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地基与基础

(2021-05-12 15:33:29) 经验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地基与基础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地基与基础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地基与基础》是2010年9月1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宏魁、白丽红。

基本介绍

  • 书名: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地基与基础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231页
  • 开本:16
  •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李宏魁 白丽红
  •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22091154, 7122091155

图书简介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根据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教学要求,并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设计新规範、新标準编写而成。在继承已有《地基与基础》教材特色的基础上,强化常用基础有关构造要求,并增加了基础平法识图的相关内容,以便满足目前教学和工程施工的需要。《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反映了基础工程的成熟成果与观点,概念清楚、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理论联繫实际、图文并茂,例题、思考题和习题有示範性和典型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内容简介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建筑工程等技术工作的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本课程的重要性1
0.1.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1
0.1.2 与地基基础有关的事故1
0.2 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方法3
0.3 本课程的发展概况3
0.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範》的基本规定4

第1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5
1.1 土的形成、组成与结构5
1.1.1 土的形成5
1.1.2 土的三相组成6
1.1.3 土的结构9
1.2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10
1.2.1 土的三相图10
1.2.2 物理性质指标10
1.3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14
1.3.1 无黏性土的密实度14
1.3.2 黏性土的物理特性16
1.4 土的压实性17
1.4.1 土的压实性原理18
1.4.2 影响土(黏性土)的压实性的因素18
1.5 土的工程分类19
1.5.1 岩石19
1.5.2 碎石土20
1.5.3 砂土21
1.5.4 粉土21
1.5.5 黏性土21
1.5.6 人工填土21
小结22
能力拓展与套用22

第2章 地基中的应力23
2.1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24
2.1.1 竖向自重应力24
2.1.2 水平向的自重应力25
2.2 基底压力26
2.2.1 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26
2.2.2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27
2.2.3 基底附加压力28
2.3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30
2.3.1 竖向集中力作用下的附加应力30
2.3.2 竖向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32
2.3.3 矩形面积承受竖直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时的附加应力35
2.3.4 圆形竖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36
2.3.5 均布条形荷载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37
小结37
能力拓展与套用38

第3章 地基的变形41
3.1 土的压缩性41
3.1.1 基本概念41
3.1.2 室内压缩试验与压缩性指标41
3.2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43
3.2.1 分层总和法44
3.2.2 规範法45
3.2.3 计算方法的讨论47
3.2.4 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50
3.3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係51
3.3.1 有效应力原理52
3.3.2 饱和土的单向固结理论53
3.3.3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变形55
3.4 建筑物沉降观测与地基允许变形值58
3.4.1 建筑物沉降观测58
3.4.2 地基允许变形值59
小结60
能力拓展与套用60

第4章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62
4.1 库侖定律与土的极限平衡条件63
4.1.1 库侖定律63
4.1.2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64
4.2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测定方法67
4.2.1 直接剪下试验67
4.2.2 三轴剪下试验69
4.2.3 无侧限抗压试验71
4.2.4 十字板剪下试验72
4.3 地基承载力74
4.3.1 地基破坏的类型74
4.3.2 地基破坏的三个阶段75
4.3.3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77
小结80
能力拓展与套用81

第5章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82
5.1 土压力理论83
5.1.1 土压力的类型与产生条件83
5.1.2 静止土压力的计算84
5.1.3 朗肯土压力理论85
5.1.4 库侖土压力理论88
5.1.5 经典土压力理论的评述90
5.1.6 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90
5.2 挡土墙设计92
5.2.1 挡土墙的类型92
5.2.2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95
5.3 土坡稳定98
5.3.1 影响因素98
5.3.2 无黏性土土坡稳定分析100
5.3.3 黏性土土坡稳定分析100
5.3.4 土质边坡的开挖101
5.4 基坑支护102
5.4.1 概述102
5.4.2 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及特点103
5.4.3 地下水控制107
5.4.4 工程实例108
小结112
能力拓展与套用112

第6章 工程地质勘察115
6.1 概述115
6.1.1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115
6.1.2 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116
6.1.3 工程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116
6.2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116
6.2.1 勘探116
6.2.2 原位试验118
6.3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21
6.4 基坑验槽与地基的局部处理124
6.4.1 基槽检验124
6.4.2 地基的局部处理124
小结126
能力拓展与套用127

