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马路是由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 (KAIST)研发的电动车的马路充电装置,该马路路面看不到电缆,也不用架设车顶电缆,电动车一边行驶道路时,一边就能通过地底电缆为车子充满电。2013年8月至12月,充电马路在韩国南部龟尾市进行实验测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充电马路
- 外文名:Charging the road
- 地区:韩国
- 研发单位:韩国高等技术研究院
- 目的:为电动车提供动力
简介
充电马路是由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KAIST)研发的电动车的马路充电装置,在马路上铺设充电磁带,利用电动牙刷的充电原理,为电动车提供电力。
该马路路面看不到电缆,也不用架设车顶电缆,电动车一边行驶道路时,一边就能通过地底电缆为车子充满电。
充电马路系统是全球首见的可为行动中的车辆充电的系统。
2013年8月8日起,韩国开始测试这条长12公里的充电马路。
技术原理
在道路表面铺上20至90公分宽、数百公尺长的充电带,上路的“线上电动车”(OLEV)採用“形磁共振”(SMFIR)技术,车底配备感应线圈,可将取自地下的馈电条的电磁转换成电能,用以驱动车子,并将电力储存在电池里。
基本功能
电动大巴车行驶在充电马路时,地底电缆能同时为车辆充电。
主要优势
1、这种道路充电系统启用后,能让多辆车同时充电;
2、由于可在行车期间充电,线上电动车所需的电池仅有传统电动车的1/5大,这样既可缩小电动车的电池体积,还能增加车辆行走距离;
3、充电马路对人体或车辆皆无危险,安全可靠;
4、馈电条只需铺设在部分街道之下,无需进行浩大工程即可完成。
适用车辆
适用充电马路系统的车子,不用像传统电车般架设车顶电缆,只要设备兼容就可以开上充电马路。
目前(2013年)使用此项技术的公车有2辆,研发单位希望在2015年前增加到10辆。每辆车造价较高(约7亿韩元),且实用性方面可能比不上前往充电站无线充电的电动车,或是使用车顶电缆的电车。
套用地段
马路马路可套用在一般道路、公车专用道甚至是高速公路匝道入口,利用车流增加、车速减慢之际充电。
测试阶段
2013年8月至12月,在韩国南部龟尾市测试这条充电马路。在目前的测试阶段,两辆通勤巴士被允许在路面上充电开过。这种巴士被称为“线上电动汽车”,电池大小只有普通汽车电池的三分之一,以方便在行动中充电。在未来两年内,龟尾市还将在“充电马路”增加10辆巴士。
未来套用
充电马路系统的技术推进了新运输网路的发展,未来可在各大城市推广套用。若能拉低成本,势必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