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东北大学物流最佳化与控制研究所

(2021-06-07 01:39:45) 经验

东北大学物流最佳化与控制研究所

东北大学物流最佳化与控制研究所所对应的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物流最佳化与控制和系统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所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为主要目标,与信息化技术密切结合,着力于生产计画和调度、物流最佳化与控制、製造系统集成自动化技术等世界前沿研究,形成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逐步成为推动流程工业、现代物流与服务业、能源与电力工业等支柱性产业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为改造工业前沿高新技术和提升传统产业树立成功範例,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振兴老工业基地起到推动示範作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东北大学物流最佳化与控制研究所
  • 实质:国家重点学科
  • 注意: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 简述:研究所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

成立背景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複合型产业,它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并涉及到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物流业。并且在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第十六章“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里面,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这在历次五年规划中,尚属首例。这表明国家在“十一五”之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对物流业要进行的不是一般性发展,而是大力发展。因此,物流产业地位在国家层面的确立,以及物流业在服务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物流业已成为各级政府规划与发展的重点之一。

主要业绩

东北大学物流最佳化与控制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863计画等重要课题。针对生产计画、调度和物流最佳化等关键问题,开展了大量的深入性研究,并在这些领域的权威杂誌和重要国际会议中发表论文259篇,其中在NLR、EJOR、IJPR、IEEE Trans、C&OR、JORS、IJMS、IJPE、IECR、ISIJ等国际杂誌上发表和录用82篇,论文被SCI、EI收录128篇。围绕上述研究,实验室教师和所承担课题多次受到各级嘉奖,这其中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和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

科研队伍

在科研队伍建设方面,研究所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已形成了一支以实验室主任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优秀硕博研究生为骨干,具有国际先进学术水平的科研队伍。其中实验室主任唐立新教授是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培养,在实验室研究队伍中,已有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

拓展研究

在研究领域拓展方面,研究所针对工业生产与物流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建模理论与方法,设计求解问题的智慧型最佳化算法,并对以冶金、石化、电力为代表的流程工业及典型物流服务业生产与物流管理中的不同问题进行套用验证研究。以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战略发展需要及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和装备製造业生产运作管理的科技需求为导向,结合研究所在以流程工业为背景的生产计画与调度领域的研究基础,确定了四个主攻研究方向:流程工业(冶金、石化)生产与物流调度、库存与供应链计画,港口与矿业物流企业运作管理,能源和智慧型电网调度,最优控制理论及套用、工业集成自动化过程最佳化与控制技术。
东北大学物流最佳化与控制研究所

人才培养

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物流最佳化与控制研究所培养系统工程和物流最佳化与控制学科博士点的的博士已毕业26位,系统工程、控制理论与套用和控制工程三个硕士点的研究生已毕业120位。所属一级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在2002年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研究所良好的学习氛围,优越的科研条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遍布海内外,他们分别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大学做博士后或任教,以及在国内着名大学、美国A&T 贝尔实验室、德国PSI公司、宝钢大型企业、华为等着名机构和公司任职工作。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