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龙PLC编程指令与梯形图快速入门(第3版)》是2018年3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艳伟、张凌寒、张玉光,主要讲述了欧姆龙PLC的编程软体与仿真软体基本操作方法和识读梯形图的技巧。
基本介绍
- 书名:欧姆龙PLC编程指令与梯形图快速入门(第3版)
- 作者:刘艳伟,张凌寒,张玉光
- ISBN:9787121331671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18-03
- 开本:16开
- 版次:01-01
- 千字数:339
内容简介
本书开篇简要地介绍了欧姆龙PLC的编程软体与仿真软体,包括CX-Programmer、CX-Simulator、CX-Designer及CX-One等软体,然后讲解了欧姆龙PLC的指令系统和识读梯形图的方法。本书重点介绍时序指令、定时器/计数器指令、数据指令、运算指令、中断指令、通信指令、块指令及其他特殊指令等,同时配以大量的梯形图编程实例,以帮助读者熟练掌握相关指令和梯形图的套用。 本书内容精练、通俗易懂,既可作为欧姆龙PLC编程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PLC编程软体与仿真软体
1.1 编程软体CX-Programmer
1.1.1 安装CX-Programmer编程软体
1.1.2 CX-Programmer编程软体的主要功能
1.1.3 CX-Programmer编程软体的使用
1.2 仿真软体CX-Simulator
1.2.1 系统要求
1.2.2 软体的使用
1.3 集成工具包CX-One
1.3.1 CX-One
1.3.2 CX-Designer
第2章 PLC指令系统及程式语言
2.1 基本概念
2.2 指令系统
2.2.1 基本指令
2.2.2 功能指令
2.3 程式语言
2.3.1 程式语言的基本特点
2.3.2 程式语言的形式
2.4 梯形图程式语言
2.4.1 梯形图程式设计语言的特点
2.4.2 梯形图程式设计语言的组成元素
2.4.3 梯形图程式的执行过程
第3章 时序指令
3.1 时序输入指令
3.1.1 读/读非
3.1.2 与/与非
3.1.3 或/或非
3.1.4 块与
3.1.5 块或
3.1.6 非
3.1.7 P.F.上升沿微分
3.1.8 P.F.下降沿微分
3.1.9 LD 型·位测试/LD型·位测试非
3.1.10 AND 型·位测试/AND LD 型·位测试非
3.1.11 OR 型·位测试/OR型·位测试非
3.2 时序输出指令
3.2.1 输出/输出非
3.2.2 临时存储继电器
3.2.3 保持
3.2.4 上升沿微分
3.2.5 下降沿微分
3.2.6 置位/复位
3.2.7 多位置位
3.2.8 多位复位
3.2.9 位置位/位复位
3.2.10 位输出
3.3 时序控制指令
3.3.1 结束
3.3.2 无功能
3.3.3 互锁/互锁解除
3.3.4 多重互锁(微分标誌保持型)/多重互锁(微分标誌非保持型)/多重互锁解除
3.3.5 转移/转移结束
3.3.6 条件转移/条件非转移/转移结束
3.3.7 多重转移/多重转移结束
3.3.8 循环开始/循环结束
3.3.9 循环中断
3.4 典型入门範例
第4章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
4.1 定时器指令
4.1.1 定时器
4.1.2 高速定时器
4.1.3 超高速定时器
4.1.4 累计定时器
4.1.5 长时间定时器
4.1.6 多输出定时器
4.2 计数器指令
4.2.1 计数器
4.2.2 可逆计数器
4.2.3 定时器/计数器复位
4.3 典型入门範例
第5章 数据指令
5.1 比较指令
5.1.1 数据比较
5.1.2 时刻比较
5.1.3 无符号比较/无符号倍长比较
5.1.4 带符号BIN比较/带符号BIN倍长比较
5.1.5 多通道比较
5.1.6 表格一致性比较
5.1.7 无符号表格间比较
5.1.8 扩展表格间比较
5.1.9 区域比较/倍长区域比较
5.2 数据传送指令
5.2.1 传送/倍长传送
5.2.2 取反传送/取反倍长传送
5.2.3 位传送
5.2.4 十六进制位传送
5.2.5 多位传送
5.2.6 块传送
5.2.7 块设定
5.2.8 数据交换/数据倍长交换
5.2.9 数据分配
5.2.10 数据抽取
5.2.11 变址暂存器设定
5.3 数据移位指令
5.3.1 移位暂存器
5.3.2 左/右移位暂存器
