打造“机电”品牌而独立设定的二级学院。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5个专业,均为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战略新兴专业。建有中央财政支持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有15个实验实训室,设备仪器3500余万元。已为火箭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消防部队定向培养士官生近千名,是定向培养士官专业最多、涉及军种最多、培养人数最多的二级学院。是国家、省部级技能竞赛获奖大户,仅2016年省部级以上获奖56项、254人次,为企业培养急需的骨干技术与管理人才,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环境好、薪资高、发展潜力大”的就业岗位。
  •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是为适应中国製造转型升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网际网路+”改革趋势,由原电子信息工程系与学院信息中心、云计算中心合併组建而成的二级学院。开设计算机套用技术等5个专业,承担了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及新型互联套用人才培养、物联网专业群建设、数位化校园建设等任务。现有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达57%,硕士以上学历达80%。先后与世界五百强、兵工系统等几十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係,她秉承“人无全才、人人有才、个性发展、团队协作”的教学理念,专设“学生技能孵化室”,为学生创新创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历年就业率都超过99%,满意率96%以上。
  •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拥有实习实训室(区)5000多平米,建有汽车维修服务站500多平米,是学校实训室(区)最多、实习实训条件最好的王牌院系之一,每天有1000多人进行实训操作,是现有在校生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她拥有中央财政支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建有中德汽车工程中心,採用“理实一体化”和虚拟仿真教学模式,打造汽车领域专业人士终身学习平台。与重庆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合作,实现校内专、本连读并获得学士学位。与中德诺浩共同引进德国汽车职教模式,引进德国原版课程资源并本土化创新,培养具有国际先进理念、先进技术、熟练技能的複合型汽车人才。
  •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是拥有重庆市建委批准的行业“双证制”资质的,可自主进行建筑行业“五大员”考试的二级学院。她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亦是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依託建筑行业实施产学合作,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各专业毕业生均具有施工一线的岗位能力,能担任施工员、造价员、安全员、资料员、标準员等建筑几大员,并通过提升担任建造师、造价师。
  •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是以“岗证一体,产学结合”为教学模式,在国际国内技能大赛多次获奖的二级学院。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实现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工作任务、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需要的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构建以“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践化、综合实训常态化”为特点的教学体系。
  • 国际职业教育学院
国际职业教育学院是负责学校外事工作的二级学院,为全校师生提供公派留学、国际交换生和“国际专升本、硕”的项目。她与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的留学服务中心都有良好的合作关係,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实现多专业“专升硕”连读,尤其汽车工程专业排名全英第一;与加拿大多所公立大学合作,实现“学历+工作+移民”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马来西亚英迪大学、UCSI大学合作,实现工科、商科学生的“专升本”学分互认,获得学历和国际职业认证。同时国际学院下设有家政服务、社区康复、健康管理等社会大量需要的紧俏专业,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
  •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是学生可以直接受到众多艺术名家和资深教授言传身教,领略艺术殿堂无限魅力的二级学院。她以四川美术学院老教授协会的专家团队为支撑,由资深的艺术教育专家直接参与教学、管理。
  • 士官生学院
士官生学院是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士官的特殊要求,抓好定向士官培养工作而特设的颜值最高、作风最优、管理最严的二级学院,是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一支“王牌劲旅”。她採用準军事化管理模式,本着突出“兵味”抓管理、强化“军味”育尖兵的管理理念,着力培养军队新时期高素质、创新型、技能型士官人才。涉及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消防四个军种。
  • 人文教育学院
人文教育学院是由原基础教学部、思政理论教学科研部等教学部门组建而成既“年轻”又“老牌”的二级学院。“年轻”在于她成立于2017年3月,“老牌”在于她多年来一直承担了思政理论、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按照“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际合作

(一)、“3+1”模式,中西合璧,架起专本连读绿色通道。与加拿大联邦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参照加方培养方案安排选修课,使用原文教材,双方相互承认课程学分,该院满足合作要求的学生在修完专科规定课程,取得毕业证后可选择到联邦学院,用一年时间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本科学位,取得加拿大联邦学院本科毕业证书。
(二)、意达丰业,打造新专业,畅通境外就业渠道。与意达丰业(加拿大)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培训高端家政服务人才,由意达丰业(加拿大)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学生申请加拿大移民签证。家政服务专业学生的境外就业渠道畅通。
(三)、爱因斯特,感受国际文化,营造外语环境。与爱因斯特——中国(IAESTE-CHINA)达成合作意向:每年接受3-5名爱因斯特国外大学生来校实习,并安排在英语教学岗位,让该院学生感受国际文化,提升外语水平。
(四)、为了培养相关高级家政服务人才,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家政服务专业也将与德国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家政服务的领先教育培养模式。德国社会福利保障联合会与该校合作投资,联合创建高档老年社区。其管理及服务培训流程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利于增强家政专业学生的能力竞争和就业实力。

办学思路

2013年以前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直属的普通高等院校。2013年以后由企业进行资助管理办学,担负着培养套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任,併兼有为地方服务的责任。随着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职教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学院正面临极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将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抢占先机,打造“重庆技师”品牌。
  • 办学理念
1、办学原则:质量为本、特色立校;面向市场,融入企业。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服务中壮大自己。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2、治校方略:12个字方针,即“德为根、人为本、和为贵、能为先”,构建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和协调向上的发展格局。
3、办学模式:产学结合,院企协作。开放式办学,在更大平台上整合资源。适应加入WTO的需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国际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打好军工牌、特色牌。
4、教学内容:以能为主、实用为好,学以致用,与两车发展同步。
5、校园文化:嫁接企业文化,领导技术文明,构建以工程师文化、创业文化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作风为核心的先进校园文化。
  • 办学定位
1、学院目标定位:特色鲜明、社会公认的西部一流的高等职业学校,兵工高级蓝领人才培养的摇篮。
2、服务市场定位:立足兵工、服务地方、辐射全国。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3、培养目标定位:具有调试、操控数控设备、高精仪器的能力,具有製作较为複杂、精密零部件的技巧,能解决工厂现场工艺技术疑难问题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师后备人才。

学校荣誉

学校是重庆市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先后荣获“全国十大特色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百强”、“全国双创示範单位”、“全国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称号,被教育部授予“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领导

姓名职务
方仪
校长
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主管财务、招投标、外事工作
张国林
党委书记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
程淑明
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
主持学校党委日常工作,分管党务、纪检监察、维稳、社区工作
王昌贤
常务副校长
协助校长负责日常校务工作,分管教学、人事、劳资、继续教育工作
李龙
副校长
协助校长分管学生工作、招生就业、共青团工作
廖勇
副校长
协助校长分管科研、网路、图书信息工作
柏涛
副校长
协助校长分管后勤、基建、资产管理工作
张光彩
副校长
协助校长分管保卫、士官生培养工作,兼任士官生学院院长
冯小红
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主持学院党委纪委工作、工会工作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现任领导》资料来源

地图信息

位置:重庆市璧山区壁青北路1001号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