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历:
2011年7月至今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职律师
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
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北京智慧财产权法院庭长助理兼法官助理
2012年9月至今,中国智慧财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
2013年7月6日至20日,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参加了“法律与经济学”学术研讨,并作“Three Inquiries about Cre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Copyright Law”为题的主旨演讲。
2014年10月赴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参加“第二届亚太智慧财产权论坛”,并作“On the Proofof Evidence in Patent Invalidity Litigation of Mainland China”为题的主旨演讲。
研究方向:
智慧财产权法,反垄断法,民商法,法理学
主要成就:
1. “王力杯”2013全国智慧财产权法学术徵文大赛优秀奖;
2. 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教学大赛三等奖。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第三届(2011)论文大赛二等奖。
4. 中国人民大学智慧财产权学院2011年度“浩天信和”奖学金。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1年度“盈科”奖学金
6. 第一届(2010)全国博士生智慧财产权学术论坛徵文比赛三等奖。
7. 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度“光华”奖学金。
代表作品:
1. 着作:《事实与价值二分:智慧财产权法的逻辑与修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版。
2.《论着作权法中的“表演”与“表演者”》,载《法商研究》2016年第6期。
3.《作品“独创性”概念的法经济分析》,载《交大法学》2015年第4期。
4.《我国专利无效诉讼中的证据规则之反思》,载《智慧财产权》2015年第6期。
5.《网路开放平台侵犯着作权问题辨析》,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年第2期。
6.《避风港中的通知与反通知规则——中美比较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4期,获2013年中国智慧财产权法学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奖。
7.《商标合理使用:一个概念的检讨与澄清》,载《法学家》2013年第5期,人大複印资料《民商法学》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
8.《论“智慧财产权”概念的科学性》,载《智慧财产权》2013年第7期。
9.《智慧财产权权利冲突:命题的反思与检讨》,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3期,《西南智慧财产权评论》(第四辑)全文转载。
10.《超越称谓之争:对象与客体》,载《交大法学》2013年第4期,人大複印资料《民商法学》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11.《作为认识论的事实与价值二分法》,载《法律方法》第14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2.《被误读的“思想/表达二分法”》,载《现代法学》2012年第6期。
13.《作者人格权:内在本质与功能建构的法理抉择》,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6期,《西南智慧财产权评论》(第五辑)全文转载。
14.《司法裁量中的价值取捨与修辞技艺》,载《智慧财产权》2012年第12期。
15.《被误读的专利间接侵权规则——以美国法的变迁为线索》,载《东方法学》2011年第1期。
16.《拨开重叠保护的迷雾:智慧财产权对象再认识》,载《中国智慧财产权评论》(第四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7.《数位技术与着作权制度的未来》,载《东方法学》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18.《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着作权的正当性及其边界》,载《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6期。
19.《符号利益冲突的衡平规则——“老乾妈”案新读》,载《判解研究》2010年第1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20.《着作权抑或邻接权——综艺晚会网路直播着作权的法理探析》,载《电视研究》2010年第4期。
21.《智慧财产权质押贷款热的“冷”思考》,载《电子智慧财产权》2010年第10期。
22.《基于智慧财产权的视角看“山寨机”的创新》,载《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移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