第7章 浅基础设计135
7.1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规定135
7.1.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135
7.1.2 地基基础设计的一般规定136
7.1.3 地基基础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37
7.2 浅基础的类型137
7.2.1 刚性基础137
7.2.2 柔性基础140
7.3 基础埋置深度144
7.3.1 建筑物类型及基础构造144
7.3.2 基础上荷载大小及性质144
7.3.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44
7.3.4 相邻建筑物的影响145
7.3.5 地基土冻胀性的影响145
7.4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149
7.4.1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149
7.4.2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151
7.5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153
7.5.1 构造要求153
7.5.2 设计步骤154
7.6 扩展基础设计155
7.6.1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155
7.6.2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159
7.7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167
7.7.1 适用範围167
7.7.2 构造要求167
7.8 柱下十字交叉基础168
7.9 筏板基础170
7.9.1 构造要求170
7.9.2 设计要点171
7.9.3 筏板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识读172
7.10 箱形基础173
7.10.1 概述173
7.10.2 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及构造要求174
7.11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措施175
7.11.1 建筑措施176
7.11.2 结构措施178
7.11.3 施工措施178
小结179
能力拓展与套用180

第8章 桩基础与深基础182
8.1 概述182
8.1.1 桩基础的适用範围183
8.1.2 桩基础的类型183
8.1.3 桩基质量验收190
8.1.4 桩的质量检测190
8.2 桩的承载力191
8.2.1 单桩竖向承载力191
8.2.2 单桩水平承载力196
8.2.3 群桩承载力196
8.2.4 桩基检测197
8.2.5 关于桩的承载力的若干问题的讨论198
8.3 桩基础设计198
8.3.1 桩基础的设计原则198
8.3.2 桩基础设计步骤199
8.3.3 收集设计资料200
8.3.4 桩型、桩长和截面尺寸选择201
8.3.5 桩数及桩位布置201
8.3.6 桩身截面强度计算202
8.3.7 承台设计203
8.3.8 桩基沉降验算203
8.4 其他深基础203
8.4.1 沉井基础203
8.4.2 地下连续墙205
小结207
能力拓展与套用207

第9章 地基处理209
9.1 软弱土的种类与性质209
9.1.1 淤泥和淤泥质土209
9.1.2 杂填土210
9.1.3 沖填土211
9.2 换土垫层法211
9.2.1 加固原理及适用範围211
9.2.2 垫层的设计要点213
9.2.3 垫层的施工要点214
9.3 排水固结法215
9.3.1 加固原理及适用範围215
9.3.2 堆载预压法216
9.3.3 真空预压法217
9.4 机械压实法218
9.4.1 机械压实法套用的原则规定和质量控制标準218
9.4.2 一般机械压实法219
9.4.3 强夯法220
9.5 化学加固法223
9.5.1 注浆加固法223
9.5.2 高压喷射注浆法224
9.5.3 深层搅拌法226
9.6 振沖法228
9.6.1 振沖工艺、机理与适用条件228
9.6.2 振沖法的设计要点228
小结230
能力拓展与套用230
参考文献231

序言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不仅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熟练的技能,还应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套用知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地基与基础”课程的教材根据建筑施工企业一线技术与管理岗位的实际需要,依据现行有效规範(规程)、标準及工程技术动态,以“必需、够用”为度编写,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线,按照岗位群知识的需要组织专业技术套用知识,以套用分析等形式安排教材内容;同时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吸收地基基础工程技术套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教材知识的系统化上更多地考虑专业套用知识的系统化而不是知识本身的系统化,在教材编写中把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掌握地基基础基本知识。
由于本门课程知识点相对分散,各章节貌似联繫不大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繫,本教材基于各章节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框图将本章节内容加以梳理,通过大量的工程图片将在课堂上无法表述清楚的抽象的基础理论、基础构造、基础施工、试验过程展现出来,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套用分析、活动探究、综合技能等方式将各知识点串成一串,把学生被动听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套用。
本教材全部採用最新颁布的《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範》、《建筑结构荷载规範》等国家标準,与新技术、新规範同步。同时对专业名词加英语注释,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
本教材注重密切结合工程实际,专业例图来源于工程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识读施工图的能力;注重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参编人员有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使教材更贴近工程实际,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参加本教材编写工作的有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白丽红(绪论、第1、5章),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张晓磊(第2章),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王小静(第3、7章),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何芳婵(第4章),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乔雪垠(第6、8章),河南昊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王坤(第9章)。本书由白丽红任主编,由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李宏魁任主审。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