5.3.3 非同步移位暂存器
5.3.4 字移位
5.3.5 左移1位/倍长左移1位
5.3.6 右移1位/倍长右移1位
5.3.7 带进位左循环移位1位/带进位倍长左循环移位1位
5.3.8 无进位左循环移位1位/无进位倍长左循环移位1位
5.3.9 带进位右循环移位1位/带进位倍长右循环称位1位
5.3.10 无进位右循环移位1位/无进位倍长右循环移位1位
5.3.11 十六进制左移1位
5.3.12 十六进制右移1位
5.3.13 N位左移1位
5.3.14 N位右移1位
5.3.15 N位左移/N位倍长左移
5.3.16 N位右移/N位倍长右移
5.4 数据转换指令
5.4.1 BCD→BIN转换/BCD→BIN倍长转换
5.4.2 BIN→BCD转换/BIN→BCD倍长转换
5.4.3 2的单字求补码/2的双字求补码
5.4.4 符号扩展
5.4.5 4→16/8→256解码器
5.4.6 16→4/256→8编码器
5.4.7 ASCII代码转换
5.4.8 ASCII→HEX转换
5.4.9 位列→位行转换
5.4.10 位行→位列转换
5.4.11 带符号BCD→BIN转换
5.4.12 带符号BCD→BIN倍长转换
5.4.13 带符号BIN→BCD转换
5.4.14 带符号BIN→BCD倍长转换
5.4.15 格雷码转换
5.5 数据控制指令
5.5.1 PID运算
5.5.2 自整定PID运算
5.5.3 上/下限限位控制
5.5.4 死区控制
5.5.5 静区控制
5.5.6 时间比例输出
5.5.7 缩放1
5.5.8 缩放2
5.5.9 缩放3
5.5.10 数据平均化
5.6 表格数据处理指令
5.6.1 栈区域设定
5.6.2 栈数据存储
5.6.3 先入后出
5.6.4 先入先出
5.6.5 表格区域声明
5.6.6 记录位置设定
5.6.7 记录位置读取
5.6.8 数据检索
5.6.9 位元组交换
5.6.10 最大值检索
5.6.11 最小值检索
5.6.12 总和计算
5.6.13 FCS值计算
5.6.14 栈数据数输出
5.6.15 栈数据读取
5.6.16 栈数据更新
5.6.17 栈数据插入
5.6.18 栈数据删除
5.7 典型入门範例
第6章 运算指令
6.1 自加/自减指令(增量/减量指令)
6.1.1 BIN增量/BIN倍长增量
6.1.2 BIN减量/BIN倍长减量
6.1.3 BCD增量/BCD倍长增量
6.1.4 BCD减量/BCD倍长减量
6.2 四则运算指令
6.2.1 带符号无CY标誌BIN加法/带符号无CY标誌BIN倍长加法
6.2.2 带符号和CY标誌BIN加法/带符号和CY标誌BIN倍长加法
6.2.3 无CY标誌BCD加法/无CY标誌BCD倍长加法
6.2.4 带CY标誌BCD加法/带CY标誌BCD倍长加法
6.2.5 带符号无CY标誌BIN减法/带符号无CY标誌BIN倍长减法
6.2.6 带符号和CY标誌BIN减法/带符号和CY标誌BIN倍长减法
6.2.7 无CY标誌BCD减法/无CY标誌BCD倍长减法
6.2.8 带CY标誌BCD减法/带CY标誌BCD倍长减法
6.2.9 带符号BIN乘法/带符号BIN倍长乘法
6.2.10 无符号BIN乘法/无符号BIN倍长乘法
6.2.11 BCD乘法/BCD倍长乘法
6.2.12 带符号BIN除法/带符号BIN倍长除法
6.2.13 无符号BIN除法/无符号BIN倍长除法
6.2.14 BCD除法/BCD倍长除法
6.3 逻辑运算指令
6.3.1 字与/双字与
6.3.2 字或/双字或
6.3.3 字异或/双字异或
6.3.4 字同或/双字同或
6.3.5 逐位取反/双字逐位取反
6.4 特殊运算指令
6.4.1 BIN平方根运算
6.4.2 BCD平方根运算
6.4.3 数值转换
6.4.4 BCD浮点除法
6.4.5 位计数
6.5 浮点转换/运算指令
6.5.1 浮点→16位BIN转换
6.5.2 浮点→32位BIN转换
6.5.3 16位BIN→浮点转换
6.5.4 32位BIN→浮点转换
6.5.5 浮点加法
6.5.6 浮点减法
6.5.7 浮点乘法
6.5.8 浮点除法
6.5.9 角度→弧度转换
6.5.10 弧度→角度转换
6.5.11 sin运算
6.5.12 cos运算
6.5.13 tan运算
6.5.14 arcsin运算
6.5.15 arccos运算
6.5.16 arctan运算
6.5.17 平方根运算
6.5.18 以e为底的指数运算
6.5.19 自然对数运算
6.5.20 指数运算
6.5.21 单精度浮点数据比较
6.5.22 浮点→字元串转换
6.5.23 字元串→浮点转换
6.6 双精度浮点转换/运算指令
6.6.1 双精度浮点→16位BIN转换
6.6.2 双精度浮点→32位BIN转换
6.6.3 16位BIN→双精度浮点转换
6.6.4 32位BIN→双精度浮点转换
6.6.5 双精度浮点加法
6.6.6 双精度浮点减法
6.6.7 双精度浮点乘法
6.6.8 双精度浮点除法
6.6.9 双精度角度→弧度转换
6.6.10 双精度弧度→角度转换
6.6.11 双精度sin运算
6.6.12 双精度cos运算
6.6.13 双精度tan运算
6.6.14 双精度arcsin运算
6.6.15 双精度arccos运算
6.6.16 双精度arctan运算
6.6.17 双精度平方根运算
6.6.18 以e为底的双精度指数运算
6.6.19 双精度自然对数运算
6.6.20 双精度指数运算
6.6.21 双精度浮点数据比较
6.7 典型入门範例
第7章 子程式及中断控制指令
7.1 子程式指令
7.1.1 子程式调用
7.1.2 宏
7.1.3 子程式进入/子程式返回
7.1.4 全局子程式调用
7.1.5 全局子程式进入/全局子程式返回
7.2 中断控制指令
7.2.1 中断禁止设定
7.2.2 中断禁止前导
7.2.3 中断解除
7.2.4 中断任务执行禁止
7.2.5 中断任务执行禁止解除
第8章 I/O单元用指令和高速计数/脉冲输出指令
8.1 I/O单元用指令
8.1.1 I/O刷新
8.1.2 7段解码器
8.1.3 数字式开关
8.1.4 10键输入
8.1.5 16键输入
8.1.6 矩阵输入
8.1.7 7段显示
8.1.8 智慧型I/O读出
8.1.9 智慧型I/O写入
8.1.10 CPU高功能单元I/O刷新
8.2 高速计数/脉冲输出指令
8.2.1 动作模式控制
8.2.2 脉冲当前值读取
8.2.3 脉冲频率转换
8.2.4 比较表登录
8.2.5 快速脉冲输出
8.2.6 脉冲量设定
8.2.7 定位
8.2.8 频率加/减速控制
8.2.9 原点检索/复位
8.2.10 PWM输出
第9章 通信指令
9.1 串列通信指令
9.1.1 协定宏
9.1.2 串列连线埠传送
9.1.3 串列连线埠接收
9.1.4 串列通信单元串列连线埠传送
9.1.5 串列通信单元串列连线埠接收
9.1.6 串列连线埠通信设定变更
9.2 网路通信用指令
9.2.1 网路传送
9.2.2 网路接收
9.2.3 指令传送
9.2.4 通用Explicit信息传送指令
9.2.5 Explicit读出指令
9.2.6 Explicit写入指令
9.2.7 Explicit CPU单元数据读出指令
9.2.8 Explicit CPU单元数据写入指令
第10章 块指令
10.1 块程式指令
10.1.1 块程式开始/块程式结束
10.1.2 块程式暂时停止/块程式重新启动
10.1.3 带条件结束/带条件(非)结束
10.1.4 条件分支块/条件(非)分支块/条件分支伪块/条件分支块结束
10.1.5 条件等待/条件(非)等待
10.1.6 BCD定时等待/BIN定时等待
10.1.7 BCD计数等待/BIN计数等待
10.1.8 BCD高速定时等待/BIN高速定时等待
10.1.9 循环块/循环块结束/循环块结束(非)
10.2 功能块用特殊指令
第11章 字元串处理指令及特殊指令
11.1 字元串处理指令
11.1.1 字元串传送
11.1.2 字元串连线
11.1.3 字元串左侧读出
11.1.4 字元串右侧读出
11.1.5 字元串指定位置读出
11.1.6 字元串检索
11.1.7 字元串长度检测
11.1.8 字元串替换
11.1.9 字元串删除
11.1.10 字元串交换
11.1.11 字元串清除
11.1.12 字元串插入
11.1.13 字元串比较
11.2 特殊指令
11.2.1 设定进位/清除进位
11.2.2 循环监视时间设定
11.2.3 条件标誌保存/条件标誌载入
11.2.4 CV→CS地址转换
11.2.5 CS→CV地址转换
第12章 其他指令
12.1 工序(程)步进控制指令
12.2 显示功能用指令188
12.3 时钟功能用指令
12.3.1 日曆加法
12.3.2 日曆减法
12.3.3 时分秒→秒转换
12.3.4 秒→时分秒转换
12.3.5 时钟设定
12.4 调试处理指令
12.5 故障诊断指令
12.5.1 故障报警
12.5.2 致命故障报警
12.5.3 故障点检测
12.6 任务控制指令
12.6.1 任务启动
12.6.2 任务待机
12.7 机种转换用指令
12.7.1 块传送
12.7.2 数据分配
12.7.3 数据提取
12.7.4 位传送
12.7.5 位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